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
当前位置:凯发k8官方首页-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 经济字号: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凯发k8官方首页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
2017-10-20 11:28:26
来源:宣讲家 作者: 胡仕胜
关键词:中印关系 点击: 次 我要评论
贸易问题也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要通过不断发展来解决。贸易问题是中印关系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其实质就是贸易失衡问题,也就是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迅速增大。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度自身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的。

  “数字印度”,就是要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目标是到2019年实现25万个村庄通网络,并将创造超过1亿个就业岗位。这一领域的改革,类似于中国的“互联网 ”。

  2014年6月,莫迪总理公开宣称要在印度全国建造100座“智能城市”。此项计划约需1.2万亿美元,所以他希望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前往投资。这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在智能城市建设上是非常领先的,无论是电子支付,还是共享技术,都十分发达。

  另外,在“大兴基建”方面,我之前也提到两国之间的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无与伦比、价廉物美的。比如印度要发展铁路,印度的铁路速度太低了,所以即便是在提速这一项上就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还有车站的改造。印度有3万座火车站都很老旧。如果这3万座火车站要进入现在高速发展的物流时代的话,就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莫迪政府的想法是要把所有的火车站改造成商务功能非常强的一体化、多功能火车站。第一批被纳入商业化改造的火车站有400座,每座火车站的商业化改造需要500万美元左右。这需要一大笔投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再比如印度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大概有50多座,要在其中的50座城市修建地铁,而中国在地铁建设方面的竞争力是非常明显的,除了铁路、地铁,还有公路。目前,印度具有标准的封闭式高速公路约1000公里,而中国呢,封闭式高速公路有12万公里。所以说,中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上的经验和技术是十分丰富和成熟的。印度电力短缺,中国的电力产品设备质量都非常棒。

  莫迪还有一个更大的雄心计划,就是要逐步推动城镇化。1984年,中印两国的城镇化水平差不多,中国的城镇化率是24.2%,印度是24.8%印度比我们还要高一些。但是现在呢?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6.7%。印度只有33.1%,二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中国发展得确实很快。莫迪上台之后,他要改变印度,也要追赶中国。所以他计划到2050年,将7亿印度人转变成为市民,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关于中印之间的贸易前景,我们不能把双边的经济关系只停留在双方的商品往来上,而应该加上相互投资,把双边贸易关系扩大为经贸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形成更多的互补,不光是领域的拓展,还要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双方的合作方式也是多样的。

  莫迪上台之后,刺激了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竞争,这对中国来说商机无限。中印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做生意、建立更多兄弟城市,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所以说,未来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应该更加顺畅。虽然贸易失衡不太可能在近期解决,但是印度政府和领导人应该对贸易失衡抱着更加包容的、建设性的、长远的态度来看待,让解决贸易失衡成为两国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巨大动力。有关中印关系中的贸易问题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

2017-10-20 11:28:26
来源:宣讲家 作者: 胡仕胜
贸易问题也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要通过不断发展来解决。贸易问题是中印关系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其实质就是贸易失衡问题,也就是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迅速增大。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度自身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的。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贸易问题。

  在中印之间,贸易问题正在迅速形成一个干扰因素。而贸易问题的实质,就是贸易失衡问题。贸易失衡问题主要是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的迅速增大。尤其是2006年以来,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印中贸易逆差相当于如果中国从印度进口1美元的产品,那么印度可能要从中国要进口5美元甚至6美元的产品。这样严重的贸易失衡已经成为中印关系中的新的干扰因素。但是我认为,与其他干扰因素——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第三方因素等相比,贸易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也就是说,印度对华贸易失衡的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是印度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的结果。面对这样的问题,要通过两国的改革,尤其是通过对两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加以解决。

  中印贸易关系具体体现为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双边贸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这是一个总体特点;第二个特点是贸易的互补性;第三个特点,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贸易失衡问题,包括怎样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结构性矛盾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的,等等;第四个特点是印度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第五个特点是中印经贸关系的前景如何。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人口大国,又都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未来的前景依然看好。随着两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未来的互补性会更强,尤其是随着印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双边贸易趋于平衡的态势会比较明显。

  1中印双边贸易平稳增长

  实际上,中国和印度大规模的改革几乎是同时起步的。中国的大规模改革,尤其是城镇化的建设,是在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大规模启动的,改革内容包括城镇化步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全方位的产业经济开放等。而印度也在1991年左右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放弃了计划经济,放弃了严重影响印度经济活力的许可证制度。从这个角度上说,两国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工业化推进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开始的。而正是由于改革的同步进行,使得两国的贸易在冷战结束之后呈现非常迅速的发展态势。

  比如在1992年,也就是两国城镇化改革的初始阶段,双边贸易只有3.39亿美元,十年之后,到了2002年,双边贸易就增加到49.46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仍然和两国的市场规模、人口规模并不相称,但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增加了十多倍。到了2012年,双边贸易进一步增加到664.75亿美元,较20年前增加了近200倍,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而且从2001-2011年间,两国的贸易往来年均增速达到36.28%。如此的双边贸易发展速度,在中国和印度的对外双边关系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受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基本呈现原地踏步的态势。2011年,中印双边贸易达到峰值——739.09亿美金,而在此前后的几年间,双边贸易一直在600-700亿美元之间徘徊。当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减弱,尤其是随着两国经济调整的不断加快,未来双边贸易的发展可能还会进一步向前推进。

  从2007年开始,中国就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从中国的进口量比排在中国之后的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的三国总和还要多,这就是双边贸易发展的结果。

  之所以双边贸易有了稳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改革所决定的。中印两国不仅在城镇化、工业化改革方面几乎同步进行,而且在之前的其他领域的改革,比如在农业领域、社会层面的改革等,都为后来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改革作了巨大的铺垫。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改革至少有三波。第一波是1978年开启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三农”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释放出大量的农民工劳动力。期间,乡镇企业迎来大发展,为后来的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市场经验,增加了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尤其是劳动力储备。

  第二波是1992年开启的城市经济改革,通过“三来一补”使中国经济一路狂奔。所谓“三来一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农村有了剩余劳动力,加上乡镇企业的机电,再加上城市改革的政策优惠等,让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第三波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深度融入全球化和国际产业链,中国经济又迎来十年的大发展。gdp从1万亿美元升至10万亿美元,美国用了31年的时间,而中国只用了14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制造业大国和强国,成为商品贸易强国,也必然会带动中印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从印度方面来讲,印度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比如印度的农业改革是比较早的,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推进农业改革、土地改革。印度在土地所有制方面,私有制的经济属性比较强。因为印度是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所以保留了大量的私有经济成分。虽然尼赫鲁政府推行了资本主义混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政策,但是其土地的私有属性很难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后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所以说印度的土地改革是一个温和的土地改革而不是像中国的土地改革那样,是非常彻底的。

  除此以外,印度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农业改革。比如绿色革命,包括粮种的推广,灌溉设施面积的扩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过去,印度是一个粮食短缺的国家,而到了1995年,经过30年的努力,印度已经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是也带来了消极的后果,包括粮食产量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速,以及环境污染、土地板结、地下水位下降等。所以到了本世纪初,印度又进行了第二次,以推进可持续化的农业发展为目标,包括重建灌溉体系、土地与水资源保护等,同时提升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开发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供应链、加工链等。除了以上,印度在上世纪70年代还开始了白色革命,也就是牛奶革命。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还有蓝色,也就是发展海洋经济。彩色是从9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发展园艺业。

  总之,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一系列农林牧副渔的改革,印度在农业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一个粮食短缺国变成粮食出口国。但是印度的农村改革与中国的农村改革又是不同的。中国的农村改革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释放了3-4亿的剩余劳动力,为后来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劳动力储备,而印度的农村改革并没有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工业方面,印度也先后进行了三波改革。

  第一波是在80年代中期,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号召推进电子革命,让印度一步迈入工业化时代。我把这次改革叫做有限度的改革,因为它是就某一具体领域的改革。到了90年代,印度正式启动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改革计划经济,放弃许可制。印度的许可制是非常厉害的,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比如一个工厂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多少产品,厂址设在哪儿,增加多少招工规模等,都要打报告由官僚机构来批准。这样的许可制制度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1991年,印度遭遇外汇危机,整个外汇储备仅够支撑1-2周的进口量所以国家只能把大量的黄金典押换取必需品的进口。这就迫使国大政府的经济学家曼莫汉·辛格进行经济改革。1991年的经济改革一直持续到2013年国大下台。当然,这期间还有其他party派执政,但经济改革依然在陆陆续续地推进。

  2014年,现任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推行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我们称之为莫迪新政。这一系列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出口能力,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这一系列改革,也确实增加了印度的出口能力以及和全球经济的对接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也是两国都在推进的改革就是出台鼓励进出口的相关政策。这实际上既加速了两国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也为两国经济的日益密切互动创造了条件。中印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所以随着两国进一步取消关税、取消一系列进出口政策限制,两国的双边贸易迎来了大发展。

  2中印贸易互补性突出

  中印两国的贸易有非常明显的互补性。总的特点就是一“硬”一“软”。

  印度在“软”的方面比较强,比如it业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还有服务业、制药业、汽车零配件、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比较明显。

  而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在“硬”的方面。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出口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低附加值的产品越来越少,高附加值的产品越来越多,像机械、运输设备、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在这些领域,中国拥有较强的优势。

  中印贸易的互补性有四个特点。

  1.两国商品贸易品种相对狭窄、单一

  从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来看,前五大类常年占到双边进出口总值的六成甚至七成。例如在本世纪的前十年间,中国对印出口的前五大类产品占对印出口总量的61.9%-67.48%,到了2010年甚至上升至71%。同样,在印度对华出口的产品中,前五大类产品占到总体贸易的六成以上,2010年和2011年则分别达到了77.87%和68.46%。这就意味着双边贸易的产品相对是比较集中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印度对华的铁矿砂出口。2008年的时候,印度对华出口中,铁矿砂的比重占到了70%。当年,中印双边贸易额是518.44亿美元,其中印度对华出口是202.59亿美元,仅铁矿砂就有143亿美元。由此可见双方之间的贸易品种是相对比较集中和单一的。

  从2015年的双边贸易结构来看,印度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棉花,将近20亿美元,其次就是铜和铜制品,是12.7亿美元,然后是有机化学品9.7亿美元、铁矿砂6.66亿美元、建筑材料6.4亿美元、矿物燃料5.7亿美元。印度对华出口总量的50%基本上是以粗加工和原材料为主的,而且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几乎没有大的、根本性的改变。这是由于整个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下跌以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

  相比而言,2015年印度对世界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比最大的是珠宝及贵金属制品,有389.3亿美元,但是这样的珠宝和贵金属的出口基本上不是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另外像运输设备、机械设备、药品等产品的出口,也基本上不是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相反,中国还要向印度出口大量的运输设备、机械设备。

  从2015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商品情况来看,前五大类的占比很高。排在第一位的是机电产品,有133亿美元,占到对印总出口的23%,排在第二位的是机械设备,占到17.5%,然后是有机化学品,占到10%,肥料占到6%,高等级钢材占到4%左右。这前五类产品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占到对印总出口额的60%。由此可见,无论是印度对华出口产品的结构,还是中国对印度出口产品的结构,前五大类产品的比重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那么,2015年印度从世界其他地方进口产品的结构是怎样的?排在第一位的是矿物燃料,主要是能源。因为印度是一个对进口能源严重依赖的国家,尤其是石油——印度70%的石油要靠进口。印度的矿物燃料进口达到1000多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6.7%,珠宝及贵金属制品有597亿美元,占到整个进口总额的15.2%。印度这两大产品的进口跟中国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中国也是一个能源进口大国,而且中国与印度的珠宝、贵金属制品之间没有形成互补的关系。可是紧随其后的三大类产品则基本上是以从中国进口为主——机电产品、机械设备、有机化学品.这三大类中的每一项都至少有1/3是从中国进口的。以上数据表明,两国的商品贸易品种是相对比较狭窄、集中的。不管是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还是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都主要集中在前五大类。

  2.高度互补性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

  一方面,印度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并不是印度的强项。印度对华出口商品中的前五大类都是原材料,都是初级产品,这样的市场是可以替代的,我们完全可以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更高品质的铁矿砂,还可以从其他的国家,比如从巴基斯坦进口更高品质的长绒棉。

  但是反过来,印度对华产品的需求则很难替代。为什么?因为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都是高附加值的,像机电设备、车床、电子设备、大型运输制造设备等。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印度从中国进口制成品,是非常有利的。第一,能降低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第二,能降低印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其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这也就意味着印度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是旺盛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印贸易一直徘徊在600-700亿美元之间,而且每年印度对华出口都在递减,而对华进口却在增加。这就是导致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对印度原材料的需求在不断下降,而印度对中国的进口却在不断扩大。

  3.互补性是单向性的

  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原材料是低附加值的,而中国利用从印度进口来的原材料生产出的制成品,比如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机床、车床、机电设备等又出口到印度。此时,这些制成品都是高附加值的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循环。但是反观印度,却没有形成这样的循环。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包括大型的机械设备、运输设备、车床等,然后利用这些产品生产出有更高附加值的制成品,但是这些有更高附加值的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对象并不是中国,而主要是欧美市场。所以说互补性是单向性的。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在化学品领域,主要是制药领域,中印之间的互补是双向性的,形成了一种平衡式的、全方位的贸易互补关系。印度从中国进口药品生产的原材料,制成药品之后对中国出口,形成了一个循环。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在药品制造领域主要获益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让步,使印度在药品生产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他能够和中国在药品领域形成循环。只是这样的领域相对比较少,中印贸易互补性仍然是单向性特点比较鲜明。

  4.双边互补贸易较脆弱

  基于前三个特点,双边贸易变得极其脆弱。比如由于双边贸易的结构相对单一,所以一旦一方由于经济改革,对另一方的需求减少,双边贸易额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再比如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像铁矿砂价格在全球的大幅度下跌,很快就体现在双边贸易额上。这几年,中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国内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的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全方位经济改革。在这种调整和改革中,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就下降了,这也导致中印双边贸易额一直徘徊不前。

  但同时,由于印度要大力振兴制造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所以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减少,甚至是一路攀升。这就导致了贸易的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国内必然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而贸易保护主义各种政策的出台,则必然会冲击双边的贸易关系。所以说存在非常大的脆弱性。即便双方之间是互补性的,而且互补性还非常强,反而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是互补性越强,失衡性越强,导致贸易保守主义越强。

  3中印贸易日益失衡

  在2003-2005年间,印度对华贸易还处于一种微弱的顺差。以至于在2003年的时候,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提出建立中印fta(自由贸易协定)。当然,后来随着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的迅速扩大,印度政府也不再提建立fta的问题了。2005年的时候,中国对印度贸易逆差是8个多亿,而到了2006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则达到了43亿。十年之后,2016年,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高达476亿,占到了当年中印贸易总额的66.98%。同年,印度对华出口是117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是594亿美元,二者之间的落差非常大。

  贸易失衡的迅速增加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使双边关系受到了干扰。那么,贸易失衡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双方的贸易结构问题。印度对华出口的产品,即便是前五大类,几乎都是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是低附加值的。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非常大,且原材料的出口也取决于对方的产业结构。对方的产业结构一旦转换和调整,对原材料的需求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从2015年的进口结构来看,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都是高附加值的,如机电产品、机械设备、有机化学品、化肥、钢材等,而且除了这几大项,随着未来莫迪政府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印度的制造业,那么印度对中国这一类产品的进口还会增加。

  反观之下,中国对印度的原材料的需求并不是呈上升态势,反而一直在下降,尤其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印贸易必然是此起彼伏、此降彼升的,这必然会导致落差越来越大。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印度的制造业和出口产品的能力太弱,也可以说是印度能够出口中国而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另外,在印度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直到2010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才超过了农业。

  而且,印度对华的贸易逆差不是一个个案。由于印度的制造业很弱,所以它对很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都处于逆差的地位。当前,已经有15个左右的国家已经或正在商谈与印度缔结fta。而在这些国家里,印度仅仅和其中的5个国家存在贸易顺差,这5个国家分别是:阿联酋、新加坡、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越南。

  而且,印度的贸易失衡由来已久。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有限度改革以来,印度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失衡状态。因为在80年代之前,印度的整体经济政策是相对封闭的,高度强调计划经济,高度强调国有化水平,高度强调进口替代政策。而80年代中期之后,印度有限度地打开了国门,将进口替代政策改为进口替代和有限度进口并举。但是从那时开始,印度贸易上的赤字占了绝大数的时间。在1980-2010年的三十年时间里,只在2002-2006年间贸易有微弱的顺差,大多时候都处于逆差状态。印度在对华贸易上,2003-2005年时还是顺差。所以说印度对华的贸易逆差只是近期的现象,且不是中印之间的特有现象。这种贸易逆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制造业的不发达,能源主要依赖进口。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印度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呢?——“四流不畅”。哪“四流”?——物资流、劳动力流、土地流、资本流。

  首先,物资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举一个例子。在50年代初期,印度的铁路就已经达到5.4万公里,是英国殖民者修建的,这样的铁路系统在当时,不仅是全亚洲,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发达的。但是60年过去了,到了2012年,印度的铁路才6万多公里。也就是说在60年的时间里,它的铁路里程只增加了1万多,而且现在看来,印度的铁路技术是非常落后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只有1/3是电气化的。在电力方面,印度的电力短缺十分严重,平均缺电12%-15%。也正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不畅,每年都要拉低印度gdp增长的2%。

  那么,印度的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什么落后?为什么政府不投资呢?因为政府没钱。基础设施的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而且属于公益产品,政府不能指望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最关键的是,印度政府没钱。印度政府从1947年摆脱殖民统治以来,财政状况就不是很好,财政赤字延续到现在,很多年份的赤字率都在5%、6%的高位徘徊。那么,政府为什么没钱投资呢?政府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都投入到非生产性的使用中了。印度在1952年进行第一届选举时,就已经有196个party参加。而最近这几年的选举,动辄四五百个party“同台竞技”,共同角逐议会席位和国家领导人的职位。这么多的party,要想竞争上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怎样才能争取选民呢?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补贴政策来合法化地贿赂选民。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在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印度的油价和天然气的价格几乎30年没有变,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花大量的钱给予补贴。再比如印度的就业不足,政府就采用非常简单的就业补贴的办法——保证每年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有100天带薪就业的机会。可是如果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怎么办?政府就把带薪就业的机会折合成现金分给每一个家庭。这实际上又是一种财政负担。由于大量的财政用于拉拢选民而投入到非生产性领域,所以就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生产性领域,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基础教育等。印度普通百姓的基础教育水平是很低的。2017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印度年轻人的识字率只有89%,远远低于其他新兴国家。印度的人力资本指数,在世界130个国家中排名103位,是非常低的。一个国家要维持基础设施的理想发展水平,必须至少投入占gdp的8%左右的资金,而印度长期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只占gdp的3.5%,只有中国的1/7。所以说,国家没有钱,必然导致基础设施非常破败。

  第二个是劳动力流不畅。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非常严格的国家,而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世袭制。在印度传统社会,要想跨行就业,具有较高风险,很可能遭到所跨的那个领域的就业人员的反对,甚至是暴力反对。种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不同种姓的劳动力之间的流通、交流,抑制了产业化的发展。

  那么it领域为什么在印度发展得那么快呢?因为在it领域不存在种姓制度的限制,在过去的古书上也没有这个种姓。但是由于种姓制度深入骨髓,已经变成印度社会的一种潜意识,所以不管在什么行业,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之间总存在一定的隔阂,而低等种姓的人所面临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对来讲就不是那么愉悦。为什么印度的it人才很多到美国硅谷去发展?因为没有种姓制度的禁锢,人才的创造力会大爆发。

  另外,印度的劳工法律对资本家非常苛刻。比如1982年修改的劳工法规定,任何一个工厂主如果招工人数超过了100人,那么一旦这个工厂出现破产的状况,工厂主想要解雇这些工人就非常不容易,解雇任何一个雇员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而任何一个地方的政府都是民选政府,所以如果政府要批准工厂主解雇工人的话,印度工会就会闹事,影响到印度选举。

  在莫迪改革之前,联邦政府层级至少有55个劳工保障法律,各个邦的政府又规定了150多个劳工法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制造业的就业工人中,有87%的工人就业于生产规模不到10个人的小作坊。这样的小作坊没法扩大规模,也不敢扩大规模。

  由于企业很难破产,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出现了很多僵尸工厂、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一分钱的东西都不生产,但是工人照常上班,照常打扫办公室,每天看报纸、泡茶、擦试机器,出勤率非常高。那钱从哪里来?工资从哪里来?政府补贴!这也变相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第三个是土地流不畅。印度是土地私有制。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建成后,修建机场到市内的高速公路用了十年的时间。因为在私有的土地上,你动一棵树、一盆花,都有可能要走司法程序,土地拥有者如果坐地起价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土地的私有属性也使得政府很难有一些作为。政府当然也拥有土地,但大部分是偏僻的、贫瘠的,而且连不成片。中国的万达集团想要在印度的哈里亚纳邦投资建设新产业园,简直太难了,因为找不到一大块完整的土地。这样的土地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的大规模生产。

  为什么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因为有规模效应。而要想实现规模效应,很大程度上需要劳动力的流畅,土地也要便宜,而且方便获取。由于物资流不畅、劳动力流不畅、土地流不畅,就必然会导致资本流不畅。很多印度的财团都不愿意在印度投资,而更愿意到国际市场投资,很多印度大财团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强的。

  总之,印度制造业的不发达和它的“四流不畅”是密切相关的,要想改变现状,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莫迪的新政能够顺风顺水,那么印度的制造业就有可能振兴起来。土地,土地法要改革;劳动力,劳工法要改革。2017年7月1日,印度正式实施了自独立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gst税改,也就是商品与服务税的改革,这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税法统一的市场。

  过去的印度市场,由于联邦制的原因,每一邦都有各自的市场,条块分割非常厉害,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物资流通。当然,莫迪政府是有政治基础的。在印度议会里,印人是个大party,所以就通过强势的政治地位推动了gst的实施。

  假设说莫迪的改革顺利推进,大规模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对中印贸易会有什么影响呢?中印贸易失衡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拉大。为什么?因为大型的机械设备、电子、机床、车床等,中国都能生产,而且价廉物美。如果印度要发电,改善电力短缺的状况,为什么会乐于从中国进口电力生产设备呢?因为便宜。中国的电力设备甚至比印度本土生产的电力设备价格还要便宜25%,比德国、日本的就便宜得更多了,而且中国产品的质量也是过关的。所以说只要印度发展基础设施,就必然会更大规模地从中国进口产品,由此可以想见,贸易失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可是一旦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了,制造业慢慢发展起来了,出口能力不断增加了,中印贸易失衡的状况就会慢慢地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也是相对而言的。

  4贸易失衡导致印度对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失衡的逐渐严重,导致印度对华不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特别是对华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也在逐年增加。

  2016年,印度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多达21起,是发动对华贸易调查最多的国家。2017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12件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量仅次于美国。印度商工部下属单位“反倾销与税收总局”自1992年成立以来,截至2016年上半年共发起320起反倾销案,其中177起针对中国占比达到54.6%,年均10起。可见,为了遏制贸易失衡的扩大(虽然这种贸易失衡是印度的结构性问题),印度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这种措施又是非建设性的。贸易失衡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倒退、通过封闭来解决。莫迪现在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深化改革,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其实,中印两国的领导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在2010年12月,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印度的时候,就与印度总理辛格达成共识,同意建立中印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迄今为止,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已成功举行了四次,核心目的就是解决两国的贸易失衡问题,希望通过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级,平衡双方之间的贸易。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进行结构性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1984-2014年,印度都是联合政府。“联合”到什么程度呢?少则十几个party,多则二十多个party组成一个联合政府。任何一个小party不乐意了,立刻辞职,一下子就能把整个政府给拉垮。而且,任何一个改革的决议都是在联合政府执政联盟内部来回商量、讨价还价的结果。当改革的所有锋芒都被磨得差不多了,效果也大打折扣。这就是联合政府的最大缺陷——决策力非常弱。而现在的莫迪政府是以超过议会下院半数的绝对优势获得执政权的,所以他的改革方案是很容易通过的。所以我们看好莫迪的未来,但也要有一定的耐心。

  很多印度的有识之士也经常呼吁,贸易失衡问题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既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要看印度的整体贸易环节。这取决于印度自己所做的功课,而不是要求中国做什么。

  2014年9月,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都有一个执政理念,就是发展至上,民生优先。因此很快双方就达成一致意见,今后双方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这个目的也是为了扩大双方合作领域,减少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对华的干扰,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让贸易失衡趋于平衡。

  5中印经贸关系的前景如何?

  中印经贸关系的未来应该是被看好的。

  中国和印度都是新兴经济体,未来发展的前景十分远大。我们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双方对此都要有耐心。

  总之,希望印度通过自身修行,做好自身功课,调整自身经济结构,增强出口能力,而不是反复压制中国,要求中国扩大市场的开放度。其实,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开放的。印度为了平衡贸易,一再要求中国扩大对印度的粮食进口。可是中国本身就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何谈进口?而且,从印度进口粮食比从越南、缅甸进口要远得多,这中间产生的运输费、储藏费、折损费都是很大的,所以印度在粮食出口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后来印度又提出希望中国打开it市场。实际上,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非常开放的。我们承认,印度通过电子产业革命,信息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it业成为印度的一个闪亮名片。但是印度为什么要发展it?因为他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发展it,只要牵一根光缆,弄一个办公室,就可以开始办公了,加上印度人的数学、英语也都比较好,所以投资it业成本非常低。但是印度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主要是服务于西方,印度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更符合西方的思维。而且中国的it产业也很发达,中国的it软件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特别是华人圈。这就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所以说,并不是中国的市场对印度不够开放。像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它已经是印度it业的旗舰了,在中国发展得如鱼得水,甚至它在中国的产值占了它在全球产值的一半以上。如果印度的it产品能够很适合中国的公司,加上它的价格又便宜,中国怎么会不买呢?

  除此以外,印度要求中国开放药品市场。印度有很多处方药,价廉物美。以致癌药为例,价格非常便宜,而且效果也好。但是中国并不敢大规模进口。因为这些药品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对印度的一种特殊优惠安排。比如某种药品只能在印度生产、在印度市场销售。如果大规模出口到中国,就必然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每年,印美之间围绕药品的知识产权纠纷都有很多起。所以,如果中印之间要形成大规模的药品贸易关系,未来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麻烦,所以首先要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一旦知识产权的问题解决了,中印之间的药品合作就是前途远大的。

  总之,随着莫迪政府的大胆改革,中印贸易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莫迪上台之后,大兴基建,振兴制造业,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雄心壮志的规划——“印度制造”“初创印度”“清洁印度”“数字印度”“智慧城市”“技术印度”“大兴基建”等系列规划,誓言“用一代人的时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印度制造”是莫迪政府于2014年9月推出的,旨在将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当前的17%提高到25%。此次涉及的制造业领域主要有25个,包括汽车、化工、制药、纺织、信息技术、港口、航空、旅游、铁路、再生能源、采矿、电子等。其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领域包括国防军工、汽车零部件、软件、制药业。如果这些领域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了,那么中国就可以选择从印度来进口。

  关于“初创印度”,莫迪称,已废除1100条冗余法律;注册一家公司由15天缩短至24小时;护照申请由几个月缩短至一周。“初创印度”旨在通过金融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包括通过手机即可网上获取“一站式金融服务”;建立50万所创新培训学校;让印度成为世界初创中心等.莫迪政府对于“清洁印度”也是雄心勃勃,提出要在全国各地修建7500万间厕所;到2020年还恒河以清洁等。这都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在“清洁印度”一个领域,中印双方的合作空间就十分巨大。

  “数字印度”,就是要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目标是到2019年实现25万个村庄通网络,并将创造超过1亿个就业岗位。这一领域的改革,类似于中国的“互联网 ”。

  2014年6月,莫迪总理公开宣称要在印度全国建造100座“智能城市”。此项计划约需1.2万亿美元,所以他希望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前往投资。这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在智能城市建设上是非常领先的,无论是电子支付,还是共享技术,都十分发达。

  另外,在“大兴基建”方面,我之前也提到两国之间的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无与伦比、价廉物美的。比如印度要发展铁路,印度的铁路速度太低了,所以即便是在提速这一项上就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还有车站的改造。印度有3万座火车站都很老旧。如果这3万座火车站要进入现在高速发展的物流时代的话,就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莫迪政府的想法是要把所有的火车站改造成商务功能非常强的一体化、多功能火车站。第一批被纳入商业化改造的火车站有400座,每座火车站的商业化改造需要500万美元左右。这需要一大笔投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再比如印度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大概有50多座,要在其中的50座城市修建地铁,而中国在地铁建设方面的竞争力是非常明显的,除了铁路、地铁,还有公路。目前,印度具有标准的封闭式高速公路约1000公里,而中国呢,封闭式高速公路有12万公里。所以说,中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上的经验和技术是十分丰富和成熟的。印度电力短缺,中国的电力产品设备质量都非常棒。

  莫迪还有一个更大的雄心计划,就是要逐步推动城镇化。1984年,中印两国的城镇化水平差不多,中国的城镇化率是24.2%,印度是24.8%印度比我们还要高一些。但是现在呢?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6.7%。印度只有33.1%,二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中国发展得确实很快。莫迪上台之后,他要改变印度,也要追赶中国。所以他计划到2050年,将7亿印度人转变成为市民,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关于中印之间的贸易前景,我们不能把双边的经济关系只停留在双方的商品往来上,而应该加上相互投资,把双边贸易关系扩大为经贸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形成更多的互补,不光是领域的拓展,还要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双方的合作方式也是多样的。

  莫迪上台之后,刺激了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竞争,这对中国来说商机无限。中印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做生意、建立更多兄弟城市,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所以说,未来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应该更加顺畅。虽然贸易失衡不太可能在近期解决,但是印度政府和领导人应该对贸易失衡抱着更加包容的、建设性的、长远的态度来看待,让解决贸易失衡成为两国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巨大动力。有关中印关系中的贸易问题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