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一早起来推开窗,发现樱花已经吐蕾。
今天是24节气中的“惊蛰”,预示大地回春,万物生长,开始进入一个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美丽时节。
日本人也学了中国的24节气,但是,他们把“惊蛰”,叫做“启蛰”。
为什么同样一个节气,日本人的叫法与我们中国人的叫法,会不一样呢?
我上网去查了节气来源,发现日本人的叫法是正宗的,因为在《左传·桓公五年》中,就有 “凡祀,启蛰而郊”的记述。那为什么中国人后来把“启蛰”改为“惊蛰”了呢?
南宋大学者王应麟有一个解读:“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景帝何许人?西汉朝的皇帝,名“刘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就是在西汉时期由司马迁等人在长安制定的,《太初历》第一次将24节气写入其中,这一智慧至今已经流传了2000年。
问题是,明明在汉朝时,已经将“启蛰”改为“惊蛰”,日本人为何还要冒犯中国的皇帝?死心眼的日本人,也许是觉得,哪个正宗用哪个?也许根本就没把中国的皇帝当一回事。
看到朋友发来一条微信,说:“中国人不理解外国政府为啥不下令封城,外国人不理解中国凭啥可以下令封城。”
我给他讲了“启蛰”与“惊蛰”的故事,告诉他:手段名称可以各异,但万物不离其中,谁能够把疫情遏制住,谁就是赢家。
到昨天(3月4日),日本新冠病毒的感染者确诊人数,猛增了33人,一下子冲破了千人大关。
为什么前些天都是日增10余人,昨天就一下子冲天呢?
原因很简单,前几天,核酸病毒检测都是需要个人掏腰包,一次据说是10万日元(约6440元人民币),检测机构都是国立或公立,干多干少的利润,与检测机构和检测员无关,反正都是公家的钱。但是,从明天开始,核酸病毒检测开始列入医保范围,私立医院和民间检测机构都可以参与,于是,大伙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检测一个可以赚多少钱?心中有数,医保无法赖账。
同时,日本多家公司已经研发完成新型简易检测仪器,核酸病毒的检测时间,从6小时大幅减少到15分钟。
所以,那些排队待检的发烧咳嗽者们,会大大缩短排队的时间。日本政府说,日检数量很快就可以增加到5000人。可以预估,今后的感染确诊人数会出现大增的趋势。
当然,大家不必恐慌,因为感染者或许早在你身边,做好预防才是关键。
到底日本的感染者总数会达到多少?谁也不知道。私下里问了东京的一位传染病专家,他伸了一个手掌。
我在2月22日写过一篇公众号文章,题目叫《我觉得,日本应对新冠病毒的做法还比较科学》,这篇文章的阅读数是62万,批驳我的不少。
过去半个多月,再回过头来看这一篇文章,我觉得观点依然没有错(别说我跟日本人一样“顽固”)。
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日本政府邀请了全国顶尖的传染病学专家,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日本的套路是:专家委员会向政府提出防疫建议书,政府依据这一份建议书制订政策,作出决定,内容基本上就是建议书的内容。
这个套路的基本思路,也是日本社会做事的一个基本思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那么,日本的专家委员会给予政府的建议,是什么建议呢?就是“重点救治重症患者,最大限度减少死者,严防集团交叉感染。”
这一建议,就变成了日本政府抗击新冠病毒的基本方针——你如果发烧咳嗽,就先在家隔离观察几天,如果体温连续4天超过37.5度,那么再联系厚生劳动省咨询中心或当地保健所,申请介绍专门医院治疗。
因为医学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中,80%是轻症,而且不少人能够自愈。
我起初解读这一方针的时候,认为专家与政府的最大初衷,是吸取了武汉的教训,尽力避免发烧咳嗽者大量涌入医院,防止医疗体系的崩溃和集团交叉感染的大规模发生。但是也觉得违背了“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但是,现在想来,这些专家们之所以如此建议政府,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医学判断,那就是:“疫情无法控制,救助生命才是关键。”我们很奇怪,日本那些著名的传染病专家们,为什么在电视节目中,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新冠病毒其实跟流行性病毒感冒一样,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疫苗和对症的良药,所以感觉到棘手。”
看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的相关资料,发现一个新的动向,就是专家们开始把“新冠病毒感染者”,与“新冠肺炎患者”分开来对待。
也就是说,不是一查出“核酸阳性”,就立即如临大敌,隔离治疗,而是将诊断与治疗的标准予以提高,核酸单阳的患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ct影像学表现来确诊,否则就不能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说白了,只有发现得了肺炎的感染者,才是真正的感染者,才可以列入重点救治的对象。我发现,这一动向与日本传染病学专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新动向?因为大家开始认识到,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是无法彻底消灭与遏制的,今后会与人类共存,定期流行,疫情可能年年都会出现。与其花大力气去控制疫情,还不如重点救治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的离去。
刚才我与日本福祉大学的一位传染病学教授通了半个小时的电话,他很认可这一观点。
他说,就像sars并没有完全消失一样,只是因为我们有了治疗的方法。一旦新冠病毒的疫苗和治疗方法能够得以确立,若干年后,我们再看新冠病毒,就会把它视为“感冒”。但是,当前不可轻视,因为我们还未全部掌控它的狡猾性。
好消息还是不少!
日本用抗艾滋病药治愈了一些患者。从2月下旬开始,投入富士胶卷公司研发生产的“法匹拉韦”抗菌药,效果也比较明显。这几天,又传出好消息说,日本帝人公司研发的抗哮喘药治疗3名患者,病情得到大幅改善。
神奈川县立足柄上病院接诊了3名来自“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老年感染者,由于都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刚开始时,使用抗艾滋病药,结果肺炎未能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痢疾和食欲不振的问题。医疗小组于是改用吸入式抗哮喘药“オルベスコ”(英文名:ciclesonide),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太,2月10日开始投入使用,11日开始就退烧,12日可以下床走路,16日检测已经由“阳”转“阴”,18日出院回家。另外2名患者使用这一款药后,也拔掉了氧气管,已经恢复到了什么都能吃的良好状态,近日即将出院。
这份发表在日本传染学会上的治疗报告显示,这款药对于初期和中期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帝人公司的股票因此大涨。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的消息说,到3月3日为止,已经有229人治愈出院。而在2月底,出院的人数才41人。
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武田药品工业公司被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抖露出正在研发抗新型冠状病毒新药,而且已经研发出了试验药。昨天,武田药品公司公关部发表声明,承认正在研发这一款新药,并表示治疗效果好的话,最快能在未来9个月内上市。
北海道今日有暴风雪,安倍首相已经说了,要在明天之前,把口罩送到北海道每一户人家的手中,好想去北海道拍一幅邮递员冒着风雪挨家挨户送口罩的照片。因为北海道已有82名感染者。
虽已惊蛰,对于北海道人来说,春天依然遥远。
一早起来推开窗,发现樱花已经吐蕾。
今天是24节气中的“惊蛰”,预示大地回春,万物生长,开始进入一个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美丽时节。
日本人也学了中国的24节气,但是,他们把“惊蛰”,叫做“启蛰”。
为什么同样一个节气,日本人的叫法与我们中国人的叫法,会不一样呢?
我上网去查了节气来源,发现日本人的叫法是正宗的,因为在《左传·桓公五年》中,就有 “凡祀,启蛰而郊”的记述。那为什么中国人后来把“启蛰”改为“惊蛰”了呢?
南宋大学者王应麟有一个解读:“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景帝何许人?西汉朝的皇帝,名“刘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就是在西汉时期由司马迁等人在长安制定的,《太初历》第一次将24节气写入其中,这一智慧至今已经流传了2000年。
问题是,明明在汉朝时,已经将“启蛰”改为“惊蛰”,日本人为何还要冒犯中国的皇帝?死心眼的日本人,也许是觉得,哪个正宗用哪个?也许根本就没把中国的皇帝当一回事。
看到朋友发来一条微信,说:“中国人不理解外国政府为啥不下令封城,外国人不理解中国凭啥可以下令封城。”
我给他讲了“启蛰”与“惊蛰”的故事,告诉他:手段名称可以各异,但万物不离其中,谁能够把疫情遏制住,谁就是赢家。
到昨天(3月4日),日本新冠病毒的感染者确诊人数,猛增了33人,一下子冲破了千人大关。
为什么前些天都是日增10余人,昨天就一下子冲天呢?
原因很简单,前几天,核酸病毒检测都是需要个人掏腰包,一次据说是10万日元(约6440元人民币),检测机构都是国立或公立,干多干少的利润,与检测机构和检测员无关,反正都是公家的钱。但是,从明天开始,核酸病毒检测开始列入医保范围,私立医院和民间检测机构都可以参与,于是,大伙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检测一个可以赚多少钱?心中有数,医保无法赖账。
同时,日本多家公司已经研发完成新型简易检测仪器,核酸病毒的检测时间,从6小时大幅减少到15分钟。
所以,那些排队待检的发烧咳嗽者们,会大大缩短排队的时间。日本政府说,日检数量很快就可以增加到5000人。可以预估,今后的感染确诊人数会出现大增的趋势。
当然,大家不必恐慌,因为感染者或许早在你身边,做好预防才是关键。
到底日本的感染者总数会达到多少?谁也不知道。私下里问了东京的一位传染病专家,他伸了一个手掌。
我在2月22日写过一篇公众号文章,题目叫《我觉得,日本应对新冠病毒的做法还比较科学》,这篇文章的阅读数是62万,批驳我的不少。
过去半个多月,再回过头来看这一篇文章,我觉得观点依然没有错(别说我跟日本人一样“顽固”)。
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日本政府邀请了全国顶尖的传染病学专家,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日本的套路是:专家委员会向政府提出防疫建议书,政府依据这一份建议书制订政策,作出决定,内容基本上就是建议书的内容。
这个套路的基本思路,也是日本社会做事的一个基本思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那么,日本的专家委员会给予政府的建议,是什么建议呢?就是“重点救治重症患者,最大限度减少死者,严防集团交叉感染。”
这一建议,就变成了日本政府抗击新冠病毒的基本方针——你如果发烧咳嗽,就先在家隔离观察几天,如果体温连续4天超过37.5度,那么再联系厚生劳动省咨询中心或当地保健所,申请介绍专门医院治疗。
因为医学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中,80%是轻症,而且不少人能够自愈。
我起初解读这一方针的时候,认为专家与政府的最大初衷,是吸取了武汉的教训,尽力避免发烧咳嗽者大量涌入医院,防止医疗体系的崩溃和集团交叉感染的大规模发生。但是也觉得违背了“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但是,现在想来,这些专家们之所以如此建议政府,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医学判断,那就是:“疫情无法控制,救助生命才是关键。”我们很奇怪,日本那些著名的传染病专家们,为什么在电视节目中,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新冠病毒其实跟流行性病毒感冒一样,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疫苗和对症的良药,所以感觉到棘手。”
看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的相关资料,发现一个新的动向,就是专家们开始把“新冠病毒感染者”,与“新冠肺炎患者”分开来对待。
也就是说,不是一查出“核酸阳性”,就立即如临大敌,隔离治疗,而是将诊断与治疗的标准予以提高,核酸单阳的患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ct影像学表现来确诊,否则就不能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说白了,只有发现得了肺炎的感染者,才是真正的感染者,才可以列入重点救治的对象。我发现,这一动向与日本传染病学专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新动向?因为大家开始认识到,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是无法彻底消灭与遏制的,今后会与人类共存,定期流行,疫情可能年年都会出现。与其花大力气去控制疫情,还不如重点救治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的离去。
刚才我与日本福祉大学的一位传染病学教授通了半个小时的电话,他很认可这一观点。
他说,就像sars并没有完全消失一样,只是因为我们有了治疗的方法。一旦新冠病毒的疫苗和治疗方法能够得以确立,若干年后,我们再看新冠病毒,就会把它视为“感冒”。但是,当前不可轻视,因为我们还未全部掌控它的狡猾性。
好消息还是不少!
日本用抗艾滋病药治愈了一些患者。从2月下旬开始,投入富士胶卷公司研发生产的“法匹拉韦”抗菌药,效果也比较明显。这几天,又传出好消息说,日本帝人公司研发的抗哮喘药治疗3名患者,病情得到大幅改善。
神奈川县立足柄上病院接诊了3名来自“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老年感染者,由于都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刚开始时,使用抗艾滋病药,结果肺炎未能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痢疾和食欲不振的问题。医疗小组于是改用吸入式抗哮喘药“オルベスコ”(英文名:ciclesonide),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太,2月10日开始投入使用,11日开始就退烧,12日可以下床走路,16日检测已经由“阳”转“阴”,18日出院回家。另外2名患者使用这一款药后,也拔掉了氧气管,已经恢复到了什么都能吃的良好状态,近日即将出院。
这份发表在日本传染学会上的治疗报告显示,这款药对于初期和中期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帝人公司的股票因此大涨。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的消息说,到3月3日为止,已经有229人治愈出院。而在2月底,出院的人数才41人。
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武田药品工业公司被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抖露出正在研发抗新型冠状病毒新药,而且已经研发出了试验药。昨天,武田药品公司公关部发表声明,承认正在研发这一款新药,并表示治疗效果好的话,最快能在未来9个月内上市。
北海道今日有暴风雪,安倍首相已经说了,要在明天之前,把口罩送到北海道每一户人家的手中,好想去北海道拍一幅邮递员冒着风雪挨家挨户送口罩的照片。因为北海道已有82名感染者。
虽已惊蛰,对于北海道人来说,春天依然遥远。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