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德国宝马公司董事长克鲁格在最近的演讲中感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之快,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说,一次在北京吃饭,当他还没拿出信用卡时买单时,一个同事已经将手机掏出来把单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与数字技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他说:“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如此之快,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来中国的原因之一”。
克鲁格说的是实话,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已经远远走在德国前面。当然后面的话也有忽悠的成分:他喜欢来中国,并不因为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先进,而是对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垂涎欲滴。不过,恭维的场面话也是需要的,毕竟是人都爱听。
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不仅走在了德国的前面,同时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今,别说到正规商城购物可以手机支付,就是到了菜市场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下一步,微信和支付宝可能都out了,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开始试点,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全国范围内投入应用。2017年7月8日,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顾客只要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便可以直接进店,扫码完成后闸机门会自动打开,深度结合了物联网技术,包括入口的人脸识别,店内的3d客流统计摄像头,都是在确保用户身份的前提下来监督用户行为。
在智能购物支付领域,马云也并非一枝独秀。深圳首家“人脸识别 无人收银”的24小时智能商店“闪士多”赶在马云无人超市开业之前在坂田云里智能园开店营业。通过人脸识别秒进解锁入店手机,扫码自助结算全过程30秒左右,而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特殊“身份”—防伪系统以保证品质。顾客首次扫码关注成为会员并完成脸部识别后,今后只要“刷脸”,店门便会自动开启。店内没有工作人员,顾客选购完商品进入结算通道,系统能在1秒内读出15件商品的总价格,顾客通过手机完成支付,整个流程比常规购物要节约一半以上时间。
智能支付在中国这边争奇斗艳,风景独好,而遥远的德国却几乎毫无动静。无论是超市购物还是餐馆用餐,德国依然停留在现金和信用卡阶段。2016年曾有一项调查显示,每4个德国人当中只有一人曾经扫过二维码,只有不到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或者有时候会使用到二维码。
如果说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是赢家和强者的话,在信息时代只能说一条腿踏进了大门。作为一个制造业强国,人才济济,而且也不缺研发资金,可为何在智能支付领域落伍了呢?
首先是安全考虑。多数德国人基于安全因素而放弃手机支付,这样的顾虑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担心被骗。由于缺乏对移动支付技术的了解,担心支付错误,不小心付多了或付给别的商家,钱拿不回来。或者害怕被别人盗刷,认为还是用现金最保险。用储蓄卡或信用卡支付也相对好些,毕竟有银行作为背书。而移动支付系统要通过一个非银行机构转移支付,保险系数就小了很多。很多德国人害怕网络诈骗、数据偷窃等,而且目前市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标准,导致人们对于移动支付不信任。虽然近几年移动支付开始慢慢进入德国支付市场,使用扫码支付有更多的便利,他们的内心还是不以为然的。对德国人来说,便利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可靠安全。
第二个层面是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恐惧。德国是世界上对数据和隐私立法最严的国家之一,公民的数据得到严格保护。例如,两年前德国慕尼黑市政府计划在市中心增设监视器,结果遭到市民的激烈反对,认为这样是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剥夺他们的自由。于是,市民们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这项计划,结果市政府只能作罢。其实像慕尼黑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在市中心的监视器也寥寥无几。大多数街头都不设监控。例如,两年前在慕尼黑市最大的购物中心发生枪击案,由于周围没有监控,警方无法确定作案者数量和逃避的路线。德国其它城市也一样,德国第二电视台有个追踪犯罪分子的频道,许多嫌疑犯就在各城市内抢劫作案。正因为没设监控,所以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当然德国是个非常安全的国家,极少数犯罪分子存在也在所难免。
政府对数据的严格保护其实反应了民众的诉求。可以说,德国人的数据和隐私保护意识十分强烈,全民皆言隐私保护,这个说法并不为过。因此,德国普通消费者对手机支付抱有深深的不信任。他们担心:“在台前那么多人排队,后面的人可以看到我的手机,用手机怎么支付?而手机里有我的各种信息,超市会不会通过手机骗取我的数据?”不少人表示,“我很希望在个人隐私方面能获得更强有力的保护。眼下大家的确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如何被处置、有没有提交给第三方或者透露给了谁。过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个人信息被透露或者提交给其他方有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而且在使用一些社交媒体的时候,人们经常不得不勾选一些同意个人信息被获取的内容。巴登-符腾堡一所高校教授会计专业的教授希尔(ludwig hierl)说:顾客往往将(支付)安全当作最为重要的理由。笔者曾与德国人交流过,发觉很多德国人担心移动支付会泄露自己的隐私,担心数据安全,不愿意牺牲个人信息来完成快速支付。
第三个层面是对超级信息利维坦的警惕。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一个机构拥有了个人的各种数据,个人在机构面前简直如同裸体一样。商家:“先生,今天你该给夫人订蛋糕了。”“先生,今天是你的生日,您还是预订巴伐利亚小牛排吗?”听起来是不是很温馨?但想起来就后怕,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这还不算啥,更恐怖的还在后面:“您夫人最喜欢的冰巧克力蛋糕,需要预定一个吗?”“今晚来的五位客人,其中一个不吃牛排,他是素食主义者,她喜欢烤奶酪。您要不要提前给他预定一份?”
如果说商家获取信息只是为了更好的营销,这倒也罢了。如果政府全面控制了信息,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个人的基本情况、性格、夫妻隐私、每天的活动无不了如指掌。此外,个人的政治倾向、准备给哪个党派投票等都一清二楚,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根据掌握的信息施加微妙的影响。因此,与其说德国人对现金偏爱,还不如说是一种不合作行为,是对个人隐私和政府角色的担心。基于此,德国人谨慎对待个人隐私和信息,对移动支付抱有不信任的态度。
其次是消费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日耳曼人相对保守,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比较慢。例如,互联网在美国出现,他们并不马上跟进,而是埋头于工业制造,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至于先进的支付系统,德国人更不羡慕了。一位德国朋友的话很有代表性:“支付快慢有什么关系?难道支付快就能给我带来更大的价值?”德国人认为,挣钱快可能是好事,但支付快不一定是好事。因此,德国消费者至今还喜欢用现金或者普通储蓄卡消费。德国联邦银行(央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德国消费者仍青睐现金支付,在每年约200亿笔的零售交易中,约四分之三为现金支付。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德国消费者表示无法想象放弃现金。不过,尝试无现金支付的德国人越来越多,大约三分之一的德国消费者至少使用过一次数字支付。德国媒体也承认,与中国相比,在移动支付领域里,德国已经远远落后了。这主要与消费习惯有关,因此在移动支付领域,德国还远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普及程度。
再次是商家对法律的畏惧。利用手机支付,好处是会得到大量客户的数据,坏处是,一旦数据有意或无意被泄露,对商家而言将是万劫不复的灾难:德国有比较完善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联邦数据保护法》。德国于1978 年出台了《联邦数据保护法》,确立了数据保护的规则和框架。德国数据保护源于德国宪法关于保护公民相互之间沟通隐私性的要求,包括确保信件和通讯的隐私。如果出现数据被泄露的情况,商家轻则被罚款,重则法人要坐牢。随着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应用,例如远程媒体的出现,德国又制定了《远程媒体法》。德国以《联邦数据保护法》为基础,每个州也制定了本州的《数据保护法》。这些法规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法律体系,规范着德国的数据保护工作。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即将生效。按照该条例,包括凯发k8官方首页的联系方式、汽车牌照、医疗健康数据等在内的个人信息如何被处理方面将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而数据处理方则需要遵守更多、更严格的规定。德国数据保护协会负责人提洛·魏谢特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条例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够被收集或者处理。“毋庸置疑的是,欧盟新条例在推动数据保护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违规情况的惩罚力度之大恐怕会让大企业也难以承受,罚款金额从现在的最高30万欧元增加到了公司全球年营业额的4%。
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德国不断推出新法,让很多企业难以跟上步伐,一不小心就会遭到起诉,google,facebook,amazon这些巨无霸企业也会时不时受到罚款。笔者的一个朋友是一家提供网络营销软件的拥有者,他们是德国同类产品的领头企业。他说,尽管美国企业在技术领域常常领先一步,但他们却跟不上德国对数据保护的步伐,最终让美国企业很难立足德国市场。
当然,德国政府采取严格的举措,目的是逼迫德国企业建立良好、合法的客户数据和隐私保护壁磊,也是向广大民众和消费者推广宣传正确的个人保护措施。尽管德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广全面的数字化进程,但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无疑又会让这一进程受到阻碍。不过,这也符合德意志民族的一贯风格,不管是利用核能、面对转基因农业,他们均会考虑到方方面面,顾及其中的不利因素和潜在的风险。
除此之外,制约德国手机支付的因素还有:不熟悉相关操作,不了解运作方式,和其他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比无优势,操作过于复杂,商家不支持此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手机不支持近场通讯技术等。
不过,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被德国人接受是迟早的事情。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已经踏入德国,其中支付宝捷足先登。欧洲至今有一万家零售商引进了支付宝,其中超过两千家在德国,主要商家是罗斯曼(rossmann)连锁超市。此外,深受中国人喜欢的厨具制造商福腾宝(wmf),慕尼黑贝克(ludwig beck)百货商店以及慕尼黑机场也可以用支付宝付款。当然,这一项举措主要是针对中国游客而不是当地的德国人。
德国宝马公司董事长克鲁格在最近的演讲中感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之快,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说,一次在北京吃饭,当他还没拿出信用卡时买单时,一个同事已经将手机掏出来把单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与数字技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他说:“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如此之快,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来中国的原因之一”。
克鲁格说的是实话,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已经远远走在德国前面。当然后面的话也有忽悠的成分:他喜欢来中国,并不因为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先进,而是对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垂涎欲滴。不过,恭维的场面话也是需要的,毕竟是人都爱听。
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不仅走在了德国的前面,同时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今,别说到正规商城购物可以手机支付,就是到了菜市场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下一步,微信和支付宝可能都out了,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开始试点,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全国范围内投入应用。2017年7月8日,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顾客只要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便可以直接进店,扫码完成后闸机门会自动打开,深度结合了物联网技术,包括入口的人脸识别,店内的3d客流统计摄像头,都是在确保用户身份的前提下来监督用户行为。
在智能购物支付领域,马云也并非一枝独秀。深圳首家“人脸识别 无人收银”的24小时智能商店“闪士多”赶在马云无人超市开业之前在坂田云里智能园开店营业。通过人脸识别秒进解锁入店手机,扫码自助结算全过程30秒左右,而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特殊“身份”—防伪系统以保证品质。顾客首次扫码关注成为会员并完成脸部识别后,今后只要“刷脸”,店门便会自动开启。店内没有工作人员,顾客选购完商品进入结算通道,系统能在1秒内读出15件商品的总价格,顾客通过手机完成支付,整个流程比常规购物要节约一半以上时间。
智能支付在中国这边争奇斗艳,风景独好,而遥远的德国却几乎毫无动静。无论是超市购物还是餐馆用餐,德国依然停留在现金和信用卡阶段。2016年曾有一项调查显示,每4个德国人当中只有一人曾经扫过二维码,只有不到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或者有时候会使用到二维码。
如果说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是赢家和强者的话,在信息时代只能说一条腿踏进了大门。作为一个制造业强国,人才济济,而且也不缺研发资金,可为何在智能支付领域落伍了呢?
首先是安全考虑。多数德国人基于安全因素而放弃手机支付,这样的顾虑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担心被骗。由于缺乏对移动支付技术的了解,担心支付错误,不小心付多了或付给别的商家,钱拿不回来。或者害怕被别人盗刷,认为还是用现金最保险。用储蓄卡或信用卡支付也相对好些,毕竟有银行作为背书。而移动支付系统要通过一个非银行机构转移支付,保险系数就小了很多。很多德国人害怕网络诈骗、数据偷窃等,而且目前市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标准,导致人们对于移动支付不信任。虽然近几年移动支付开始慢慢进入德国支付市场,使用扫码支付有更多的便利,他们的内心还是不以为然的。对德国人来说,便利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可靠安全。
第二个层面是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恐惧。德国是世界上对数据和隐私立法最严的国家之一,公民的数据得到严格保护。例如,两年前德国慕尼黑市政府计划在市中心增设监视器,结果遭到市民的激烈反对,认为这样是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剥夺他们的自由。于是,市民们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这项计划,结果市政府只能作罢。其实像慕尼黑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在市中心的监视器也寥寥无几。大多数街头都不设监控。例如,两年前在慕尼黑市最大的购物中心发生枪击案,由于周围没有监控,警方无法确定作案者数量和逃避的路线。德国其它城市也一样,德国第二电视台有个追踪犯罪分子的频道,许多嫌疑犯就在各城市内抢劫作案。正因为没设监控,所以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当然德国是个非常安全的国家,极少数犯罪分子存在也在所难免。
政府对数据的严格保护其实反应了民众的诉求。可以说,德国人的数据和隐私保护意识十分强烈,全民皆言隐私保护,这个说法并不为过。因此,德国普通消费者对手机支付抱有深深的不信任。他们担心:“在台前那么多人排队,后面的人可以看到我的手机,用手机怎么支付?而手机里有我的各种信息,超市会不会通过手机骗取我的数据?”不少人表示,“我很希望在个人隐私方面能获得更强有力的保护。眼下大家的确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如何被处置、有没有提交给第三方或者透露给了谁。过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个人信息被透露或者提交给其他方有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而且在使用一些社交媒体的时候,人们经常不得不勾选一些同意个人信息被获取的内容。巴登-符腾堡一所高校教授会计专业的教授希尔(ludwig hierl)说:顾客往往将(支付)安全当作最为重要的理由。笔者曾与德国人交流过,发觉很多德国人担心移动支付会泄露自己的隐私,担心数据安全,不愿意牺牲个人信息来完成快速支付。
第三个层面是对超级信息利维坦的警惕。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一个机构拥有了个人的各种数据,个人在机构面前简直如同裸体一样。商家:“先生,今天你该给夫人订蛋糕了。”“先生,今天是你的生日,您还是预订巴伐利亚小牛排吗?”听起来是不是很温馨?但想起来就后怕,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这还不算啥,更恐怖的还在后面:“您夫人最喜欢的冰巧克力蛋糕,需要预定一个吗?”“今晚来的五位客人,其中一个不吃牛排,他是素食主义者,她喜欢烤奶酪。您要不要提前给他预定一份?”
如果说商家获取信息只是为了更好的营销,这倒也罢了。如果政府全面控制了信息,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个人的基本情况、性格、夫妻隐私、每天的活动无不了如指掌。此外,个人的政治倾向、准备给哪个党派投票等都一清二楚,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根据掌握的信息施加微妙的影响。因此,与其说德国人对现金偏爱,还不如说是一种不合作行为,是对个人隐私和政府角色的担心。基于此,德国人谨慎对待个人隐私和信息,对移动支付抱有不信任的态度。
其次是消费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日耳曼人相对保守,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比较慢。例如,互联网在美国出现,他们并不马上跟进,而是埋头于工业制造,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至于先进的支付系统,德国人更不羡慕了。一位德国朋友的话很有代表性:“支付快慢有什么关系?难道支付快就能给我带来更大的价值?”德国人认为,挣钱快可能是好事,但支付快不一定是好事。因此,德国消费者至今还喜欢用现金或者普通储蓄卡消费。德国联邦银行(央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德国消费者仍青睐现金支付,在每年约200亿笔的零售交易中,约四分之三为现金支付。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德国消费者表示无法想象放弃现金。不过,尝试无现金支付的德国人越来越多,大约三分之一的德国消费者至少使用过一次数字支付。德国媒体也承认,与中国相比,在移动支付领域里,德国已经远远落后了。这主要与消费习惯有关,因此在移动支付领域,德国还远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普及程度。
再次是商家对法律的畏惧。利用手机支付,好处是会得到大量客户的数据,坏处是,一旦数据有意或无意被泄露,对商家而言将是万劫不复的灾难:德国有比较完善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联邦数据保护法》。德国于1978 年出台了《联邦数据保护法》,确立了数据保护的规则和框架。德国数据保护源于德国宪法关于保护公民相互之间沟通隐私性的要求,包括确保信件和通讯的隐私。如果出现数据被泄露的情况,商家轻则被罚款,重则法人要坐牢。随着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应用,例如远程媒体的出现,德国又制定了《远程媒体法》。德国以《联邦数据保护法》为基础,每个州也制定了本州的《数据保护法》。这些法规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法律体系,规范着德国的数据保护工作。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即将生效。按照该条例,包括凯发k8官方首页的联系方式、汽车牌照、医疗健康数据等在内的个人信息如何被处理方面将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而数据处理方则需要遵守更多、更严格的规定。德国数据保护协会负责人提洛·魏谢特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条例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够被收集或者处理。“毋庸置疑的是,欧盟新条例在推动数据保护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违规情况的惩罚力度之大恐怕会让大企业也难以承受,罚款金额从现在的最高30万欧元增加到了公司全球年营业额的4%。
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德国不断推出新法,让很多企业难以跟上步伐,一不小心就会遭到起诉,google,facebook,amazon这些巨无霸企业也会时不时受到罚款。笔者的一个朋友是一家提供网络营销软件的拥有者,他们是德国同类产品的领头企业。他说,尽管美国企业在技术领域常常领先一步,但他们却跟不上德国对数据保护的步伐,最终让美国企业很难立足德国市场。
当然,德国政府采取严格的举措,目的是逼迫德国企业建立良好、合法的客户数据和隐私保护壁磊,也是向广大民众和消费者推广宣传正确的个人保护措施。尽管德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广全面的数字化进程,但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无疑又会让这一进程受到阻碍。不过,这也符合德意志民族的一贯风格,不管是利用核能、面对转基因农业,他们均会考虑到方方面面,顾及其中的不利因素和潜在的风险。
除此之外,制约德国手机支付的因素还有:不熟悉相关操作,不了解运作方式,和其他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比无优势,操作过于复杂,商家不支持此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手机不支持近场通讯技术等。
不过,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被德国人接受是迟早的事情。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已经踏入德国,其中支付宝捷足先登。欧洲至今有一万家零售商引进了支付宝,其中超过两千家在德国,主要商家是罗斯曼(rossmann)连锁超市。此外,深受中国人喜欢的厨具制造商福腾宝(wmf),慕尼黑贝克(ludwig beck)百货商店以及慕尼黑机场也可以用支付宝付款。当然,这一项举措主要是针对中国游客而不是当地的德国人。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