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跨越周边海域: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海洋强国”吗
当前位置:凯发k8官方首页-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 头条字号:

跨越周边海域: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海洋强国”吗-凯发k8官方首页

跨越周边海域: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海洋强国”吗
2018-01-22 10:03:26
来源:钝角网-《新视角》 作者: alexandre sheldon-duplaix(法国)
中国已获得一艘中型航空母舰,该航母能力是美国超级航母的十分之一;中国正像更富有经验、更贫穷的俄罗斯在1990年代早期做的那样,尽快地摸索门道。作为国民自豪感的一个来源,中国的航母项目使共产党得利——得以展示其合法性和成功。然而,中国尚未试图挑战美国海军在“远海”的优势地位。通过拥有三到四艘航母,中国将保有可达全球的区域性海军,并领先于同一层次的印度、英国和法国。

  对军力建设的解读

  中国当前的海军发展源自对刘华清上将1985年战略远景的落实,该远景即首先在“第一岛链”以内然后到第二岛链的“近海防御”。第一岛链连接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北部、婆罗洲,内有美国基地,限制中国进入太平洋。在回忆录中,刘华清写道:

  邓主席提醒我们说海军对于其战略角色没有概念,我们不得不给它一个战略方向……海军的作战区域将会延伸到第一岛链。当我们的海军更强大时,我们将进入北太平洋,转向由美国控制的马里亚纳群岛形成的“第二岛链”。

(12)国际上对中国“珍珠链”(string of pearls)的描述示意图。.jpg

国际上对中国“珍珠链”(string of pearls)的描述示意图

  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曹卫东解释1985年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的战略改变是如何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马岛战争同时发生的。后者表明,近岸防御战略无法击败兵力投送型海军:

  阿根廷人居然在自己的家门口把马岛给丢掉了,而英国人万里之遥到了这里,却把马岛给夺回来了,这个给各国的海军上了一课,就是说你近岸的防御,你光靠争夺制海权不行,你一定要争夺制空权,你一定要有远海作战的能力,或者是说近海综合作战的能力,所以这些教训使中国的海军转变它的这种原来的近岸防御的战略……

  直到过去十年第一批装备远程导弹的防空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舰艇无法在200海里外保卫自己——200海里是陆基海军航空兵覆盖的范围。此后,中国的新平台使人民解放军海军具备了在第一岛链之外500~1000海里半径内作战的能力。跟随刘华清的步伐,大多数中国评论人士在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anti-access, area denial”,简称a2/ad)——美国术语,是防备美国为支持台湾或日本所可能进行的干预——的背景下聚焦西太平洋。早在1946年时,就有了获取舰载空中力量的试图,当时蒋介石的中国试图获得美国的护航航母,以搭配其日本战利品和其以前的英国巡洋舰。三十年后,北京和西方处于战略伙伴关系,它和英国讨论了采购可搭载于小型航母的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harrier vstol aircraft)的问题。该采购从未发生。但目前航母的发展似乎源于刘华清1980年5月登舰访问美国航母“小鹰”号:刘“对其壮观宏伟和现代化作战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旋即向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提议发展航母。据刘所说,发展航母的理由在台湾问题中找到了论据。刘华清最初的意图是用航母来对付台湾,并保护在陆基海军航空兵半径之外活动的舰船:

  当我们正聚焦于台湾问题[1994年]时,我们意识到使用陆基航空兵是浪费,因为我们将日益需要更多的飞机和更多的航空基地。而如果我们发展航母,我们就不需要增加飞机的总数。我们就只需要改装它们……航母将成为力量倍增器,增强整个部队的火力。

  西方分析人士倾向于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中国的航母会构成太大的目标。凤凰卫视——一家与当局密切相关的主流电视频道——解释说发展航母的第一个理由是第一岛链以内台湾海峡或南海的防空,并追溯了刘华清在领导海军(1982~1987年)和后来的中央军委(1987~1998年)时采取的重要步骤。1987年,海军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年轻飞行员,训练他们成为水面舰艇指挥官。目前,这些飞行员的70%已成为导弹护卫舰舰长,其余的成为副舰长。航空母舰项目是1980年代由刘华清发起的,当时购买了前澳大利亚航母“墨尔本”号,进行了对于预先研究的设计。1993年3月14日,北海舰队政委张海云首先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披露,海军正致力于航母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推迟或取消航母计划,转而支持潜艇项目。虽然据说江泽民反对航母计划,但现在看来当时航母是旨在向穿过第一岛链部署的海军——超出陆基航空兵的保护——提供空中防御。据凤凰卫视的节目,1995~1996年的台湾危机促使中央军委加速推进代号“九五”的航母项目。

  中国在航母项目上的保密可能是因为意欲避免使邻国恐慌,同时等待日本和韩国列装其大型直升机航母。2012年1月,《中国日报》(china daily)评论中国第一艘航母——前瓦良格号——的三次试航为“中国海军发展的里程碑”。同时,该报驳斥了“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应”和它们“制造虚假警报的意图”。在强调国防和主权争端时,该报援引“18000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座岛屿,以及大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作为主要理由来论证中国要发展“一支强大和现代化的海军以防止任何对其领土、岛屿主权和海域内海洋利益的侵犯”。

  就像其俄罗斯姐妹舰“库兹涅佐夫号”,中国的第一艘航母没有舰载机起飞弹射装置,该航母的战机使用滑跃式、消耗更多燃料来起飞,从而无法与美国的甚至法国的航母相比。结果,战机不能携带大量炸弹来执行打击任务,不过足够携带空对地导弹。作为防空平台,南海的航母将使中国的小邻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张无效,并回应了胡锦涛主席2003年11月加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体系的呼吁。2012年9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都出席了“辽宁”号入列仪式,两个月后一架歼-15飞鲨战机首次成功着舰降落,该战机是中国未经许可对苏联苏-33侧卫海军战机的改良。至2016年1月,中国海军看起来像俄罗斯在1990年代初期一样出色。截至2016年1月,中国海军被证实在辽宁号上搭载了十架歼-15战斗轰炸机,约占其能搭载的空中力量的三分之一。与1990年代初的俄罗斯不同,中国飞行员已经具备了夜间降落的能力。中国应该能在一到两年内部署辽宁号,就如俄罗斯1996年在地中海做的那样。

  随着中国在海南建立新的战略潜艇基地,保卫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巡逻区域可能合乎苏联式“海军棱堡战略”,在该战略中,航母将清除一个区域,并通过避开外国潜艇、舰船和飞机,为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创造条件。最新估计,中国的新型战略导弹巨浪-2射程达7500公里,从中国渤海的防卫区发射,足以打击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中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不太可能未被发现地潜入千岛群岛区域——从这一区域是能够打击美国大陆的大部分地方。

  多少艘航母?

  2015年12月31日,中国国防部证实了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型号为国外所称——译者注)的建造。张军社大校解释说,中国正在东北辽宁省的大连造船厂“完全自主”地建造第二艘航母。这一承认发生在辽宁省原省长——也是造船厂的一位原厂长——向船厂工人发表关于他们面临的新任务的讲话一年多之后。张军社称赞说辽宁号的海上试航经验帮助设计者们完成他们的工作,隐晦承认001a型将是一个复制品。当被问及中国将需要多少艘航母时,张军社援引印度的三艘回应说,“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理论上需要至少三艘航母来确保有一艘一直在运行”[8]。他敦促“中国威胁论的支持者”考虑中国的人口、面积、海岸线和领海。被问及建造航母的先决条件时,张军社解释说,它要求成熟的造船、航空、电子、通信和物流产业。被问及建造需要的时间时,他举了美国的例子——大约三年来造船,两年来安装武器装备,一年来让军事人员熟悉——并补充说,中国没有时间表,因为中国没有美国的经验。被问及未来航母的角色时,他强调,辽宁号将仍然是一个训练平台,而新航母将是一个战斗单位。当被要求评估中国与世界其他海军相比的排名时,张军社回应说,“说何时中国会成为全球海军强国”还为时过早。

(11)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jpg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

  中国的评论人士也谈到第三艘航母(002型)。张军社解释说,考虑到安全问题和15年后需要重新为反应堆提供燃料,中国还没有准备好建立一个核动力平台。其他评论人士认为,航母计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不能立即以复制美国福特级航母为目标,尽管几幅艺术效果图展示了一艘10万吨级的美式航母,完全脱离苏联遗产辽宁号和001a型。同时,中国可能建造002型,沿用001a型的路线但以弹射器替代滑跃甲板。不算辽宁号在内,中国到2030年时拥有三艘航母,能够考虑迫使台湾屈服,并考虑延迟或阻止美国太平洋舰队。

  关于谣传的081型“由甲板直升机航母发展而来的两栖攻击舰”,一文章作者石斌承认两栖攻击舰的优势,讨论中国当前的071型多功能船坞登陆舰能否逐步演变为国产两栖攻击舰:“具有全面海战能力的两栖攻击舰将带来良好效益,特别是其大规模航空器执行多用途反潜和排雷任务。”石斌看到了垂直着陆对于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好处,但指出主要障碍将是航空工业无法提供合适大小的直升机。石斌强调,“中国海军两栖舰的发展必须反映中国总体防御战略的意识形态视角,与美国的全球战略截然不同”。而且,他还强调了其成本:“两栖攻击舰的购置和维护成本也高……而中国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大规模装备,不允许两栖攻击舰军事战略。”然而,从长远来看,石斌认为,中国采购两栖攻击舰“是必然的”,既用来解决台湾问题,也是以比部署航母更小的成本投送国家力量和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必要工具”。

  航母是终极武器吗?一篇发表在《国防参考》杂志、发布在“中国军网”网站的文章强调航母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航母还能在海洋上“称霸”多久?其他国家何时会“改弦更张”“发展其他先进战舰或新概念武器”?美国海军正发展诸如300千米电磁轨道炮和战术级激光炮等“新概念”武器。然而,作者们注意到,美国海军仍然相信航母在本世纪内会确保“海上霸主”地位。未来的福特级会比尼米兹级更强大:舰载机会从每天出动140~160架次增加到180~220架次。航母还具有在全球发挥作用的特征,既在危机时期展示力量,也是“软实力”——正如美国在2014年印度洋海啸和2010年海地地震期间所展示的那样。

  新使命

  十多年以来,中国专家一直在就“海权”问题进行广泛著述。他们倾向于认为,保护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利益需要海军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中国需要一支远洋“蓝水”舰队。在大约2008年之前,他们没有把保护海上通道视为中国海洋战略的主要动力。陈认为,保护海上通道的想法不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起支配性作用。陈和其他中国专家解释说,“保护海洋权益”正变得日益重要,而在邻近海域捍卫中国主权仍然是核心任务。

  许多人把2008年后在亚丁湾的21次反海盗巡逻视为转折点——中国海军开始在印度洋长期存在,沿用马汉的原则来保卫海上通道。中国的分析人士证实了这一观点。对曹卫东而言,中国海军战略从黄水转向蓝水,以西方早期的英国和美国为榜样。正如曹所观察的,中国正信奉马汉和科贝特(corbett)的理论,通过海洋使国家利益最大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10月提出的倡议,把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连接起来。该倡议旨在促进各国人民间的贸易合作与文化交流,和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平行。曹卫东把2008年12月后部署在亚丁湾的21批护航编队看作海军迈向护卫“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角色的重要一步,强调与其他国家海军合作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性。“海上丝绸之路”已获分配近500亿美元来与邻国开展“双赢”项目。对曹卫东而言,中国的“远海海权战略是必要的”。中国必须克服大陆惰性、突破美日遏制。

(14)美国国防部长访问日本。.jpg

美国国防部长访问日本

  中国的2010年白皮书强调了“近海防御战略”在第一岛链以外的防御和威慑作用,提到了在远海的行动:“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白皮书提及“探索海上长时间执行任务的后勤保障方法”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远海训练”。中国的2015年白皮书略微改变措辞,纳入了“远海护卫”: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彻底抛弃原来在第一岛链外和南海防空的理由,写作者们现在把航母和“中国对外贸易”联系起来:“中国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海上生命线’”。对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的航线和“保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言,评论者主张拥有“战力强大”“攻防兼具的海上力量”。“中国的国土防御策略必须将国防战略的视角覆盖本国利益所在的所有领域和地域”。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来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减少脆弱性。2012年9月,在关于辽宁号入列的报道中,《中国日报》提到中国在公海的利益,指中国是“2009年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0年有63%的铁矿石和55%的原油由海上进口”,并把航母和中国经济联系起来,称航母是“中国人员、资产和航道安全”的保障。该报还把瓦良格号的重建和中国日益上升的全球地位、在联合国的责任联系起来,并举维和行动、反海盗巡逻和人道主义援助为例。对于诸如《中国日报》和飞扬网等传播官方或准官方观点的主流媒体而言,航母战斗群的创建旨在保护从南海到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的中国经济生命线,已变得十分迫切。

  中国会部署航母影响岸上事件吗?2015年10月,当辽宁号还只搭载10艘可用的战机进行海上试航时,黎巴嫩和以色列媒体猜测中国航母正驶往叙利亚,和俄罗斯空军一道参与空袭。在接受中国报纸《环球时报》采访时,张军社大校驳斥了关于辽宁号正“赴”地中海的“谣言”。虽然没有排除中国可能在国际危机期间部署航母的想法,张军社重申了北京长期以来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中国的主张是尊重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政权更迭,所以我们不会派军舰到叙利亚干预其内部事务。”

  另一种影响岸上事件的方式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救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的研究人员为中国的医院船“和平方舟号”带来了新说辞(该船于2006年动工,支持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的刘慧和刘杰峰强调需要发展在非战争军事行动(mootw)中的军事软实力,以增强中国在世界上和对世界舆论的影响力。“和平方舟号”在“和谐海洋哲学”的概念下开辟了新型海军外交。该医院船向印度洋、菲律宾和拉丁美洲的五次代号“和谐使命”的部署被描述成“为人民解放军海军营造有利环境的意识形态武器”。

责任编辑:昀舒
跨越周边海域: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海洋强国”吗

跨越周边海域: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海洋强国”吗

2018-01-22 10:03:26
来源:钝角网-《新视角》 作者: alexandre sheldon-duplaix(法国)
中国已获得一艘中型航空母舰,该航母能力是美国超级航母的十分之一;中国正像更富有经验、更贫穷的俄罗斯在1990年代早期做的那样,尽快地摸索门道。作为国民自豪感的一个来源,中国的航母项目使共产党得利——得以展示其合法性和成功。然而,中国尚未试图挑战美国海军在“远海”的优势地位。通过拥有三到四艘航母,中国将保有可达全球的区域性海军,并领先于同一层次的印度、英国和法国。

  2015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部新的关于中国军事战略的白皮书,其中说“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白皮书强调:

  随着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国际和地区局势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疫情等都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

  白皮书进一步指出,军队要“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于是,中国放弃其不拥有海外军事基地的意识形态政策,在2015年12月和吉布提签署了一个全面协议,在奥博克建立一个为反海盗部队服务的后勤设施。11月,南非新闻报道援引中文媒体的话说,中国也可能在纳米比亚建立一个基地来保护其在非洲西海岸的利益。

  2013年起,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鼓励在其通往欧洲的海上通道沿线对港口基础设施投资,一些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珍珠链”的实体化,将使中国能够在商业活动的掩护下建立一个印度洋沿岸的海军设施网络。

  很少有国家能够称得上是全球海洋强国——海军在全球范围部署和互动。全球海洋强国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法国。中国是正采取“蓝水战略”以成为全球海洋强国吗?又为了什么目的?

(1)中国海军参与亚丁湾护航任务。.jpg

中国海军参与亚丁湾护航任务

  之前的和约束性的声明

  随着中国2008年12月起在亚丁湾长期部署三艘军舰以及中国极度活跃的海军外交,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目前的区域外部署大概接近2000舰日来开展区域外行动。乍看之下,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况与1964年时的苏联海军类似,当时莫斯科在实行积极的海军外交后开始在全球部署军队,而积极的海军外交是在斯大林去世后为使西方安心而实行的。(中苏)两国都曾发誓绝不谋求国外军事基地,国外基地被视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相背。两国海军都源自海防部队,凭大型辅助船只而逐步扩大行动区域,最初弥补了缺乏国外基地的问题。莫斯科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显露出海军虚弱之后,苏联的区域外行动在1964年时增至约4000舰日。但缺乏海外基地问题的解决要求政策转向,这一转向与苏联的政治宣言相矛盾——政治宣言称苏联不威胁任何人,所以不在外国谋求军事港口。当苏联海军获得在叙利亚、几内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后来越南的国外港口时,这一前提被随便地抛在一边。但作为北方舰队的前司令,伊万•卡皮塔涅茨(ivan kapitanets)海军元帅在他关于海军战略的书中解释说,苏联海军从未拥有其所需要的港口:

  苏联海军最困难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由多基地构成的系统。苏联没有海外基地。浮动工场和辅助船只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苏联获准进入叙利亚、埃及(1967年)、阿尔及利亚(1969年,1978年更新)和古巴(1970年)的港口。1971年,应几内亚政府要求,苏联受权使用科纳克里港。1972年,苏联船只开始进入索马里的港口,1977年进入贝宁的港口。1978年,苏联受权使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港口。1979年,越南允许[苏联]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

  虽然是有限的,那些海军设施帮助了苏联增加其海外部署。到1976年时,苏联的区域外行动已上升到48000舰日:我们能预期中国遵循同样的路径吗?

  在2013年4月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中国非常坚定地承诺“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誓不“干涉别国内政”。在2015年5月的随后一部白皮书中明确重申了这些原则: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一家与海军参谋部合作的智库——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的海军大校张军社,不点名谴责美国、英国和法国,强调“与某些以人道主义和民主为借口在全世界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没有参与任何战争或武装冲突”。他直接贬低华盛顿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地缘后果,抨击“中国威胁论”为“毫无根据”,“因为我们知道哪个国家实际上在扰乱世界秩序,让某些地区动荡不安”。

  同时,中国承认在加强军力。2015年5月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说: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强军才能卫国,强国必须强军。

  在该文献中,中国也承认“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参与海洋国际合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8)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jpg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

  对军力建设的评估

  西方和台湾专家倾向于低估中国的军事进展和海军发展。最杰出的观察家和智库莫名且顽固地不承认非常明显的事实:大连造船厂正完成建造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1],于2012年9月入列人民解放军海军。这一事实不符合认为中国正把重点放在潜艇力量的观点。很少有人预见到过去十年中国平台和武器系统在量和质上的惊人进展[2],这些进展包括隐形战机(歼-20)的制成——在其首飞日仍然有一些人否认[3]。然而,通过对中国公开信息源的仔细研究,美国专家揭示了一种革命性武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asbm)——的作战部署。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四号因据称参加了2011年的反舰弹道导弹测试而受到中国网民的关注。在被撞起火后,该船于2010年初被移到澄西船厂。2011年时该船在旅顺被拍到导向板指向天空,据说同年晚些时候该船被东风-21d击中,后来被以废品出售。

  这些成就是在中国网民的注视下完成的,在官方宣布之前,先在互联网上出现,加剧了日本和美国对缺乏透明度的指责。就以前瓦良格号的购得和其他隐蔽项目而言——它们遵循了传统的保密文化,缺乏透明度——这种批评当然是有效的。但这种批评被可用的中国互联网信息资源所反驳,那些互联网信息揭示了瓦良格号的改造,有超过50家中国军事期刊的信息,其中包括10家关于海军事务和技术的。中国已开始为驻华外交人员出版一本新杂志——《中国军队》(china armed forces),该杂志和西方同类出版物相匹配;中国已更新其官方军事网站,改进其两年度的防务白皮书。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使用公开可用的中国数据,已能对中国的军事预算自行做出修正的估计。而且,与此同时,美国一直在“黑色预算”背后隐藏秘密武器的发展,因而很难批评中国的不透明。中国在最近已约束其互联网狂热者,可用的军事信息会更少。理想的是,中国应以日本《防卫年鉴》(japan’s defense yearbook)作为范例,因为它提供关于日本自卫队未来采购的详细信息。

  实际上,中国自从在1960年代~1970年代期间建造完成其第一类级的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以来,已开始史无前例的军舰建造行动。早在2002年,美国国防部表示:

  如果中国转向更广的“海上控制”战略,主要指标将包括:航母的发展,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的发展,真正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的发展,大量攻击型核潜艇的获得,有效的海上指挥信息系统c4isr的发展,以及开放水域训练的增加……

  十四年后,中国似乎正走在美国国防部所勾勒的道路上——这一道路被勾勒为转向“更广的海上控制战略”的指标。中国的评论人士现在承认航母和核潜艇是海军的两大支柱,“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在这十四年中,中国完成了第一艘航母的建造,于2012年9月入列;已建造第二代核潜艇——尽管经济和技术上的限制使核潜艇的生产被限制在每两年一个单位。2002年以来,解放军海军只采购了四艘09-iv型“晋”级战略核潜艇(ssbn)[4]、两艘09-iii型“商”级攻击型核潜艇(ssn)[5],四艘09-iiig型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接近完成来补充仍在服役的三艘原09-i型“汉”级(ssn)和一艘09-ii型“夏”级(ssbn)。第一个战略巡航队尚未被报道,而且,数量不多的攻击型潜艇不足以执行针对美国海上通道的远程作战。有70艘左右的常规动力潜艇——其中包括14艘不依赖空气推进的(039a型)[6]——并肩作战,中国的核潜艇能够延迟航母战斗群对台湾的驰援。此外,中国已建造完成45艘水面主力战舰:22艘驱逐舰——其中20艘配备远程防空导弹,18艘装备两种中国设计的“海之星”相控阵雷达和红旗-9防空导弹(052c/d型)——以及23艘导弹护卫舰(054/054a型),其中21艘配备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这些平台中的大多数显然都装备了拖曳式线列阵声纳,使它们具备了从前不具有的反潜作战能力。中国的四艘试验船在舰载武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两艘6000吨大华级试验舰——891毕号(1997年)和892华罗庚号(2008年)——揭示了未来国产的感测器和武器。891舰已为052c/d型驱逐舰测试了两种版本的“海之星”相控阵雷达,还测试了红旗-9/红旗-16防空导弹和鹰击-62、鹰击-18反舰导弹。892舰目前安装了两个新雷达、美-德“拉姆”(ram)防空导弹系统的两套复制品和长剑-10巡航导弹,显示了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对地攻击能力。确认了其蓝水雄心后,人民解放军海军也采购了八艘两万吨(903型)的补给舰、在建造首艘45000吨级(901型)作战支援舰——超过远洋部署补给能力的四倍。

  如果抛开仍在服役的过时的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不论[7],2002年后人民解放军海军的45艘水面主力战舰匹敌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匹敌于日本的水面舰队,但不匹敌于这两者之和。解放军海军也超过了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七艘主力战舰)以及整个俄罗斯水面舰队(29艘主力战舰)。俄罗斯海军因其核潜艇部队(13艘弹道导弹核潜艇、8艘导弹核潜艇、19艘攻击型核潜艇)保有了其优势——尽管受到很大侵蚀。然而,中国海军不能和1990年的苏联海军相比——当时苏联海军拥有航母四艘,直升机航母两艘,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共115艘,火炮巡洋舰、火炮驱逐舰和火炮护卫舰共175艘,战略核潜艇63艘,巡航导弹核潜艇52艘,攻击型核潜艇85艘。虽然如此,但现在西方、日本和印度专家严肃关注中国海军的军力增强。尽管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仍然明显比美国太平洋舰队、台湾、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海军之和——这四者会卷入台海危机情境中——要弱。因此,人民解放军海军可能继续加强建设,尤其是发展新型巡航导弹攻击型核潜艇(093g型和095型)和未来的巡洋舰(055型)来为其未来的航母战斗群护航。这些发展将反过来强化认为中国强势的看法,进一步刺激正在进行的地区军备竞赛。

  对军力建设的解读

  中国当前的海军发展源自对刘华清上将1985年战略远景的落实,该远景即首先在“第一岛链”以内然后到第二岛链的“近海防御”。第一岛链连接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北部、婆罗洲,内有美国基地,限制中国进入太平洋。在回忆录中,刘华清写道:

  邓主席提醒我们说海军对于其战略角色没有概念,我们不得不给它一个战略方向……海军的作战区域将会延伸到第一岛链。当我们的海军更强大时,我们将进入北太平洋,转向由美国控制的马里亚纳群岛形成的“第二岛链”。

(12)国际上对中国“珍珠链”(string of pearls)的描述示意图。.jpg

国际上对中国“珍珠链”(string of pearls)的描述示意图

  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曹卫东解释1985年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的战略改变是如何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马岛战争同时发生的。后者表明,近岸防御战略无法击败兵力投送型海军:

  阿根廷人居然在自己的家门口把马岛给丢掉了,而英国人万里之遥到了这里,却把马岛给夺回来了,这个给各国的海军上了一课,就是说你近岸的防御,你光靠争夺制海权不行,你一定要争夺制空权,你一定要有远海作战的能力,或者是说近海综合作战的能力,所以这些教训使中国的海军转变它的这种原来的近岸防御的战略……

  直到过去十年第一批装备远程导弹的防空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舰艇无法在200海里外保卫自己——200海里是陆基海军航空兵覆盖的范围。此后,中国的新平台使人民解放军海军具备了在第一岛链之外500~1000海里半径内作战的能力。跟随刘华清的步伐,大多数中国评论人士在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anti-access, area denial”,简称a2/ad)——美国术语,是防备美国为支持台湾或日本所可能进行的干预——的背景下聚焦西太平洋。早在1946年时,就有了获取舰载空中力量的试图,当时蒋介石的中国试图获得美国的护航航母,以搭配其日本战利品和其以前的英国巡洋舰。三十年后,北京和西方处于战略伙伴关系,它和英国讨论了采购可搭载于小型航母的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harrier vstol aircraft)的问题。该采购从未发生。但目前航母的发展似乎源于刘华清1980年5月登舰访问美国航母“小鹰”号:刘“对其壮观宏伟和现代化作战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旋即向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提议发展航母。据刘所说,发展航母的理由在台湾问题中找到了论据。刘华清最初的意图是用航母来对付台湾,并保护在陆基海军航空兵半径之外活动的舰船:

  当我们正聚焦于台湾问题[1994年]时,我们意识到使用陆基航空兵是浪费,因为我们将日益需要更多的飞机和更多的航空基地。而如果我们发展航母,我们就不需要增加飞机的总数。我们就只需要改装它们……航母将成为力量倍增器,增强整个部队的火力。

  西方分析人士倾向于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中国的航母会构成太大的目标。凤凰卫视——一家与当局密切相关的主流电视频道——解释说发展航母的第一个理由是第一岛链以内台湾海峡或南海的防空,并追溯了刘华清在领导海军(1982~1987年)和后来的中央军委(1987~1998年)时采取的重要步骤。1987年,海军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年轻飞行员,训练他们成为水面舰艇指挥官。目前,这些飞行员的70%已成为导弹护卫舰舰长,其余的成为副舰长。航空母舰项目是1980年代由刘华清发起的,当时购买了前澳大利亚航母“墨尔本”号,进行了对于预先研究的设计。1993年3月14日,北海舰队政委张海云首先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披露,海军正致力于航母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推迟或取消航母计划,转而支持潜艇项目。虽然据说江泽民反对航母计划,但现在看来当时航母是旨在向穿过第一岛链部署的海军——超出陆基航空兵的保护——提供空中防御。据凤凰卫视的节目,1995~1996年的台湾危机促使中央军委加速推进代号“九五”的航母项目。

  中国在航母项目上的保密可能是因为意欲避免使邻国恐慌,同时等待日本和韩国列装其大型直升机航母。2012年1月,《中国日报》(china daily)评论中国第一艘航母——前瓦良格号——的三次试航为“中国海军发展的里程碑”。同时,该报驳斥了“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应”和它们“制造虚假警报的意图”。在强调国防和主权争端时,该报援引“18000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座岛屿,以及大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作为主要理由来论证中国要发展“一支强大和现代化的海军以防止任何对其领土、岛屿主权和海域内海洋利益的侵犯”。

  就像其俄罗斯姐妹舰“库兹涅佐夫号”,中国的第一艘航母没有舰载机起飞弹射装置,该航母的战机使用滑跃式、消耗更多燃料来起飞,从而无法与美国的甚至法国的航母相比。结果,战机不能携带大量炸弹来执行打击任务,不过足够携带空对地导弹。作为防空平台,南海的航母将使中国的小邻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张无效,并回应了胡锦涛主席2003年11月加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体系的呼吁。2012年9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都出席了“辽宁”号入列仪式,两个月后一架歼-15飞鲨战机首次成功着舰降落,该战机是中国未经许可对苏联苏-33侧卫海军战机的改良。至2016年1月,中国海军看起来像俄罗斯在1990年代初期一样出色。截至2016年1月,中国海军被证实在辽宁号上搭载了十架歼-15战斗轰炸机,约占其能搭载的空中力量的三分之一。与1990年代初的俄罗斯不同,中国飞行员已经具备了夜间降落的能力。中国应该能在一到两年内部署辽宁号,就如俄罗斯1996年在地中海做的那样。

  随着中国在海南建立新的战略潜艇基地,保卫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巡逻区域可能合乎苏联式“海军棱堡战略”,在该战略中,航母将清除一个区域,并通过避开外国潜艇、舰船和飞机,为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创造条件。最新估计,中国的新型战略导弹巨浪-2射程达7500公里,从中国渤海的防卫区发射,足以打击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中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不太可能未被发现地潜入千岛群岛区域——从这一区域是能够打击美国大陆的大部分地方。

  多少艘航母?

  2015年12月31日,中国国防部证实了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型号为国外所称——译者注)的建造。张军社大校解释说,中国正在东北辽宁省的大连造船厂“完全自主”地建造第二艘航母。这一承认发生在辽宁省原省长——也是造船厂的一位原厂长——向船厂工人发表关于他们面临的新任务的讲话一年多之后。张军社称赞说辽宁号的海上试航经验帮助设计者们完成他们的工作,隐晦承认001a型将是一个复制品。当被问及中国将需要多少艘航母时,张军社援引印度的三艘回应说,“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理论上需要至少三艘航母来确保有一艘一直在运行”[8]。他敦促“中国威胁论的支持者”考虑中国的人口、面积、海岸线和领海。被问及建造航母的先决条件时,张军社解释说,它要求成熟的造船、航空、电子、通信和物流产业。被问及建造需要的时间时,他举了美国的例子——大约三年来造船,两年来安装武器装备,一年来让军事人员熟悉——并补充说,中国没有时间表,因为中国没有美国的经验。被问及未来航母的角色时,他强调,辽宁号将仍然是一个训练平台,而新航母将是一个战斗单位。当被要求评估中国与世界其他海军相比的排名时,张军社回应说,“说何时中国会成为全球海军强国”还为时过早。

(11)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jpg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

  中国的评论人士也谈到第三艘航母(002型)。张军社解释说,考虑到安全问题和15年后需要重新为反应堆提供燃料,中国还没有准备好建立一个核动力平台。其他评论人士认为,航母计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不能立即以复制美国福特级航母为目标,尽管几幅艺术效果图展示了一艘10万吨级的美式航母,完全脱离苏联遗产辽宁号和001a型。同时,中国可能建造002型,沿用001a型的路线但以弹射器替代滑跃甲板。不算辽宁号在内,中国到2030年时拥有三艘航母,能够考虑迫使台湾屈服,并考虑延迟或阻止美国太平洋舰队。

  关于谣传的081型“由甲板直升机航母发展而来的两栖攻击舰”,一文章作者石斌承认两栖攻击舰的优势,讨论中国当前的071型多功能船坞登陆舰能否逐步演变为国产两栖攻击舰:“具有全面海战能力的两栖攻击舰将带来良好效益,特别是其大规模航空器执行多用途反潜和排雷任务。”石斌看到了垂直着陆对于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好处,但指出主要障碍将是航空工业无法提供合适大小的直升机。石斌强调,“中国海军两栖舰的发展必须反映中国总体防御战略的意识形态视角,与美国的全球战略截然不同”。而且,他还强调了其成本:“两栖攻击舰的购置和维护成本也高……而中国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大规模装备,不允许两栖攻击舰军事战略。”然而,从长远来看,石斌认为,中国采购两栖攻击舰“是必然的”,既用来解决台湾问题,也是以比部署航母更小的成本投送国家力量和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必要工具”。

  航母是终极武器吗?一篇发表在《国防参考》杂志、发布在“中国军网”网站的文章强调航母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航母还能在海洋上“称霸”多久?其他国家何时会“改弦更张”“发展其他先进战舰或新概念武器”?美国海军正发展诸如300千米电磁轨道炮和战术级激光炮等“新概念”武器。然而,作者们注意到,美国海军仍然相信航母在本世纪内会确保“海上霸主”地位。未来的福特级会比尼米兹级更强大:舰载机会从每天出动140~160架次增加到180~220架次。航母还具有在全球发挥作用的特征,既在危机时期展示力量,也是“软实力”——正如美国在2014年印度洋海啸和2010年海地地震期间所展示的那样。

  新使命

  十多年以来,中国专家一直在就“海权”问题进行广泛著述。他们倾向于认为,保护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利益需要海军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中国需要一支远洋“蓝水”舰队。在大约2008年之前,他们没有把保护海上通道视为中国海洋战略的主要动力。陈认为,保护海上通道的想法不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起支配性作用。陈和其他中国专家解释说,“保护海洋权益”正变得日益重要,而在邻近海域捍卫中国主权仍然是核心任务。

  许多人把2008年后在亚丁湾的21次反海盗巡逻视为转折点——中国海军开始在印度洋长期存在,沿用马汉的原则来保卫海上通道。中国的分析人士证实了这一观点。对曹卫东而言,中国海军战略从黄水转向蓝水,以西方早期的英国和美国为榜样。正如曹所观察的,中国正信奉马汉和科贝特(corbett)的理论,通过海洋使国家利益最大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10月提出的倡议,把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连接起来。该倡议旨在促进各国人民间的贸易合作与文化交流,和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平行。曹卫东把2008年12月后部署在亚丁湾的21批护航编队看作海军迈向护卫“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角色的重要一步,强调与其他国家海军合作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性。“海上丝绸之路”已获分配近500亿美元来与邻国开展“双赢”项目。对曹卫东而言,中国的“远海海权战略是必要的”。中国必须克服大陆惰性、突破美日遏制。

(14)美国国防部长访问日本。.jpg

美国国防部长访问日本

  中国的2010年白皮书强调了“近海防御战略”在第一岛链以外的防御和威慑作用,提到了在远海的行动:“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白皮书提及“探索海上长时间执行任务的后勤保障方法”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远海训练”。中国的2015年白皮书略微改变措辞,纳入了“远海护卫”: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彻底抛弃原来在第一岛链外和南海防空的理由,写作者们现在把航母和“中国对外贸易”联系起来:“中国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海上生命线’”。对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的航线和“保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言,评论者主张拥有“战力强大”“攻防兼具的海上力量”。“中国的国土防御策略必须将国防战略的视角覆盖本国利益所在的所有领域和地域”。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来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减少脆弱性。2012年9月,在关于辽宁号入列的报道中,《中国日报》提到中国在公海的利益,指中国是“2009年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0年有63%的铁矿石和55%的原油由海上进口”,并把航母和中国经济联系起来,称航母是“中国人员、资产和航道安全”的保障。该报还把瓦良格号的重建和中国日益上升的全球地位、在联合国的责任联系起来,并举维和行动、反海盗巡逻和人道主义援助为例。对于诸如《中国日报》和飞扬网等传播官方或准官方观点的主流媒体而言,航母战斗群的创建旨在保护从南海到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的中国经济生命线,已变得十分迫切。

  中国会部署航母影响岸上事件吗?2015年10月,当辽宁号还只搭载10艘可用的战机进行海上试航时,黎巴嫩和以色列媒体猜测中国航母正驶往叙利亚,和俄罗斯空军一道参与空袭。在接受中国报纸《环球时报》采访时,张军社大校驳斥了关于辽宁号正“赴”地中海的“谣言”。虽然没有排除中国可能在国际危机期间部署航母的想法,张军社重申了北京长期以来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中国的主张是尊重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政权更迭,所以我们不会派军舰到叙利亚干预其内部事务。”

  另一种影响岸上事件的方式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救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的研究人员为中国的医院船“和平方舟号”带来了新说辞(该船于2006年动工,支持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的刘慧和刘杰峰强调需要发展在非战争军事行动(mootw)中的军事软实力,以增强中国在世界上和对世界舆论的影响力。“和平方舟号”在“和谐海洋哲学”的概念下开辟了新型海军外交。该医院船向印度洋、菲律宾和拉丁美洲的五次代号“和谐使命”的部署被描述成“为人民解放军海军营造有利环境的意识形态武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否构成“珍珠链”

  2005年以来,美国、日本和印度研究者已经预料到中国海军基地网络的建设,该网络将能使中国包围印度、向印度洋投送海军力量。长期以来,这些分析人士一直认为,中国正寻求通过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缅甸投资港口设施来建设“珍珠链”。一位退役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军金田秀昭观察到,中国正沿着从南海到波斯湾的海上航线构建战略关系和海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缅甸的实兑、皎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在马汉式逻辑下,这条“珍珠链”将在未来容许更大规模的军事部署,以保护中国的商业:“全亚洲必须意识到中国式咄咄逼人的‘海权’的到来。特别是日本,必须出于这种考虑来重新制定其国家海洋战略。”相应地,2006年以来,日本的防卫白皮书看到了中国海军的第四个使命:“可能超出中国的近海,来保护中国的海上航线”。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排除了获取国外海军基地的可能性,否认瓜达尔可能成为海军基地,尽管巴基斯坦希望中国应该不这样考虑。中国已经无情地排斥了这种解读,解释说其对外国港口的投资是市场驱动的。2012年9月,张军社大校明确驳斥了“珍珠链”理论,谴责西方学者“把中国航母和导弹的发展看作对他国的威胁”、“断言中国正在以帮助一些国家修建商业港口设施为幌子在印度洋建设一系列军事基地或所谓珍珠链”。中国军事科学院的周波明确反驳了“珍珠链”概念,否认关于中国正计划沿着印度洋建设军事基地的报道。他写道:“中国在印度洋只有两个目的:经济收益和海上交通线的安全”。

  主流观念是,中国的蓝水海军及其航母将保护新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依此观念,凤凰卫视播出了一个有趣的分析,是关于相互支持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这与塔利班在阿富汗再起及其对巴基斯坦政府的威胁进而对瓜达尔的威胁有关——瓜达尔是中国西部未来的主要港口。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杜克大学教授高柏,提出巴基斯坦对于中国海权的战略意义以及从瓜达尔(印度洋边)到喀什的铁路的战略意义。巴基斯坦政府失去对克什米尔伊斯兰团体——这些团体被用来打击印度——的控制,能源短缺导致投资外流,巴基斯坦高度脆弱,对中国边境和新疆造成安全威胁。此外,阿富汗可能再次落入塔利班手中。为扭转这种形势,研究者认为中国必须在巴基斯坦大举投资,尤其是投向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设和中国喀什铁路上。于是,“如果中国-巴基斯坦经济实现高度整合,瓜达尔港等可以变成中国在西边的上海港或者宁波港。”高柏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在瓜达尔港建立强大的海军基地,中国可以对任何来自中东地区对中国利益的威胁作出及时有力的回应。”对高柏而言,在瓜达尔的军事基地会大大增加与该地区的中国经济伙伴——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的信任和合作,促进“珍珠链”的出现——“珍珠链”正是美国、日本和印度研究者二十年前所担忧的。他强调,这一战略举措会有助于中国对新疆分离主义者的控制,确保其西部边境,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印度洋国家、维护国家海权。通过为巴基斯坦的安全利益背书,中国将遏制不仅在巴基斯坦而且在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关于印度对中国在该地区海军冒险的反对,作者们认为中国应该首先“确立本国在印度洋的存在,然后寻找与印度和平相处的合作基础”。高柏认为,中国作为稳定器的情况下,印度的战略利益是:寻求与巴基斯坦改善关系,以使用巴基斯坦铁路向伊朗、土耳其、欧洲以及中亚出口货物。作者们认为“这一战略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中印关系中相互猜疑的局面,为形成中印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创造条件”,而不是与印度作对。最终,作者们将希望把这一陆上线路和铁路延伸连接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

(18)2014年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通过《海上意外相遇规则》。.jpg

2014年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通过《海上意外相遇规则》

  如何与美国打交道

  虽然张军社的评论让人安心,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仍然存在。它暗示中国的军力增强注定改变军事平衡、便于在主权争端中使用武力,说明“相机运用武力收回被占领土领海和维护海洋权益的时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同一报道提到“中国不可能吊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做出巨大让步……的一棵树上”。日本及其盟友美国也被视为干涉中国在台湾和南海主权的最强大对手:日本首相安倍有兴趣与中国维持紧张关系以推动“修宪”运动;2013年12月以来,日本首相无视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感受,参拜靖国神社,加剧了紧张形势。根据这一看法,美国和日本也利用了危机:“他们针对中国的海洋战略调整日渐清晰”,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地被美国用来作为其海军在该区域存在的托辞,而中国新的蓝水战略被安倍内阁用来推进日本军事“正常化”。总之,新版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确保了两个盟国间更紧密的关系,通过“三海联动”方便地把东海、南海争端与台湾问题连在一起,来遏制中国的海上发展。然而,一个让人安心的说法承认所有各方都表现出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防止战争意外爆发的兴趣,美国、日本和菲律宾正寻求对抗而非战争。这一政策被描述为“要斗争但也要避战”原则。

  有中国评论者称美国海军强于其劲敌十倍,华盛顿通过超过200个军事基地控制了全球贸易的80%。该评论员解释说美国——以英国为榜样——领导世界,不是因为“体制比较好,”而是因为海权使其控制世界的航线和市场。该评论员把美国和奥斯曼帝国比较:两者“体制糟糕,但凭借军力的强大而独霸了商路”。他解释说,美国的海上霸主地位给中国的海上航线带来压力,正如奥斯曼帝国给中国带来压力以自己主宰丝绸之路。作者认为中国“无污染”高速列车将给欧亚大陆和世界带来巨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变化,结束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主宰地位。他声称“中国高铁战略将对北约为首的海权国家形成致命挑战”。有了新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铁路的支持者希望中国的新高速铁路网将连接成都、伊斯坦布尔和汉堡,从成都只用16小时就到达伊斯坦布尔,只用18小时就到达汉堡。一些铁路游说者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认为洲际陆路运输将取代海上运输,给欧亚大陆带来财富和政治稳定[9]。于是,他们认为未来陆权将比海权更重要。

  一位匿名作者在可被视为主流的新浪网军事频道写道,“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人民海军面临“现实而紧迫的潜艇反潜作战任务”。他评论说,美国“新近服役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凭借较高的隐蔽性,用射程达1600至2500公里的战斧导弹,对沿海(包括北京)经济、工业核心城市与军事区域造成重大威胁”。编辑解释说,中国“在发展常规潜艇进行近海作战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有了039a、039b型“元”级不依赖空气推进的潜艇。作者列举了中国必须提高的四项常规潜艇关键技术: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拖曳线列阵声纳技术、x舵技术和“减振浮筏技术”。

  2014年7月,一本大众杂志《现代舰船》翻译了沃尔特•迈克杜格尔(walter mcdougal)关于“美国大战略:从历史到现实”的文章。文章的编辑探讨了美国和中国之间在诸如“合作性平衡”“大贸易”或“大妥协”等各种机制下“权势分享”的情景。华盛顿将不得不放弃其领导地位以交换与中国的合作。《现代舰船》的评论者把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抗理解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表现和美国式自信(尽管经济下滑)的结果。评论者把美国看作“傲慢的领导者”,认为美国“不愿认真思考分享权势的可能性”。

  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和美国的关系上更加开放。2012年11月,海军部长雷•马布斯(ray mabus)参观了一艘崭新的“元”级不依赖空气推进潜艇;2015年10月,29位(原文如此——译者注)美国海军舰艇长参观了辽宁号。正如《环球时报》英文版所指出的,2015年是双方进行如此高级别代表团交流的第一年,高到讨论了军事行动、通信和《海上意外相遇规则》(cues)——该规则是在2014年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上达成的协议,旨在减少地区重要国家海军和美国之间发生海上事变的可能性。鹰派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同意,认为“中国和美国应该建立关于军事装备、技术和战略的日常交流,以塑造彼此间全面、多维的形象”。在官方,中国海军把美国海军在南海争议岛礁的“航行自由行动”视为“华盛顿最近的企图,以使南海重回紧张,鼓动更多的地区利益相关者挑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根据1992年施行的中国领海法律,外国军舰要进入中国领海必须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前述的海军分析人士张军社大校解释说,美国的一个目标是“让该地区重回紧张”。“从长远来看,华盛顿仍然把南海问题当作遏制中国的工具”,张军社补充道。

  然而,中国的一位高级研究员指出,美国已等待在(2015年)11月执行他们的首次航行自由行动,而同时,美国和中国海军参加了在大西洋的演习,海军上将吴胜利通过视频会议与美国官员进行了沟通。该研究人员补充说,习主席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是两国承诺不卷入新冷战。另一位高级研究员则不那么乐观,提及发生事变的风险和对普通中国人的影响——这些中国人在中国政府对中国沿海的美国海军存在反应太软弱时非常不满。

  陈悦,海军史研究会的一位成员,建议谨慎行事,以免激怒美国:“若我们的海外利益继续发展下去,包括在非洲、欧洲继续拓展外贸合作,同时我们遵循正确的战略,中国是有可能成为海洋大国的。但是这个战略需要非常谨慎的思索一下。另外,中国在崛起的同时,就不可避免会跟太平洋地区另外一家大国产生对抗关系,也就是美国。”为了防止冲突,陈悦建议“中国发展海权可参照一战时美国模式”而非德国模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柏林在北海挑战英国,而美国避免激怒英国。一战结束后,在1922年华盛顿条约中,在推广了“对等式合作”的理念后,美国海军获得与英国皇家海军同等的地位。虽然如此,陈悦指出,如果伦敦威胁了美国在加勒比的势力范围,美国可能认为底线被打破而发起对英国的战争。

  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出现,使印度、越南、日本和澳大利亚结成默契联盟——后两者(日本、澳大利亚)已经是美国在该地区最亲密的盟友。

  结论

  中国已开始着手增强军力,旨在使自己成为一个主要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的“海洋强国”,以阻止美国干预台湾问题,并为保护其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国已获得一艘中型航空母舰,该航母能力是美国超级航母的十分之一;中国正像更富有经验、更贫穷的俄罗斯在1990年代早期做的那样,尽快地摸索门道。作为国民自豪感的一个来源,中国的航母项目使共产党得利——得以展示其合法性和成功。两到三年内,中国将能正如俄罗斯在1996年做的那样,配备十几架或更多的战机来部署其第一艘航母。像前苏联,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并计划建造第三和第四艘航母——第四艘很可能更大并且是核动力的。然而,中国的头两艘中型航母的能力远不及美国的十艘超级航母和十艘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两栖攻击舰。如果中国把其未来航母的数量限制为三到四艘,中国将保有可达全球的区域性海军,并领先于同一层次的印度、英国和法国。

  中国正确保建立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迄今为止,这种发展无法与美国、西方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存在相比;对于抗议之声,中国的评论人士可以理所当然地感到是对自己的冒犯。在巴基斯坦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将是一个真正的改变因素。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更感兴趣的是瓜达尔-喀什走廊对其西部省份的地缘经济效应。它正试图通过向印度开放市场来赢得这个长期对手对该项目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不太可能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在印度洋对抗印度海军,尽管它会通过在这一地区部署更多的潜艇——这些潜艇很有可能来自海南而不是瓜达尔——来加强对印度在孟加拉湾的战略潜艇的监视。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其现代化的远洋战斗人员中已经发展了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之外的军事行动中可靠的防空和反潜能力。尽管它当然缺乏西方海军的反潜经验——西方海军在冷战之后部分丧失了这种经验——但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作战上已不再是天真无知的。与此同时,中国仍然缺乏“大量的核攻击潜艇”——拥有这些潜艇将会使中国能够在遥远的区域获得制海权,或者能够复制苏联对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挑战。考虑到经济、技术和工业方面的限制,中国在2025年入役的新型核攻击潜艇将不超过12艘。到那时,它的作战能力将至多是苏联海军最强时的十分之一。特别是,中国没有超音速远程轰炸机或反潜远程飞机在很长的距离内进行进攻性的海上作战。它的远程反舰弹道导弹能起到这种作用吗?它能像一些西方分析家声称的那样力挽狂澜吗?到目前为止,它似乎只是台湾局势中的一个因素。它可能阻止美国航母穿过第一岛链驶向中国,从而减小其打击的范围和有效性。这些导弹更有可能击中一艘通过咽喉点的航母——在这样的地方目标会更容易被探测到,而且导弹可以被以固定参数编程。这是否会影响到美国保卫台湾自由的含蓄承诺?这还有待观察。

  通过军事现代化,中国已经实现了使台湾不可能法理独立的政治目标。如果存在“中国威胁”,它主要是针对台湾“省”;中国的新海军正在接受训练,以阻止或牵制美国的干预,同时有助于确保在台湾取得快速胜利。只要中国声称尊重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似乎只是令越南等小国和在较小程度而言的马来西亚生畏的因素——这些国家都与中国存在主权问题——然而可以说,无权无势的菲律宾,受到美国和日本支持,仍免于威胁。在东海,中国重启了与以前曾一起反对苏联的伙伴的长期搁置的海上争端,以抗议日本通过多次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来纪念战争人物。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重要国家海军通过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大大降低了不必要对抗的风险。

  注释

  [1]在以前的版本忽视了瓦良格号之后,2006年版的美国国防部报告说:“考虑到对前瓦良格号翻修的困难和花费,可能会[翻修],但令人怀疑……”参见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和安全发展情况”,2006年。

  [2]2001年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没有预见到2010年前会有新的驱逐舰;039b型“元”级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和032型“清”级弹道导弹潜艇显然都令人吃惊。

  [3]2009年美国国防部报告没有提及第五代战机。

  [4]作为核威慑的核心,核动力战略潜艇(ssbn)装备有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5]核动力攻击型潜艇(ssn、ssgn)是一个快速平台,能在水下潜航无限时间,在非常远的地方用常规鱼雷和导弹攻击敌海军和基础设施。

  [6]常规动力或柴电动力潜艇比核动力潜艇慢得多,必须返回水面给电池充电;其中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类型能以低速在水下潜航一到两个星期。

  [7]2艘052型“旅沪”级、4艘051型“旅大”级驱逐舰,12艘053型“江卫”级、17艘053型“江湖”级护卫舰。

  [8]印度目前只有两艘航母在服役,但希望添购两艘达到总数三艘、一艘在建作为替代。

  [9]很重要的是,一些观察人士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尤其在中国的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进口方面。他们认为,原始资源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和海运经济实惠的优势使资源的海运贸易极不可能被取代。

  相关简介:alexandre sheldon-duplaix,法国防务史署研究员。本文原文为英文,首刊于《神州展望》(china perspectives)杂志2016年第3期(网址为http://www.cefc.com.hk/issue/china-perspectives-20163/);经作者和该杂志许可,本刊予以翻译发表。限于篇幅,仅保留部分注释,有需要全部注释的读者可向本刊编辑部索取。刊于《新视角》杂志总第78期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跨越周边海域: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海洋强国”吗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