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田野,悠闲自在的牛羊,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小村镇……上下水电、通信、交通应有尽有。德国农村处处是草坪和树木,柏油路通达每家每户。据说,很多德国人的梦想之一,就是有个院子,养匹马,养几头牛,还有鸡,羊。
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以工业4.0闻名于世,德国不仅有强大的工业,也有着强大的农业基础,高度机械化、严格职业标准、严字当头做好产品标准化共同成就了德国农业4.0的动人画卷。
政府扶持
德国实行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其核心在于农业补贴。据统计,目前德国农民约40%的收入来自直接补贴。
全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德国设立“德国农民协会”,下设有300多个地区性的组织,90%以上的农民都隶属于该协会,协会向农民提供各种无偿服务,从提供信息到维护农民的权益等,无所不包。
政府会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始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开发,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间的连接比较顺畅,农产品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德国的农业发展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10%农户是种植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及烟草的专业户;畜牧业是德国大多数家庭农场重要的收入来源,每户农民年人均收入约合人民币31.5万元。
德国主要农产品是牛奶、猪肉、牛肉、谷物和甜菜,部分地区以种植水果和蔬菜为主。
德国农产品相互采取“以出养进”的办法,大量生产和出口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进口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准入门槛高
在德国,当农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进行农业教育,执证上岗。
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农机出口国,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即使农场主的孩子继承了农场,也只有在取得证书获得相应资格后才能真正经营管理农场。
孩子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接受农场实践技能的培训,由于作物种植周期很长,所以他们通常要经过很长的实习期,学以致用。
作为欧洲老牌强国,生态农产品因其环保安全而备受德国消费者的青睐。无论是在普通超市,还是露天市场,随处可见带有“bio”(生态产品)标识的商品。
此外,还有很多专营生态产品的商店。尽管许多生态产品的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不少,但由于产品绿色、健康、无公害,民众的购买热情丝毫不受影响,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德国是欧盟境内最大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巨大的需求使得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2000年,德国生态农业占地面积仅为54.6万公顷,如今这一数据已经翻倍。德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用于生态农业耕作的土地面积达103.4万公顷,同比增长1.8%,占全部耕作土地面积的6.2%。
同时,生态农产品企业数量为22932家,同比增长2.2%,占全部农产品企业的7.7%。生态农产品的年销售额也由2000年的20.5亿欧元增至66亿欧元。虽然生态农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但其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注重环保
20世纪40年代之后,化学工业品在农业生产中普遍运用,为解决德国饥荒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德国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尤其在工业产品的应用上尽可能保持物流的平衡和土壤生物多样性,避免掠夺式生产经营,同时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主要措施是: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利用抗病虫害品种、使用天敌益虫、采用物理措施等;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的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畜禽饲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
而且,德国人一直遵循的原则是,秸秆是自然价值链的一部分,在农业循环中有一席之地。在农场的秸秆中,有1/4用于饲料,另外3/4用于铺设牛圈,在铺设牛圈后,最终与牛的粪便混在一起,成为农场的肥料,肥沃土壤。
农协为农民服务
德国职业农民在德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高,却肩负着德国粮食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1948年以来,为保障德国农民权益、便利对外联络协调,德国农民协会(dbv)应运而生。
在德国,职业农民的准入非常严格。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德国农民,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和理论学习过程。
作为农民自己的最重要组织——德国农民协会是德国农业、林业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团体组织,是各地农民协会以及跨地区的农业和林业专业协会在联邦层面的代表。同时它还是欧盟农民协会成员,代表德国农民参与和欧洲邻国农业组织机构的协调。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不同于德国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他们都是自愿加入,农民们通过各个地区性的农民协会注册入会。全德范围内,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
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等服务。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在政策制定时,尤其当政策涉及农民或农业,我们会被作为专家受邀提供相关建议……我们也将作为农民统一对外交往的代表,对外统一公布一些行业相关的数据等,让德国农业更具透明度。”洛泽说。
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田野,悠闲自在的牛羊,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小村镇……上下水电、通信、交通应有尽有。德国农村处处是草坪和树木,柏油路通达每家每户。据说,很多德国人的梦想之一,就是有个院子,养匹马,养几头牛,还有鸡,羊。
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以工业4.0闻名于世,德国不仅有强大的工业,也有着强大的农业基础,高度机械化、严格职业标准、严字当头做好产品标准化共同成就了德国农业4.0的动人画卷。
政府扶持
德国实行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其核心在于农业补贴。据统计,目前德国农民约40%的收入来自直接补贴。
全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德国设立“德国农民协会”,下设有300多个地区性的组织,90%以上的农民都隶属于该协会,协会向农民提供各种无偿服务,从提供信息到维护农民的权益等,无所不包。
政府会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始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开发,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间的连接比较顺畅,农产品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德国的农业发展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10%农户是种植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及烟草的专业户;畜牧业是德国大多数家庭农场重要的收入来源,每户农民年人均收入约合人民币31.5万元。
德国主要农产品是牛奶、猪肉、牛肉、谷物和甜菜,部分地区以种植水果和蔬菜为主。
德国农产品相互采取“以出养进”的办法,大量生产和出口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进口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准入门槛高
在德国,当农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进行农业教育,执证上岗。
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农机出口国,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即使农场主的孩子继承了农场,也只有在取得证书获得相应资格后才能真正经营管理农场。
孩子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接受农场实践技能的培训,由于作物种植周期很长,所以他们通常要经过很长的实习期,学以致用。
作为欧洲老牌强国,生态农产品因其环保安全而备受德国消费者的青睐。无论是在普通超市,还是露天市场,随处可见带有“bio”(生态产品)标识的商品。
此外,还有很多专营生态产品的商店。尽管许多生态产品的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不少,但由于产品绿色、健康、无公害,民众的购买热情丝毫不受影响,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德国是欧盟境内最大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巨大的需求使得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2000年,德国生态农业占地面积仅为54.6万公顷,如今这一数据已经翻倍。德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用于生态农业耕作的土地面积达103.4万公顷,同比增长1.8%,占全部耕作土地面积的6.2%。
同时,生态农产品企业数量为22932家,同比增长2.2%,占全部农产品企业的7.7%。生态农产品的年销售额也由2000年的20.5亿欧元增至66亿欧元。虽然生态农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但其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注重环保
20世纪40年代之后,化学工业品在农业生产中普遍运用,为解决德国饥荒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德国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尤其在工业产品的应用上尽可能保持物流的平衡和土壤生物多样性,避免掠夺式生产经营,同时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主要措施是: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利用抗病虫害品种、使用天敌益虫、采用物理措施等;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的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畜禽饲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
而且,德国人一直遵循的原则是,秸秆是自然价值链的一部分,在农业循环中有一席之地。在农场的秸秆中,有1/4用于饲料,另外3/4用于铺设牛圈,在铺设牛圈后,最终与牛的粪便混在一起,成为农场的肥料,肥沃土壤。
农协为农民服务
德国职业农民在德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高,却肩负着德国粮食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1948年以来,为保障德国农民权益、便利对外联络协调,德国农民协会(dbv)应运而生。
在德国,职业农民的准入非常严格。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德国农民,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和理论学习过程。
作为农民自己的最重要组织——德国农民协会是德国农业、林业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团体组织,是各地农民协会以及跨地区的农业和林业专业协会在联邦层面的代表。同时它还是欧盟农民协会成员,代表德国农民参与和欧洲邻国农业组织机构的协调。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不同于德国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他们都是自愿加入,农民们通过各个地区性的农民协会注册入会。全德范围内,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
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等服务。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在政策制定时,尤其当政策涉及农民或农业,我们会被作为专家受邀提供相关建议……我们也将作为农民统一对外交往的代表,对外统一公布一些行业相关的数据等,让德国农业更具透明度。”洛泽说。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