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
当前位置:凯发k8官方首页-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 大国字号: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凯发k8官方首页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
2020-11-16 17:03:05
来源:《信报》 作者: 关愚谦
关键词:德国 点击: 次 我要评论
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远远超过西方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惜,“无产阶级革命论”把这些“忠孝仁爱”都打入冷宫……

   “中国制造”之堪忧

  北德的秋天变化多端,而今年的秋天,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温暖如春。利用这个机会,我和妻子珮春来岳母家小住,简直像度假一样,空气好,吃得好,暂时放下了忙碌,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日子。尽管西方财政发生危机,人人自危,但生活在这个富有的北德小城的人们,依然愉快和宁静。

  巴德奥斯德罗镇离汉堡45公里,只有两万五千多人口,被森林田野围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内的货品、食品,应有尽有。为了练气功,我专门在上海录了一张打太极的cd片,在该镇电器行买了一个黑色的微型扩音器,小巧玲珑,甚至可以放在上衣口袋里。回家打开一看,竟是 made in china。可见,中国产品之渗透力有多大了。遗憾的是,没两天,它就出现沙沙声......

  岳母甩甩手说,瞧,这就是中国产品,价廉质差。

  的确如此,中国工业产品往往就是缺最后一口气,到生产最后一道关,质量就下降。这种坏名声传出去了,不知要等多少年才能补救回来。

  珮春的母亲

  我最喜欢的是岳母家的大花园,非常辽阔,大概有一千平方米吧。后花园种花栽树,前花园则是绿茸茸一片的草地,修剪得平坦齐整。这当然不是她老人家的功劳,她已经89岁高龄了,一个人住在这所哥特式建筑的两层楼房里,全靠每周来一次的花匠帮忙管理。

  别看岳母高龄,每天楼上楼下的跑,腿脚灵便,脑子还清楚异常,和我谈起历史、文学来,说得头头是道。她为人善良大方,非要把她的主卧室腾出来给我们住,还替我们准备早饭,我如果拒绝她的盛情,她会很生气,认为我嫌她老了。典型的北欧人性格。

  怪不得珮春那么贤惠,从妈妈身上得到不少遗传。

u=318380855,3517521026&fm=26&gp=0.jpg

关愚谦

  德国的退休保险可圈可点

  也许一些读者会联想,一个老人能住这么大的宅院,一定很富有吧。其实则不然。我们在亚洲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德国老人到处旅行,花费可观,这主要是他们的退休金有保障,老人们的收入一般都不错,这就是所谓的德国的社会养老制度的优越性吧!

  就以岳母为例。岳父生前在德国银行做总监,是靠拿固定工资生活的。丈夫逝世,女儿们已经成家立业,但她仍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丈夫相当高的退休金的百分之六十,直到辞世;再加上她自己的退休金,等于拿双薪,房子又是自己的,晚年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美国许多退休老人都嫉妒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呢!

  参观公墓是一种乐趣

  我特别喜欢去逛的一个地方,恰恰是一般中国人不太想去的,那就是公墓。确实,有的欧洲人把逛公墓当作一种嗜好。

  在德国,几乎每一个城镇或者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个或多个墓地群,有的比较简单,没什么可看的,有的却像一个大公园,甚至比大公园还大得多。

  就以汉堡市的乌尔斯多夫大公墓来说吧,它算是欧洲数一数二的了,是汉堡一个著名的游览点。它的最大特点是古木参天,布局和祥,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墓地。尤其秋天降临后,树叶颜色各式各样,无奇不有,极为美丽壮观。

  由于乌尔斯多夫公墓面积非常大,它就像迷魂阵那样,必须驾车欣赏才行。如果没有路标,就是转一天,你都很难找到出口。在这个公墓里,还有专门为汉堡华人设置的一大块墓场,有些碑文还刻上汉字,引来不少观客。

  公墓也有一块地方是专门给没有后辈的辞世者准备的,此为无名墓地。

  只出租不出售

  德国的公墓一般都设在教堂的附近,由教堂收费管理。只要一个家庭,每年按使用土地面积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租到一块墓地,有员工为你打理。有的富裕家庭一次付二十年甚至还要更长的租地费,教堂就有义务为租者长期保留。公墓只租不卖,但可以延期,直到该墓地已无后人照管时,才把它收回。

  珮春和我常常陪岳母来巴德奥斯德罗镇的公园墓地,祭悼她的母亲和丈夫。这个地方特别的安静,高大的树木和丛林几乎把陵墓都遮挡住了,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到此处,很难会想像这里是公墓。

  岳母伤感地对我说,她在这里住了近60年,这个小镇她所认识的人,在这里躺着的,比现在活着的还多。她经常把我带到其它的墓碑前絮絮叨叨,这是她的隔壁邻居,这是女儿同学的父母……从石碑的记载,我发现,德国人并不全都活得很长。有的30几岁,有的40几岁,有的50或60岁就告辞世界。有些碑墓造得非常漂亮,说明该家庭相当富有,有的预留了很大块的地方给后人。

  我很喜欢听岳母讲述逝者们的家庭史,讲悲欢离合的情节,它能使我在今后的写作中增添色彩。令我动情的是,几乎每一个石碑前面都种着鲜花,说明后人经常都来照看。岳母虽然年纪大,也每个星期来一次,浇浇水,种种花,把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以纪念她逝去的亲人。

  每当我走进这个公墓花园,总是感慨万千。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远远超过西方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惜,“无产阶级革命论”把这些“忠孝仁爱”都打入冷宫……我的最慈爱的母亲,曾经,连一块墓地都没有,罪过啊!如今,幸好我和儿子已经在上海最好的、最清静的地方,为她老人家找到了一个“家”,用以安放她生前用过的一些旧物,也安放我们对她的思念。

责任编辑:花满楼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

2020-11-16 17:03:05
来源:《信报》 作者: 关愚谦
关键词:德国 我要评论
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远远超过西方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惜,“无产阶级革命论”把这些“忠孝仁爱”都打入冷宫……

   “中国制造”之堪忧

  北德的秋天变化多端,而今年的秋天,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温暖如春。利用这个机会,我和妻子珮春来岳母家小住,简直像度假一样,空气好,吃得好,暂时放下了忙碌,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日子。尽管西方财政发生危机,人人自危,但生活在这个富有的北德小城的人们,依然愉快和宁静。

  巴德奥斯德罗镇离汉堡45公里,只有两万五千多人口,被森林田野围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内的货品、食品,应有尽有。为了练气功,我专门在上海录了一张打太极的cd片,在该镇电器行买了一个黑色的微型扩音器,小巧玲珑,甚至可以放在上衣口袋里。回家打开一看,竟是 made in china。可见,中国产品之渗透力有多大了。遗憾的是,没两天,它就出现沙沙声......

  岳母甩甩手说,瞧,这就是中国产品,价廉质差。

  的确如此,中国工业产品往往就是缺最后一口气,到生产最后一道关,质量就下降。这种坏名声传出去了,不知要等多少年才能补救回来。

  珮春的母亲

  我最喜欢的是岳母家的大花园,非常辽阔,大概有一千平方米吧。后花园种花栽树,前花园则是绿茸茸一片的草地,修剪得平坦齐整。这当然不是她老人家的功劳,她已经89岁高龄了,一个人住在这所哥特式建筑的两层楼房里,全靠每周来一次的花匠帮忙管理。

  别看岳母高龄,每天楼上楼下的跑,腿脚灵便,脑子还清楚异常,和我谈起历史、文学来,说得头头是道。她为人善良大方,非要把她的主卧室腾出来给我们住,还替我们准备早饭,我如果拒绝她的盛情,她会很生气,认为我嫌她老了。典型的北欧人性格。

  怪不得珮春那么贤惠,从妈妈身上得到不少遗传。

u=318380855,3517521026&fm=26&gp=0.jpg

关愚谦

  德国的退休保险可圈可点

  也许一些读者会联想,一个老人能住这么大的宅院,一定很富有吧。其实则不然。我们在亚洲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德国老人到处旅行,花费可观,这主要是他们的退休金有保障,老人们的收入一般都不错,这就是所谓的德国的社会养老制度的优越性吧!

  就以岳母为例。岳父生前在德国银行做总监,是靠拿固定工资生活的。丈夫逝世,女儿们已经成家立业,但她仍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丈夫相当高的退休金的百分之六十,直到辞世;再加上她自己的退休金,等于拿双薪,房子又是自己的,晚年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美国许多退休老人都嫉妒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呢!

  参观公墓是一种乐趣

  我特别喜欢去逛的一个地方,恰恰是一般中国人不太想去的,那就是公墓。确实,有的欧洲人把逛公墓当作一种嗜好。

  在德国,几乎每一个城镇或者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个或多个墓地群,有的比较简单,没什么可看的,有的却像一个大公园,甚至比大公园还大得多。

  就以汉堡市的乌尔斯多夫大公墓来说吧,它算是欧洲数一数二的了,是汉堡一个著名的游览点。它的最大特点是古木参天,布局和祥,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墓地。尤其秋天降临后,树叶颜色各式各样,无奇不有,极为美丽壮观。

  由于乌尔斯多夫公墓面积非常大,它就像迷魂阵那样,必须驾车欣赏才行。如果没有路标,就是转一天,你都很难找到出口。在这个公墓里,还有专门为汉堡华人设置的一大块墓场,有些碑文还刻上汉字,引来不少观客。

  公墓也有一块地方是专门给没有后辈的辞世者准备的,此为无名墓地。

  只出租不出售

  德国的公墓一般都设在教堂的附近,由教堂收费管理。只要一个家庭,每年按使用土地面积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租到一块墓地,有员工为你打理。有的富裕家庭一次付二十年甚至还要更长的租地费,教堂就有义务为租者长期保留。公墓只租不卖,但可以延期,直到该墓地已无后人照管时,才把它收回。

  珮春和我常常陪岳母来巴德奥斯德罗镇的公园墓地,祭悼她的母亲和丈夫。这个地方特别的安静,高大的树木和丛林几乎把陵墓都遮挡住了,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到此处,很难会想像这里是公墓。

  岳母伤感地对我说,她在这里住了近60年,这个小镇她所认识的人,在这里躺着的,比现在活着的还多。她经常把我带到其它的墓碑前絮絮叨叨,这是她的隔壁邻居,这是女儿同学的父母……从石碑的记载,我发现,德国人并不全都活得很长。有的30几岁,有的40几岁,有的50或60岁就告辞世界。有些碑墓造得非常漂亮,说明该家庭相当富有,有的预留了很大块的地方给后人。

  我很喜欢听岳母讲述逝者们的家庭史,讲悲欢离合的情节,它能使我在今后的写作中增添色彩。令我动情的是,几乎每一个石碑前面都种着鲜花,说明后人经常都来照看。岳母虽然年纪大,也每个星期来一次,浇浇水,种种花,把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以纪念她逝去的亲人。

  每当我走进这个公墓花园,总是感慨万千。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远远超过西方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惜,“无产阶级革命论”把这些“忠孝仁爱”都打入冷宫……我的最慈爱的母亲,曾经,连一块墓地都没有,罪过啊!如今,幸好我和儿子已经在上海最好的、最清静的地方,为她老人家找到了一个“家”,用以安放她生前用过的一些旧物,也安放我们对她的思念。

责任编辑:花满楼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