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1878年夏天,从皇宫发出的诏敕《教育大旨》,让改革派人士大吃一惊。《教育大旨》严厉指责维新以来的文明开化政策,称它“追逐文明开化之末端,破坏品行,伤害风化者不少”,将来有可能达到“不知君臣父子之大义的地步”,“流弊很多”。《教育大旨》提出,应该以儒教的道德伦理原则纠正流弊,今后“道德之学”要以仁义忠孝之道为主,其他之学可听从各人自学。
在改革派看来,《教育大旨》是对维新以来教育改革的否定。1868年以天皇名义颁布的《五条誓文》宣称:“破旧有之陋习,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千世界,大振皇基。”这两条誓文清晰地表明,日本意识到自己还不具备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条件,渴望学习西方文明。从那时以来,日本的教育主题就是向西方学习。在明治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日本大规模地移植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制度,自由主义道德观的教材成为主流。
另外,《教育大旨》并非出自明治天皇之手,而是宫中侍读元田永孚执笔起草的。元田永孚是宫中侍讲,颇受信赖,成为明治天皇的帝师和私人顾问。他教授天皇帝王学,主张建立以天皇为权力顶端的绝对君主制,极力推进“天皇亲政运动”。这与改革派主张的立宪君主制完全背离,因此伊藤博文等斥责元田永孚的主张是历史的倒退,实行这种主张将导致政治上的混乱。
“天皇亲政运动”被挫败,但是元田永孚因为深得天皇的信任,仍然留在宫中。信念顽固的他将重点转移到教育领域,希望通过在教育上弘扬仁义忠孝,提高国民对天皇的忠诚度,使日本成为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
元田永孚
1878年天皇视察了几所学校,元田永孚趁机起草了《教育大旨》,批判自由主义和启蒙思想,提出公共教育应该以儒教主义的仁义忠孝为中心。他同时还起草了《小学条例二则》,规定今后学校里要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以对儿童有效地灌输仁义忠孝观念。
当时掌握政府实权的伊藤博文坚定地支持文明开化,不愿意看到教育改革被扭转方向。于是,他委托内务大书记官井上毅起草《教育议》一文,上奏天皇,批驳元田永孚的观点。《教育议》指出,品行风俗的败坏不在于文明开化政策,而是维新变革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并非像元田永孚想象得那样肤浅和抽象。为了纠正风俗紊乱,的确需要研究“教育方法”,确立文教政策,但不应该放弃国家的根本政策——文明开化,而“保护旧时的陋习”。
元田永孚立即又写了一篇《教育议附议》,对《教育议》进行反驳。他批评伊藤博文“对圣旨之所在,似未融会”,进一步重申“忽视仁义忠孝”是风俗紊乱的原因,恢复儒教,“读四书五经、尚廉耻、重礼让、笃伦理的教育”是矫正风俗的手段。
当时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纷纷加入这场德育论战。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先后发表《德育如何》《教育余文》两篇文章,站在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驳儒教主义教育论,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国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之上。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同样站在批判儒教主义的立场上,主张德育应追求自发性和自觉性,修身课不应该用语言向学生灌输,背诵忠孝礼义等道德条目的做法不可取。
不过,此时日本保守主义思潮正在兴起,大多数论战者支持元田永孚。思想家、教育家西村茂树主张以儒学为基础,以西学为补充对国民进行教育,“儒教欲废之而不可得,尤其是论孟学庸四者…世界尚无此善良之教训”。国粹主义教育家、思想家杉普重刚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在吸收儒学和洋学的基础上,以日本传统的伦理观为主要内容。东京大学校长加藤弘之提出,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德育应该将儒教、神道、佛教、基督教等内容融合。教育学家能势荣则认为,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从洋学、儒教中选择一种作为教育指针,应该以日本自古以来的伦理观为基础进行教学。
这场德育论战的核心,其实就是教育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改革派主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而保守派坚持要培养盲目愚忠的臣民。要公民,还是要臣民?这是一个影响国家未来道路的关键选择。
保守派最终在这场论战中获胜。因为伊藤博文等作为天皇的官员,不可能去反对忠孝之道,而福泽谕吉等在野人士的话语权也很有限,因此保守派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从此,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开始走向保守,强调“忠君爱国”的国家主义教育风行起来。
1880年12月,日本政府颁布《修正教育令》,否定教育改革中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学校的监督权力。课程设置一律按照文部省颁发的大纲执行,将修身课列为首位,加强德育教育。
1881年文部省把修身课置于各课程之首,并制定《小学教员须知》,要求小学教员懂得“导人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紧要,故教员应特别致力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是“振兴尊王爱国之志气”。教师的言行思想也被划入统制对象,此外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进行干涉,使教学失去了独立性。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又编写了修身课本《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其中充满忠孝仁义的说教。
1889年宪法颁布后,政府内部产生了动摇,尤其是县知事等地方官员有强烈的不安,担心自己治理的地方会因为宪法的颁布而出现各种问题。在内阁地方官会议上,地方官提出了“大兴德育”的建议书,认为由于“偏重智育”,以致培养的人“热衷于政论”“紊乱社会秩序,终将危及国家”。这种舆论支持了思想保守的内阁首相山乡有朋,在他的主持下,1890年元田永孚和井上毅起草了《关于教育之救语》(简称《教育救语》)全文仅有300余字,却成为臣民精神指引,主宰了日本几代人的头脑和心灵——
朕唯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宪、遵国法。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就是培植带有忠君爱国头脑的、懂得近代知识技能的工具。随后,《教育敕语》被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学校,天天通过课堂灌输国家主义思想。学校在庆祝日、大祭日的庆典上,都要由校长奉读“敕语”,师生必须低头毕恭毕敬地听着。
在日本的近代史上,1868年颁布的《五条誓文》标志着文明开化时代的开端,1890年发布的《教育敕语》则标志着文明开化时代的终结。在两者之间,那场德育论战显然是转折点。
假如在那场德育论战中改革派获胜,那么日本后来的道路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挫折。由于保守派获胜,日本大力推行臣民教育,培养忠君爱国的臣民。日本后来之所以走上侵略亚洲邻国道路,并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教育充当了极端国家主义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鞭的不光彩角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无数盲目愚忠的臣民,比政治家更狂热,是他们和战争罪犯一起把日本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1945年日本战败后,驻日盟军司令部在废除《大日本帝国宪法》之前,先宣布《教育敕语》无效,从此现代公民教育才成为日本德育教育的主题。可是,日本和世界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878年夏天,从皇宫发出的诏敕《教育大旨》,让改革派人士大吃一惊。《教育大旨》严厉指责维新以来的文明开化政策,称它“追逐文明开化之末端,破坏品行,伤害风化者不少”,将来有可能达到“不知君臣父子之大义的地步”,“流弊很多”。《教育大旨》提出,应该以儒教的道德伦理原则纠正流弊,今后“道德之学”要以仁义忠孝之道为主,其他之学可听从各人自学。
在改革派看来,《教育大旨》是对维新以来教育改革的否定。1868年以天皇名义颁布的《五条誓文》宣称:“破旧有之陋习,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千世界,大振皇基。”这两条誓文清晰地表明,日本意识到自己还不具备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条件,渴望学习西方文明。从那时以来,日本的教育主题就是向西方学习。在明治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日本大规模地移植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制度,自由主义道德观的教材成为主流。
另外,《教育大旨》并非出自明治天皇之手,而是宫中侍读元田永孚执笔起草的。元田永孚是宫中侍讲,颇受信赖,成为明治天皇的帝师和私人顾问。他教授天皇帝王学,主张建立以天皇为权力顶端的绝对君主制,极力推进“天皇亲政运动”。这与改革派主张的立宪君主制完全背离,因此伊藤博文等斥责元田永孚的主张是历史的倒退,实行这种主张将导致政治上的混乱。
“天皇亲政运动”被挫败,但是元田永孚因为深得天皇的信任,仍然留在宫中。信念顽固的他将重点转移到教育领域,希望通过在教育上弘扬仁义忠孝,提高国民对天皇的忠诚度,使日本成为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
元田永孚
1878年天皇视察了几所学校,元田永孚趁机起草了《教育大旨》,批判自由主义和启蒙思想,提出公共教育应该以儒教主义的仁义忠孝为中心。他同时还起草了《小学条例二则》,规定今后学校里要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以对儿童有效地灌输仁义忠孝观念。
当时掌握政府实权的伊藤博文坚定地支持文明开化,不愿意看到教育改革被扭转方向。于是,他委托内务大书记官井上毅起草《教育议》一文,上奏天皇,批驳元田永孚的观点。《教育议》指出,品行风俗的败坏不在于文明开化政策,而是维新变革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并非像元田永孚想象得那样肤浅和抽象。为了纠正风俗紊乱,的确需要研究“教育方法”,确立文教政策,但不应该放弃国家的根本政策——文明开化,而“保护旧时的陋习”。
元田永孚立即又写了一篇《教育议附议》,对《教育议》进行反驳。他批评伊藤博文“对圣旨之所在,似未融会”,进一步重申“忽视仁义忠孝”是风俗紊乱的原因,恢复儒教,“读四书五经、尚廉耻、重礼让、笃伦理的教育”是矫正风俗的手段。
当时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纷纷加入这场德育论战。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先后发表《德育如何》《教育余文》两篇文章,站在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驳儒教主义教育论,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国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之上。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同样站在批判儒教主义的立场上,主张德育应追求自发性和自觉性,修身课不应该用语言向学生灌输,背诵忠孝礼义等道德条目的做法不可取。
不过,此时日本保守主义思潮正在兴起,大多数论战者支持元田永孚。思想家、教育家西村茂树主张以儒学为基础,以西学为补充对国民进行教育,“儒教欲废之而不可得,尤其是论孟学庸四者…世界尚无此善良之教训”。国粹主义教育家、思想家杉普重刚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在吸收儒学和洋学的基础上,以日本传统的伦理观为主要内容。东京大学校长加藤弘之提出,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德育应该将儒教、神道、佛教、基督教等内容融合。教育学家能势荣则认为,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从洋学、儒教中选择一种作为教育指针,应该以日本自古以来的伦理观为基础进行教学。
这场德育论战的核心,其实就是教育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改革派主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而保守派坚持要培养盲目愚忠的臣民。要公民,还是要臣民?这是一个影响国家未来道路的关键选择。
保守派最终在这场论战中获胜。因为伊藤博文等作为天皇的官员,不可能去反对忠孝之道,而福泽谕吉等在野人士的话语权也很有限,因此保守派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从此,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开始走向保守,强调“忠君爱国”的国家主义教育风行起来。
1880年12月,日本政府颁布《修正教育令》,否定教育改革中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学校的监督权力。课程设置一律按照文部省颁发的大纲执行,将修身课列为首位,加强德育教育。
1881年文部省把修身课置于各课程之首,并制定《小学教员须知》,要求小学教员懂得“导人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紧要,故教员应特别致力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是“振兴尊王爱国之志气”。教师的言行思想也被划入统制对象,此外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进行干涉,使教学失去了独立性。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又编写了修身课本《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其中充满忠孝仁义的说教。
1889年宪法颁布后,政府内部产生了动摇,尤其是县知事等地方官员有强烈的不安,担心自己治理的地方会因为宪法的颁布而出现各种问题。在内阁地方官会议上,地方官提出了“大兴德育”的建议书,认为由于“偏重智育”,以致培养的人“热衷于政论”“紊乱社会秩序,终将危及国家”。这种舆论支持了思想保守的内阁首相山乡有朋,在他的主持下,1890年元田永孚和井上毅起草了《关于教育之救语》(简称《教育救语》)全文仅有300余字,却成为臣民精神指引,主宰了日本几代人的头脑和心灵——
朕唯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宪、遵国法。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就是培植带有忠君爱国头脑的、懂得近代知识技能的工具。随后,《教育敕语》被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学校,天天通过课堂灌输国家主义思想。学校在庆祝日、大祭日的庆典上,都要由校长奉读“敕语”,师生必须低头毕恭毕敬地听着。
在日本的近代史上,1868年颁布的《五条誓文》标志着文明开化时代的开端,1890年发布的《教育敕语》则标志着文明开化时代的终结。在两者之间,那场德育论战显然是转折点。
假如在那场德育论战中改革派获胜,那么日本后来的道路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挫折。由于保守派获胜,日本大力推行臣民教育,培养忠君爱国的臣民。日本后来之所以走上侵略亚洲邻国道路,并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教育充当了极端国家主义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鞭的不光彩角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无数盲目愚忠的臣民,比政治家更狂热,是他们和战争罪犯一起把日本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1945年日本战败后,驻日盟军司令部在废除《大日本帝国宪法》之前,先宣布《教育敕语》无效,从此现代公民教育才成为日本德育教育的主题。可是,日本和世界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