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本文是7月14日“共识国际讲坛”冯玉军教授讲座的文字整理稿。冯老师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
冯玉军教授
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讲座,也非常感谢共识国际讲坛和美华书房共同举办的这个节目,邀请我来讲一讲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究竟是兴还是衰。在讲之前,我们把讲的前提唠叨一下,因为现在很多对话都不是在一个层面上,不是在一个轨道上;我们谈俄罗斯也好,谈其他国际问题也好,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方法论,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下来进行。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也是我平时研究的主要框架,是一个立体的三维坐标轴,这三个座标轴分别是历史发展(时间轴)、世界比较(空间轴)、中国国家利益。我们无论是谈俄罗斯、美国还是谈中国,都一定要把它放在由这个三维坐标组成的三维空间里进行:不仅要看一时,更要看历史发展;不仅要看这些国家,更要看它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要看世界发展的大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无论是研究日本、俄罗斯还是其他,最终都要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尽管现在有全球化,但是无论怎么样,现在的国际体系仍然是以主权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体系,所以说中国的国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个坐标体系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一看今天谈的主题:普京治下的俄罗斯。
普京治下俄罗斯的三个阶段
1999年12月31日,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把当时并不是非常有名可以说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总理普京请到了克里姆林宫,而且在新年讲话的时候发表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那就是把俄罗斯的权力转交给普京,让普京代理叶利钦的总统职位。当叶利钦和普京会面的时候,叶利钦对普京讲了一句话:珍重俄罗斯,珍惜俄罗斯。中国有一种传言,说当时普京对叶利钦说了一句“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而实际上普京当时是没有说这句话的。但是不论怎么样,他既然是从叶利钦手里接过了俄罗斯的权杖,当然也希望把俄罗斯带向一个强盛的道路;特别是对于俄罗斯这么一个具有悠久的帝国历史的传统国家来讲,普京当然希望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大国。
从1999年12月31日,或者说是从2000年元旦开始,一直到现在,普京执掌俄罗斯的权力满满二十年时间。而且刚刚不久,俄罗斯的宪法改革的修正案,也得到了俄罗斯民众的支持而通过——但不是全部支持,是百分之七十几的民众在投票里支持宪法改革。按照这个宪法修正案,普京原来所有的总统任期都会清零,他有可能再连任两届,这样的话,普京执掌俄罗斯政权会一直达到2036年。36年时间统治俄罗斯,俄罗斯在普京领导下究竟走向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第一阶段(2000-2003年):重塑秩序
回顾普京执政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分成几个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他刚刚开始执政,一直到2003年。在这个阶段,普京刚上台的时候,是和叶利钦有一个约定,叶利钦当政时期的一系列的人不能动,而且签署了法令,保护首任总统一家的权利不受侵犯。2000-2003年,普京确实没有动叶利钦手下的这些老臣,包括当时的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也包括当时的总理卡西亚诺夫;但是在这三年时间里,普京还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而且这一系列改革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叶利钦执政晚期俄罗斯几乎面临崩溃、经济凋敝、车臣恐怖主义事件接连不断的状况。他推出了哪些改革,采取了哪些动作呢?
第一是强力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借着莫斯科郊区的两栋居民楼被炸的事件派出大兵进入车臣,而且打得非常惨烈。大家也许都记得普京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要把车臣的匪帮溺死在马桶里”;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硬汉的形象。几年车臣战争下来,给俄罗斯民众也造成了相当的负担,很多俄军战士战死,但是通过这种强力行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车臣的混乱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情况。
第二就是打击寡头干政。在叶利钦执政末期,七寡头,包括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这些人,借助手中的金钱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俄罗斯政权运行;包括1996年叶利钦参加选举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寡头拿出钱来支持他选举,他可能都没有办法连任,当时很有可能受到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强有力的挑战。叶利钦在1996年连任之后,为了报答这些寡头,在私有化方面也好,在权力分配上也好,确实给了这些寡头很大利益。新一轮的私有化也让大量的俄罗斯国有资产流失,这些寡头通过侵吞国有资产迅速暴富,俄罗斯老百姓并没有得到私有化的好处,俄罗斯的经济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出现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情况。普京上台以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迫使这些寡头逐渐交出了手中的企业和掌控的媒体,逐渐把这些寡头从俄罗斯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排挤出去。古辛斯基被迫流亡,别列佐夫斯基也逃到了英国,最有名的事件就是2003年10月份,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特工在新西伯利亚机场,在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飞机上抓捕了他,并把他投入了大牢。这个事件是打击寡头过程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事件。从此以后,原来的金融工业寡头在俄罗斯政治经济生活当中的影响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第三个重要的改革举措就是建立七大联邦区,而且在七大联邦区里派驻了总统的全权代表,改变了原来地方上尾大不掉甚至很多地方比如鞑靼斯坦、车臣、高加索的一些共和国对中央非常强烈的离心倾向,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俄罗斯的统一。
第四个改革就是他推进了一系列行政改革,降低了政府当中决策的层次和执行的层次,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当时推行了部局署三级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也是普京刚刚执政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绩。
最后,他推行了土地改革,也是土地进一步私有化,明确了土地上的产权关系,也让俄罗斯庞大的国土焕发了经济上的活力。
总结起来,2000-2003年,普京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改变了叶利钦执政末期的国家混乱、经济凋敝的情况。
第二阶段(2004-2012年):政经集权
普京执政的第二个阶段我觉得可以是从2004年他连任总统,到2012年。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系列举措,普京解决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重塑了垂直权力体系。在干部政策上,逐渐把卡西亚诺夫、沃洛申这些叶利钦的老人,从整个决策层排挤出去,换上了自己的人马。普京执政过程中,主要有两支队伍是他最为倚重的,第一个叫做“强力帮”,也就是普京在克格勃工作期间他的老战友和老同事,把他们安插到了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岗位上面。第二个就是“圣彼得堡帮”:苏联解体前后,普京从德国德累斯顿结束了克格勃生涯回到圣彼得堡以后,先是在圣彼得堡大学担任校长外事助理,后面随着他的导师索布恰克当选圣彼得堡市长,他担任了副市长等职;他在圣彼得堡期间的这些同事和朋友,构成“圣彼得堡帮”,其中包括梅德韦杰夫,也包括现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等等。普京把一系列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了各个岗位上,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第二,他在七大联邦区派驻了自己的总统全权代表,而且总统全权代表对联邦区所下辖的联邦主体具有非常重大的监督权。包括各个州、自治共和国、共和国等,如果没有得到总统全权代表的同意,它们很多决定、政令都是难以实行的。通过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当时地方尾大不掉的状况。
第三,普京采取了非常重要的动作,改变了俄罗斯联邦主体地方领导人的选举办法。如果说原来地方领导人都是由每个地方(如各个州)的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的话,普京通过一系列调整,把这个权利从老百姓的手里悄悄地夺了回来,变成了或者是上面任命,或者是地方议会选举产生——从原来的直接选举变成了间接选举。
通过这些办法,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1993年宪法当中所确定的联邦制的原则其实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损害,联邦制形同虚设,俄罗斯实际上又重新恢复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这是当代俄罗斯政治体制上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在经济上,在这个阶段普京所采取的非常重大的措施就是重新国有化:通过不同形式的收购、兼并、重组,把原来老寡头的企业、那些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收回到了国家手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尤科斯石油公司。刚才我已经提到了,2003年把尤科斯总裁投入大牢;之后通过一系列诉讼,把当时在世界上已经非常先进、被西方媒体和西方评级机构认为是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的尤科斯公司打掉,通过各种方式把它的资产收回到了国家手里,尤科斯的继承者就是现在的“俄罗斯石油公司”。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普京在俄罗斯的经济体系里重新恢复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把它们作为整个经济的支柱加以管理。可以说,从2004年以后一直到现在,俄罗斯经济最重要的管理上的特色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当然,它的效果怎么样,我们回头再说。
我们可以看到,普京这些动作,实际上的效果就是打掉了一批老的寡头,但是随着他的这些亲信、故旧、同事进入到了俄罗斯的权力核心和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寡头,而且这些新的寡头和原来的老寡头相比,权力更加集中。如果说原来的老寡头更多的还是私营企业的代表,那么现在新的寡头,一方面在政府里面担任着高官,另一方面就可以摇身一变又担任俄罗斯重要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等职。所以说,倒了一批老寡头,但是又催生了一批新寡头;这些人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俄罗斯无论政界、商界、金融界还是企业界、经济界当中最有权力的一些人,是他们真正统治着俄罗斯。
打掉旧寡头,又来新寡头
在2004-2012年这个阶段里,虽然2000-2007年俄罗斯经济借助着高油价实现了连续七年比较高速的增长,但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俄罗斯就进入了一个急剧下滑的阶段。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08年,当美国的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刚刚召开,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也刚刚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种双簧和二人转开始上演的时候,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都信誓旦旦地说:不管美国经济怎么样,俄罗斯经济毫无疑问将是世界经济当中的安全港。因为他们觉得当时有很多外汇储备,而且国际油价一直呈现出高位运行的状态。但是没有想到,2008年底的时候,俄罗斯的经济其实已经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非常大的冲击。到2009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我记得俄罗斯gdp2009年一年当中萎缩了9%以上,可以说是进入了急剧衰退期。无论是在当时的八国集团里——当时俄罗斯还是八国集团的成员——还是在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里,俄罗斯的跌幅都是最严重的。这种经济上的急剧萎缩,一方面受到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整个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京在2000年以后建立起来的这种经济上的制度,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安全气囊,而且在整个经济和金融危机冲击面前,它的尾大不掉、过于僵硬的国有企业体制弊端急剧暴露出来。
经济上的急剧衰退,民众生活的急剧恶化和下降,也给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从2009年之后,俄罗斯国内各种示威、游行不断,和2007年之前普京的那种高昂的人气相比就形成了鲜明反差。我们还记得,2007年之前,普京在国际上也好,在国内也好,人气都是相当高的,甚至俄罗斯有人还专门写了“嫁人必须要嫁普京这样的人”这种歌。2011年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选举时,以及2012年的总统选举时,俄罗斯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甚至直接反普京的示威游行。可以说,2011年底到2012年再次当选总统的这一期间,普京头上的光环已经黯然无色,他从前期执政的神坛跌落了下来。2012年3月,普京知道了赢得选举的那个时候,他和梅德韦杰夫两个人走上了红场,向支持他的民众发表演讲,那个时候他的眼睛里面已经流出了眼泪;他的亲信发言人说他是迎风流泪、沙眼,其实那个时候普京确实是感慨万千,他知道那次的胜利确实是得之不易,因为在那期间,俄罗斯民众对他失去信任,甚至反对他的声音是非常强烈的。
第三阶段(2012年迄今):对外出击与国内困境
从2012年以后到现在,这八年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又发生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事件,但是这些事件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对外政策上。随着2013年底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俄罗斯在2014年3月出兵克里米亚,违背了它之前在接收乌克兰核武器方面和乌克兰所达成的布达佩斯协定,也就是违背了保证乌克兰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承诺,把克里米亚这块在俄罗斯历史上多少任沙皇梦寐以求的土地、黑海上的明珠——沙俄在向黑海扩张和向地中海扩张当中得来的这块土地——重新夺回到了自己手中。当然,由于俄罗斯严重侵犯了国际法,接下来就是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强有力的制裁,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打击。然后就是2015年9月30日,普京又出人意料地出兵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在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之下,仍然会采取这种强有力的军事行动,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普京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想就是围魏救赵,通过出兵叙利亚,迫使美国和欧洲减轻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的压力。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尽管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注意力可能有所转移,但是对俄罗斯的压力和制裁并没有放松。2016年,大家回想起来也肯定会记得非常清楚,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俄罗斯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特别是通过信息战、心理战混合运用的“混合战争”,对美国的总统选举施加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特朗普夺得了总统的宝座。尽管俄罗斯矢口否认,但是穆勒的调查团队和美国的一系列调查还是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确实采取了很多行动,对美国2016年的总统选举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
普京签署协议合并克里米亚
在西方对俄罗斯采取制裁,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跌入冷战结束以后最低点的情况下,俄罗斯从乌克兰危机以后又开始了所谓向东转的外交行动,特别是着重加强了与中国的关系,试图改善与日本、韩国的关系。当然,他和印度、越南包括东盟国家的关系在这几年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在西方所面临的压力。
我们如果简单总结的话,2012-2018年,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普京采取了非常强硬的对外行动,但是俄罗斯国内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受到西方制裁之后,尽管俄罗斯口头上说我们无所谓、不怕西方的制裁,但是可以确定地讲,西方的制裁给俄罗斯带来了重创。据很多国际评级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俄罗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等权威机构的估算,2014-2018年四年时间,整个俄罗斯经济衰退了6%,几何平均下来就是每年衰退约1.53%。如果回顾一下这些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势头,有的年份俄罗斯年经济增长率还不够平均每年下跌的。西方的制裁,一方面掐住了俄罗斯金融的脖子,使它很难在美欧金融市场上获得大量、长期融资;另一方面,也掐紧了俄罗斯从西方获得先进技术包括它寄予重大希望的北极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方面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西方的制裁也让俄罗斯很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进行,包括现在的北溪-2。去年年底,北溪-2的天然气管道都已经铺得差不多了,就剩一百多公里的时候,美国国会又出台了对俄罗斯新的制裁,迫使参与管道铺设的其他国家的公司不得不中止作业。根据推算,如果俄罗斯自己来铺设的话,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把这个管道铺完。但是,如果美国再扩大制裁,所有与这条管道有关的国家和公司都受到美国制裁的话,这个管道未来的运行究竟怎么样,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们也看到,在这次俄罗斯修宪过程中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尽管由于受到了疫情影响,俄罗斯政府以疫情为借口禁止大规模示威游行,但是很多反对的声音仍然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递出来;而最终还是以70%多的支持率,通过了修宪法案。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支持率呢?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俄罗斯现在国内政治工具是非常发达的,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和民调机构,包括和中央选举委员会,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整个这次修宪采取的可以说引起争议的做法就是打包销售。宪法修改内容很多,包括最主要的、普京最关心的就是去除他原来所有的总统任期,总统任期清零。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内容,比如说俄罗斯领土不允许再被转交给其他国家,要保持俄罗斯领土的完整,也包括提高俄罗斯民众的社会福利,等等。这一系列内容统统打包在一起,但是只有同意、弃权和反对三个选项。很多老百姓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保障,当然不能写反对,所以这种技术上的操作让这次修宪的全民投票获得了比较高的支持率。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普京的独裁专制是怎么样的,对于俄罗斯1993年宪法,由于转型以后的政治体制变化,这个形式还是要有的。
以上是我对普京上台以后的主要经历做的简单的总结。
(本文是7月14日“共识国际讲坛”冯玉军教授讲座的文字整理稿。冯老师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
冯玉军教授
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讲座,也非常感谢共识国际讲坛和美华书房共同举办的这个节目,邀请我来讲一讲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究竟是兴还是衰。在讲之前,我们把讲的前提唠叨一下,因为现在很多对话都不是在一个层面上,不是在一个轨道上;我们谈俄罗斯也好,谈其他国际问题也好,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方法论,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下来进行。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也是我平时研究的主要框架,是一个立体的三维坐标轴,这三个座标轴分别是历史发展(时间轴)、世界比较(空间轴)、中国国家利益。我们无论是谈俄罗斯、美国还是谈中国,都一定要把它放在由这个三维坐标组成的三维空间里进行:不仅要看一时,更要看历史发展;不仅要看这些国家,更要看它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要看世界发展的大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无论是研究日本、俄罗斯还是其他,最终都要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尽管现在有全球化,但是无论怎么样,现在的国际体系仍然是以主权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体系,所以说中国的国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个坐标体系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一看今天谈的主题:普京治下的俄罗斯。
普京治下俄罗斯的三个阶段
1999年12月31日,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把当时并不是非常有名可以说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总理普京请到了克里姆林宫,而且在新年讲话的时候发表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那就是把俄罗斯的权力转交给普京,让普京代理叶利钦的总统职位。当叶利钦和普京会面的时候,叶利钦对普京讲了一句话:珍重俄罗斯,珍惜俄罗斯。中国有一种传言,说当时普京对叶利钦说了一句“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而实际上普京当时是没有说这句话的。但是不论怎么样,他既然是从叶利钦手里接过了俄罗斯的权杖,当然也希望把俄罗斯带向一个强盛的道路;特别是对于俄罗斯这么一个具有悠久的帝国历史的传统国家来讲,普京当然希望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大国。
从1999年12月31日,或者说是从2000年元旦开始,一直到现在,普京执掌俄罗斯的权力满满二十年时间。而且刚刚不久,俄罗斯的宪法改革的修正案,也得到了俄罗斯民众的支持而通过——但不是全部支持,是百分之七十几的民众在投票里支持宪法改革。按照这个宪法修正案,普京原来所有的总统任期都会清零,他有可能再连任两届,这样的话,普京执掌俄罗斯政权会一直达到2036年。36年时间统治俄罗斯,俄罗斯在普京领导下究竟走向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第一阶段(2000-2003年):重塑秩序
回顾普京执政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分成几个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他刚刚开始执政,一直到2003年。在这个阶段,普京刚上台的时候,是和叶利钦有一个约定,叶利钦当政时期的一系列的人不能动,而且签署了法令,保护首任总统一家的权利不受侵犯。2000-2003年,普京确实没有动叶利钦手下的这些老臣,包括当时的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也包括当时的总理卡西亚诺夫;但是在这三年时间里,普京还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而且这一系列改革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叶利钦执政晚期俄罗斯几乎面临崩溃、经济凋敝、车臣恐怖主义事件接连不断的状况。他推出了哪些改革,采取了哪些动作呢?
第一是强力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借着莫斯科郊区的两栋居民楼被炸的事件派出大兵进入车臣,而且打得非常惨烈。大家也许都记得普京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要把车臣的匪帮溺死在马桶里”;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硬汉的形象。几年车臣战争下来,给俄罗斯民众也造成了相当的负担,很多俄军战士战死,但是通过这种强力行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车臣的混乱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情况。
第二就是打击寡头干政。在叶利钦执政末期,七寡头,包括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这些人,借助手中的金钱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俄罗斯政权运行;包括1996年叶利钦参加选举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寡头拿出钱来支持他选举,他可能都没有办法连任,当时很有可能受到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强有力的挑战。叶利钦在1996年连任之后,为了报答这些寡头,在私有化方面也好,在权力分配上也好,确实给了这些寡头很大利益。新一轮的私有化也让大量的俄罗斯国有资产流失,这些寡头通过侵吞国有资产迅速暴富,俄罗斯老百姓并没有得到私有化的好处,俄罗斯的经济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出现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情况。普京上台以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迫使这些寡头逐渐交出了手中的企业和掌控的媒体,逐渐把这些寡头从俄罗斯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排挤出去。古辛斯基被迫流亡,别列佐夫斯基也逃到了英国,最有名的事件就是2003年10月份,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特工在新西伯利亚机场,在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飞机上抓捕了他,并把他投入了大牢。这个事件是打击寡头过程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事件。从此以后,原来的金融工业寡头在俄罗斯政治经济生活当中的影响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第三个重要的改革举措就是建立七大联邦区,而且在七大联邦区里派驻了总统的全权代表,改变了原来地方上尾大不掉甚至很多地方比如鞑靼斯坦、车臣、高加索的一些共和国对中央非常强烈的离心倾向,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俄罗斯的统一。
第四个改革就是他推进了一系列行政改革,降低了政府当中决策的层次和执行的层次,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当时推行了部局署三级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也是普京刚刚执政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绩。
最后,他推行了土地改革,也是土地进一步私有化,明确了土地上的产权关系,也让俄罗斯庞大的国土焕发了经济上的活力。
总结起来,2000-2003年,普京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改变了叶利钦执政末期的国家混乱、经济凋敝的情况。
第二阶段(2004-2012年):政经集权
普京执政的第二个阶段我觉得可以是从2004年他连任总统,到2012年。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系列举措,普京解决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重塑了垂直权力体系。在干部政策上,逐渐把卡西亚诺夫、沃洛申这些叶利钦的老人,从整个决策层排挤出去,换上了自己的人马。普京执政过程中,主要有两支队伍是他最为倚重的,第一个叫做“强力帮”,也就是普京在克格勃工作期间他的老战友和老同事,把他们安插到了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岗位上面。第二个就是“圣彼得堡帮”:苏联解体前后,普京从德国德累斯顿结束了克格勃生涯回到圣彼得堡以后,先是在圣彼得堡大学担任校长外事助理,后面随着他的导师索布恰克当选圣彼得堡市长,他担任了副市长等职;他在圣彼得堡期间的这些同事和朋友,构成“圣彼得堡帮”,其中包括梅德韦杰夫,也包括现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等等。普京把一系列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了各个岗位上,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第二,他在七大联邦区派驻了自己的总统全权代表,而且总统全权代表对联邦区所下辖的联邦主体具有非常重大的监督权。包括各个州、自治共和国、共和国等,如果没有得到总统全权代表的同意,它们很多决定、政令都是难以实行的。通过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当时地方尾大不掉的状况。
第三,普京采取了非常重要的动作,改变了俄罗斯联邦主体地方领导人的选举办法。如果说原来地方领导人都是由每个地方(如各个州)的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的话,普京通过一系列调整,把这个权利从老百姓的手里悄悄地夺了回来,变成了或者是上面任命,或者是地方议会选举产生——从原来的直接选举变成了间接选举。
通过这些办法,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1993年宪法当中所确定的联邦制的原则其实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损害,联邦制形同虚设,俄罗斯实际上又重新恢复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这是当代俄罗斯政治体制上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在经济上,在这个阶段普京所采取的非常重大的措施就是重新国有化:通过不同形式的收购、兼并、重组,把原来老寡头的企业、那些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收回到了国家手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尤科斯石油公司。刚才我已经提到了,2003年把尤科斯总裁投入大牢;之后通过一系列诉讼,把当时在世界上已经非常先进、被西方媒体和西方评级机构认为是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的尤科斯公司打掉,通过各种方式把它的资产收回到了国家手里,尤科斯的继承者就是现在的“俄罗斯石油公司”。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普京在俄罗斯的经济体系里重新恢复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把它们作为整个经济的支柱加以管理。可以说,从2004年以后一直到现在,俄罗斯经济最重要的管理上的特色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当然,它的效果怎么样,我们回头再说。
我们可以看到,普京这些动作,实际上的效果就是打掉了一批老的寡头,但是随着他的这些亲信、故旧、同事进入到了俄罗斯的权力核心和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寡头,而且这些新的寡头和原来的老寡头相比,权力更加集中。如果说原来的老寡头更多的还是私营企业的代表,那么现在新的寡头,一方面在政府里面担任着高官,另一方面就可以摇身一变又担任俄罗斯重要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等职。所以说,倒了一批老寡头,但是又催生了一批新寡头;这些人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俄罗斯无论政界、商界、金融界还是企业界、经济界当中最有权力的一些人,是他们真正统治着俄罗斯。
打掉旧寡头,又来新寡头
在2004-2012年这个阶段里,虽然2000-2007年俄罗斯经济借助着高油价实现了连续七年比较高速的增长,但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俄罗斯就进入了一个急剧下滑的阶段。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08年,当美国的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刚刚召开,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也刚刚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种双簧和二人转开始上演的时候,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都信誓旦旦地说:不管美国经济怎么样,俄罗斯经济毫无疑问将是世界经济当中的安全港。因为他们觉得当时有很多外汇储备,而且国际油价一直呈现出高位运行的状态。但是没有想到,2008年底的时候,俄罗斯的经济其实已经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非常大的冲击。到2009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我记得俄罗斯gdp2009年一年当中萎缩了9%以上,可以说是进入了急剧衰退期。无论是在当时的八国集团里——当时俄罗斯还是八国集团的成员——还是在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里,俄罗斯的跌幅都是最严重的。这种经济上的急剧萎缩,一方面受到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整个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京在2000年以后建立起来的这种经济上的制度,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安全气囊,而且在整个经济和金融危机冲击面前,它的尾大不掉、过于僵硬的国有企业体制弊端急剧暴露出来。
经济上的急剧衰退,民众生活的急剧恶化和下降,也给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从2009年之后,俄罗斯国内各种示威、游行不断,和2007年之前普京的那种高昂的人气相比就形成了鲜明反差。我们还记得,2007年之前,普京在国际上也好,在国内也好,人气都是相当高的,甚至俄罗斯有人还专门写了“嫁人必须要嫁普京这样的人”这种歌。2011年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选举时,以及2012年的总统选举时,俄罗斯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甚至直接反普京的示威游行。可以说,2011年底到2012年再次当选总统的这一期间,普京头上的光环已经黯然无色,他从前期执政的神坛跌落了下来。2012年3月,普京知道了赢得选举的那个时候,他和梅德韦杰夫两个人走上了红场,向支持他的民众发表演讲,那个时候他的眼睛里面已经流出了眼泪;他的亲信发言人说他是迎风流泪、沙眼,其实那个时候普京确实是感慨万千,他知道那次的胜利确实是得之不易,因为在那期间,俄罗斯民众对他失去信任,甚至反对他的声音是非常强烈的。
第三阶段(2012年迄今):对外出击与国内困境
从2012年以后到现在,这八年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又发生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事件,但是这些事件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对外政策上。随着2013年底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俄罗斯在2014年3月出兵克里米亚,违背了它之前在接收乌克兰核武器方面和乌克兰所达成的布达佩斯协定,也就是违背了保证乌克兰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承诺,把克里米亚这块在俄罗斯历史上多少任沙皇梦寐以求的土地、黑海上的明珠——沙俄在向黑海扩张和向地中海扩张当中得来的这块土地——重新夺回到了自己手中。当然,由于俄罗斯严重侵犯了国际法,接下来就是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强有力的制裁,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打击。然后就是2015年9月30日,普京又出人意料地出兵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在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之下,仍然会采取这种强有力的军事行动,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普京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想就是围魏救赵,通过出兵叙利亚,迫使美国和欧洲减轻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的压力。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尽管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注意力可能有所转移,但是对俄罗斯的压力和制裁并没有放松。2016年,大家回想起来也肯定会记得非常清楚,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俄罗斯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特别是通过信息战、心理战混合运用的“混合战争”,对美国的总统选举施加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特朗普夺得了总统的宝座。尽管俄罗斯矢口否认,但是穆勒的调查团队和美国的一系列调查还是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确实采取了很多行动,对美国2016年的总统选举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
普京签署协议合并克里米亚
在西方对俄罗斯采取制裁,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跌入冷战结束以后最低点的情况下,俄罗斯从乌克兰危机以后又开始了所谓向东转的外交行动,特别是着重加强了与中国的关系,试图改善与日本、韩国的关系。当然,他和印度、越南包括东盟国家的关系在这几年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在西方所面临的压力。
我们如果简单总结的话,2012-2018年,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普京采取了非常强硬的对外行动,但是俄罗斯国内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受到西方制裁之后,尽管俄罗斯口头上说我们无所谓、不怕西方的制裁,但是可以确定地讲,西方的制裁给俄罗斯带来了重创。据很多国际评级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俄罗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等权威机构的估算,2014-2018年四年时间,整个俄罗斯经济衰退了6%,几何平均下来就是每年衰退约1.53%。如果回顾一下这些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势头,有的年份俄罗斯年经济增长率还不够平均每年下跌的。西方的制裁,一方面掐住了俄罗斯金融的脖子,使它很难在美欧金融市场上获得大量、长期融资;另一方面,也掐紧了俄罗斯从西方获得先进技术包括它寄予重大希望的北极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方面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西方的制裁也让俄罗斯很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进行,包括现在的北溪-2。去年年底,北溪-2的天然气管道都已经铺得差不多了,就剩一百多公里的时候,美国国会又出台了对俄罗斯新的制裁,迫使参与管道铺设的其他国家的公司不得不中止作业。根据推算,如果俄罗斯自己来铺设的话,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把这个管道铺完。但是,如果美国再扩大制裁,所有与这条管道有关的国家和公司都受到美国制裁的话,这个管道未来的运行究竟怎么样,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们也看到,在这次俄罗斯修宪过程中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尽管由于受到了疫情影响,俄罗斯政府以疫情为借口禁止大规模示威游行,但是很多反对的声音仍然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递出来;而最终还是以70%多的支持率,通过了修宪法案。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支持率呢?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俄罗斯现在国内政治工具是非常发达的,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和民调机构,包括和中央选举委员会,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整个这次修宪采取的可以说引起争议的做法就是打包销售。宪法修改内容很多,包括最主要的、普京最关心的就是去除他原来所有的总统任期,总统任期清零。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内容,比如说俄罗斯领土不允许再被转交给其他国家,要保持俄罗斯领土的完整,也包括提高俄罗斯民众的社会福利,等等。这一系列内容统统打包在一起,但是只有同意、弃权和反对三个选项。很多老百姓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保障,当然不能写反对,所以这种技术上的操作让这次修宪的全民投票获得了比较高的支持率。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普京的独裁专制是怎么样的,对于俄罗斯1993年宪法,由于转型以后的政治体制变化,这个形式还是要有的。
以上是我对普京上台以后的主要经历做的简单的总结。
制约俄罗斯未来发展的基础因素:经济与科技的落后
未来的俄罗斯将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普京目前对俄罗斯发展有什么样的设想?他的这些设想是否能够顺利得以实现?我们下面主要关注一下这些问题。
我们都知道,2018年,也就是普京的第四个总统任期开始的时候,他向国民做出了新的承诺,我们简单讲讲他的经济上的许诺。
第一,到2024年第四个总统任期结束的时候,俄罗斯贫困人口要减半,增加居民实际收入、退休金,俄罗斯经济增长率要高于国内通胀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改善至少500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
第二,到2024年,俄罗斯gdp总量要进入世界前五强,成为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之一,经济增长速度要超过全球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第三,通胀率不高于4%。
第四,要实现俄罗斯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要在加工和农工综合体等基础产业领域形成以高科技为依托的高效出口导向型部门,改变以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作为支撑的经济结构。
第五,加速数字经济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在这方面俄罗斯目前做得还是可以的。
第六,俄罗斯的前沿科技研究水平要跻身世界前五强。
这些目标究竟实现得怎么样呢?2018-2020年,已经过了三年时间,他的第四个总统任期几乎过半,看看他执行得怎么样。可以看到,这几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根本没有达到普京承诺的水平。去年美国gdp总量是21.43万亿美元,占到世界总量的接近25%,人均gdp达到了接近6万美元;中国去年gdp达到了14.36万亿美元,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6.59%,我们的人均gdp是1.03万美元;俄罗斯去年的gdp总量只有1.6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95%,不到2%,整个俄罗斯经济总量只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7.8%,人均gdp是1.15万美元,只有美国的18%,也比中国的人均gdp高不了多少。2017年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当中的排名排到了第12位,2019年回复到了第11位。如果按照普京当时的承诺,到2024年俄罗斯经济要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的话,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它2018-2024年六年时间,按几何平均数来算,每年经济增速要达到9.5%以上,而且是在前面其他经济体原地踏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的目标。我们回头来看一下,这些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不是负增长就是微弱增长,基本上没有超过2%的速度。所以说,现在完全可以有理由讲,到了2024年的时候,普京所做出的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的承诺是完全没有办法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疫情之前,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经济保持了每年百分之三点几的年均增长率,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也基本达到了3%,但是这些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从来没有超过2%,这意味着什么?而且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包括俄罗斯中央银行等的估算,未来几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最好的情况也不会超过3%。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这是量方面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它的经济结构,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经济仍然是严重扭曲的油气资源出口型经济。2017年俄罗斯油气出口收入占到整个出口总收入的50%以上,占到了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40%以上,这都是非常高的数字。
我们再看它所谓的创新经济。根据这些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包括世界经济论坛等这些权威机构所发表的一系列全球重要竞争力报告,俄罗斯基本上都排在接近40位的水平,有的是38位,有的是45位。这些情况说明,俄罗斯经济和普京承诺的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我们再看一些绝对的数字,2015年的,这个数据旧了一点,但是也基本说明了问题,这些年变化不大。2015年美国全年的研发支出占到了gdp的2.79%,中国占到了2.07%,俄罗斯只有gdp的1.13%,这是占比。如果我们说一下绝对量,大家可能会更加惊诧,从绝对投入上看,美国2015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4630亿美元,中国达到了3770亿美元,俄罗斯只有区区的152亿美元。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它是一个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大国,但是以区区每年152亿美元的科研投入,怎么能够保障它的科研产出?我个人是强烈质疑的。这些年以来,无论是俄罗斯科学家科研文章的发表数量,还是被全球科学界引用的数量,都是非常低的。俄罗斯在重要的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正在加速丧失,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俄罗斯本国很多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非常有名的后工业社会研究中心的主任伊诺泽姆采夫,他的父亲也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有家学渊源;伊诺泽姆采夫就曾经对普京执政以来的发展历程做出一个总结,他认为普京的政策导致了石油泡沫催生的虚幻繁荣,俄罗斯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之外,一切都乏善可陈。他也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在经济发展领域,2016年年初的时候,以美元计算的gdp与2006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旗鼓相当。平均工资若换成美元的话,甚至2016年初的水平还倒退到了2009年10月份的水平。在几乎十年时间里,俄罗斯经济基本上处于原地踏步的境地。按照他的说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2000-2016年,俄罗斯没有铺设哪怕一公里的现代化高速铁路;2014-2015年,在乌克兰危机以后,俄罗斯开始遭受西方制裁的情况下,每年新修的公路只有1200公里;2000-2016年的16年时间里,俄罗斯所有港口的吞吐量,无论是黑海、太平洋,再加上北极航道、巴伦支海等,所有港口的吞吐量不到中国上海港的一半。在经济结构方面,国民经济的能源依赖不降反升,石油天然气在出口当中的占比,1999年是39.7%,而到了2014年则上升到了69.5%。所以说整个俄罗斯经济对油气行业的依赖仍然是非常高的。按照他的看法,俄罗斯这些年以来,没有实施任何重大的工业改革,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工业增长速度要低于gdp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用我的话讲——俄罗斯现在正在经历着一个严重的“去工业化”的进程。苏联时期的那种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当然也有畸形,重工业占比过高,轻工业不足,等等——正在加速衰败,很多工厂设备老化,工人退休,没有年轻的技术人员、工程师,没有技术更新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没有赶上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可以说,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除了特定的军工行业和企业之外,它基本上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意味着整个俄罗斯的工业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沦为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和境地,很难再讲俄罗斯是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连工业国家都算不上,而是“去工业化”的国家。这就是俄罗斯目前的现实。按照伊诺泽姆采夫的说法,在社会领域,免费医疗几乎消失;教育水平严重滑坡,现在俄罗斯只有一家高校进入qs世界高校排名前一百之列,就是莫斯科大学,但只排在九十位左右;贪污、腐败盛行。
莫斯科大学
尽管有了2007年之前经济的相对高速增长,但是俄罗斯经济面临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
7月11日,原来任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现在是俄罗斯审计署署长的库德林有一个说法——我觉得他是俄罗斯经济界现在比较讲真话的人,并不是那种满天吹牛、满天忽悠的人,我觉得他说的还是比较符合现实——他说俄罗斯经济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如果官方今年经济预测得到实现的话,那么2020年俄罗斯经济也会衰退5%,是-5%的增长。最近十年以来,平均经济增长将是1%——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俄罗斯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算下来只有1%。他还有一个数字,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苏联解体的时候开始算,到现在也就三十年时间,俄罗斯经济也总共增长了30%,几何平均算下来是每年不到1%的增长率。从全球经济体的角度来讲,这都是非常低的。普京执政二十年,在经济上我们看到,基本上每年增长1%的水平。
普京模式的特点
普京模式的内容: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
总结一下,普京执政二十年,俄罗斯是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模式呢?经济上,我刚才也多少涉及,实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国企和国家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核心地位。但是它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国际竞争力也相对比较弱,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内部人的治理方式——政府高官可以同时担任大型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尽管他们的工资可能不高,但是他们从企业当中所获得的分红都是天价。企业和政府是这种内部人交易的关系,对于俄罗斯的私有企业,包括外国企业在俄罗斯的竞争环境来讲,大家就应该很清楚,它的竞争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俄罗斯的营商环境,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政治上实行的是超级总统制,可以说普京是大权独揽,名义上的分权其实基本上不太发挥作用,只是一个表面上的空架子而已;尽管有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尽管有联邦法院、最高法院等,但是最重要的决策基本上都是普京和他的小圈子做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怎么样,俄罗斯还是有1993年宪法在那里的,俄罗斯基本上还是一个宪政国家;尽管实际上的权力运行是中央集权,甚至是普京专权,但是在很多层面上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在表面上也还是可以有的。
在意识形态方面,普京这些年以来,其实坚持的是以威权民主和主权民主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说白了,也就是所谓的“中派保守主义”。什么是“中派保守主义”?我们接下来还会细讲。
普京执政已经二十年,西方对他的总结也有很多,西方的学界、政界都有很多对普京的批评声音,他们认为普京主义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普京的集权体制;二是普京对外政策方面的帝国思维;三是反西方主义,特别是反美主义。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普京主义的核心。中国学者对普京主义也曾有过自己的总结,根据普京的发言、讲话、国情咨文等,我们总结了四个要素:一是历史传统。普京非常强调俄罗斯的历史,强调继承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二是爱国主义。三是强国思想。俄罗斯要做大国,而且要做世界上的强国,要成为世界多极体系当中不被忽视的一极、重要的一极。四是社会的团结。我们把普京主义总结为四个要素:历史传统、爱国主义、强国思想、社会团结。但是,如果要更加符合俄罗斯的表述的话,我觉得还是用“中派保守主义”更加能够符合普京思想的原义,因为这几年以来,普京一直在强调保守主义是俄罗斯的核心价值观。
普京主义
普京意识形态的核心:中派保守主义
普京的俄罗斯中派保守主义,我觉得主要有四个要素:
一是在政治上,既要坚持俄罗斯选择的民主道路——那就是苏联解体以后,通过民主化改革,特别是1993年宪法的确立,俄罗斯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同时又要将民主道路赋以主权民主的原则和俄罗斯的传统特色。主权民主就是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的民主,俄罗斯的传统特色基本上还是权力比较集中的特色。
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普京一直强调中派保守主义立足于俄罗斯人民在千年历史当中创造的基本道德精神价值观,也就是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这种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呢?普京曾经引用过俄罗斯著名神学哲学家、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一句话,说得比较透彻,那就是:所谓的保守主义,不是影响向前和向上运动的力量,不是说要把这个国家推向前进和推向上升,但是它是防止后退和防止向下坠落的力量。可能很多人比较费解,为什么不去追求进步?为什么不追求崛起、前进?我觉得,这可能是俄罗斯这些年以来,通过总结它的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我们即使不前进,但是不后退,我们哪怕不崛起,但是不坠落,保持最低的基本的目标。”我觉得这是今天俄罗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
三是,这种保守主义其实也就是要强调俄罗斯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俄罗斯曾经拥有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可以说,普京始终强调要吸收俄罗斯历史上的宝贵经验和传统,包括苏联时期的帝国因素;当然,对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他现在是坚决排斥的。也就是强调强国思想、传统的爱国主义和铁腕的治国理念。他为什么要强调每一个时期都是俄罗斯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去批判?他认为这都是俄罗斯人应该时刻铭记的历史篇章,他说:只有不否定俄罗斯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才能把当前俄罗斯的各阶层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强大和复兴。不是说,推翻了原来的王朝,就使劲给前面的王朝抹黑,就说这个王朝、这个阶段全部都是黑暗。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普京这些年始终强调的,其实也是很多人应该关注和重视的。
四是新帝国主义的思想。这些年以来,我们去看普京和俄罗斯学术界、政界关于俄罗斯历史的讨论,他们始终强调帝国的价值,把帝国概念看成了伟大强国的推进器,而且通过对帝国历史的研究,确认了俄罗斯帝国对国际政治的参与,认为这是俄罗斯国家领土广袤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也就把俄罗斯帝国视作由历史、文化、宗教和语言传统结合而成的各种种族集团组成的社会,因而有了它的庞大的疆域、多民族构成和多种文化元素。帝国意识在俄罗斯社会的复兴也是俄罗斯保守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所说的帝国意识和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一方面,当然他有美化俄罗斯历史侵略扩张传统的因素,但是与此同时,他其实是把帝国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方式,和单纯的民族国家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俄罗斯不是一个由单一民族构成的民族国家,而是由不同民族、多种文化、不同价值观和传统甚至宗教,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政治和文化价值的存在。这是普京这些年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在历史领域做出的非常重要的判断和总结,而且对于俄罗斯未来发展也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些年以来,普京为了推行他的中派保守主义,采取了很多动作。这些年俄罗斯举行了一系列重大国家纪念活动,包括纪念俄罗斯立国1150周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400周年,俄罗斯“伟大的改革家”、罗曼诺夫王朝末代时期的首相斯托雷平诞辰15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100周年,“伟大卫国战争”(二战)胜利70周年——今年是75周年。这些重大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和重构俄罗斯传统历史价值观。
我觉得,这些年普京对俄罗斯历史包括苏联时期的历史进行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反思,我总结为三个反思,同时有三个反对。三个反思,一是反思大革命,包括1905年的革命,包括1917年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十月革命。通过这些反思,普京和他的权威理论家、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者,都强调反对政治激进主义。其实某种程度上讲,保守主义也是和激进主义相对立的,它不是试图通过激烈的变革、革命去让社会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是强调通过渐进的甚至哪怕不前进而保持稳定的方式来维系社会的平稳、维系传统的价值观,避免屠戮、屠杀,避免激进激烈的重大变化。二是反思国内战争,就是十月革命以后在俄罗斯国内,大家都知道,红军和白匪军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给苏俄带来了巨大损失,很多人被屠杀。在普京看来,当时这种国内战争也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的解体,失去很多领土。反思国内战争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反对国内自相残杀,他们现在强调:无论是红军也好,还是白匪军也好,都是俄罗斯的公民,都是俄罗斯的一分子;反对暴力,反对自相残杀。最近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对历史重新反思,进行新的评价;很多在苏联时期受到批判的白匪军,包括高尔察克等,都在获得平反。前些年还有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大家如果找的话也可以看到。这个也是俄罗斯吸取了血的教训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检讨。三是反思大清洗。这种反思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就开始,甚至从赫鲁晓夫时期就开始了;苏联解体以后,又在持续不断进行。很多被迫害者的档案被解密,他们的名誉被恢复,也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精神上的追思,等等。重要的结论就是,无论怎么样,俄罗斯国内要反对大规模、成体系的政治迫害。尽管现在俄罗斯国内也在对反对派进行相应的打压,通过一些措施削弱他们的影响,但是像苏联时期那种大规模、成体系的政治迫害应该很难再重复了。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前不久普京的高参苏尔科夫曾经有一篇文章,对普京的治国进行了总结,认为普京无论怎么样,会得到“深层人民”的支持——他们在内心里始终是支持强大的国家领导人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其实所谓的“深层人民”,也来源于俄罗斯长期的历史传统,那就是沙皇专制的历史传统,很多人还有一种“好沙皇”情结:沙皇是好沙皇,大臣是坏大臣,所有坏的事情都是大臣们做的,无论怎么样沙皇都是热爱人民,而且要为人民谋幸福的。这在俄罗斯人的心里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基因。
普京模式的手段
总结起来,普京这二十年以来的治国理政,主要有四个重要的手段:
第一,对国家权力的绝对控制。当然,这种绝对控制和沙皇时期、苏联时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无论怎么样,它还是一个宪政国家,但实质上还是把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牢牢掌握在普京和他身边这些人构成的执政集团手中。
第二,要保持居民基本生活的稳定。如果说2000-2007年这种高油价时期比较顺利、没有太多顾虑的话,现在当然遇到了相应困难,但是不管怎么样,普京还是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俄罗斯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保持社会稳定。说白了就是用这种基本的社会保障来购买俄罗斯老百姓手里的选票。
第三,实现经济的有限增长。当然,这种实现现代化、实现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都是零星、局部的,但是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建立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等。
第四,对外强势。通过渲染和煽动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情绪、民族主义情绪,来维系普京的执政地位,这当然是他最好使的一个手段。
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国际环境实情与普京对世界的认知误区
我们刚才讲了俄罗斯的经济和普京的治国理念,包括他的思想。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东西。俄罗斯经济很差,但是不管怎么样,俄罗斯的木桶上有一块长板就是它的军事力量。可以说,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世界第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和美国比较起来,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也仍然呈现出衰退的态势。我们看到,这些年美国的军费开支每年都是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每年的军费预算基本上都达到了7000亿美元以上,而俄罗斯的军费开支,每年基本上也就是500、600亿美元的水平。2017年的预算,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只有663亿美元,2018年锐减到了471亿美元。以不到美国军事预算十分之一的水平,想要保持和美国在军事上平起平坐的超级军事大国的地位,我觉得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看到,甚至中国的军费开支,这些年也都远远超过俄罗斯:按照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这几年我们每年的军费开支都达到了2000亿美元以上,基本上也是俄罗斯军费开支的三倍到四倍。可以说,在军事领域,俄罗斯如果和美国相比的话,它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尽管这些年包括普京也好,包括红场阅兵也好,展示了一系列所谓的先进武器,但是总体的军事实力上,美俄之间的力量对比呈现出了一个日益失衡的状态。
俄罗斯的国际环境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普京2014年在克里米亚危机当中夺回了克里米亚半岛之后,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在迅速恶化,与西方的关系已经跌入了冷战结束以来的冰点。“向东转”,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是三心二意的,俄罗斯也不可能以一个东方国家的身份参与到东方的事务当中来。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俄罗斯来讲,后苏联空间日益松散。尽管俄罗斯这些年搞了欧亚经济联盟,在军事上的同盟体系也有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但是这些年,乌克兰已经退出了独联体,哈萨克斯坦也在搞自我的拉丁化,特别是最近一个阶段以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在和欧盟,包括和美国加紧互动。白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亲兄弟,如果白俄罗斯都和俄罗斯渐行渐远,离心力不断增强的话,那么俄罗斯所期望的大欧亚也好,恢复帝国也好,都会面临很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在全球治理体系当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在衰落。现在可以说,除了在联合国安理会当中的席位这至关重要的否决权之外,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其实是非常弱的,体现在全球金融体系、气候变化、世界经济体系,包括wto等方面——尽管这些体系现在也在面临着动摇;其实在wto里面,俄罗斯的地位和影响也是非常小的。等会儿我们还会说俄罗斯对未来的国际地位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身份认同摇摆不定。俄罗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究竟是一个西方国家、东方国家、欧亚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新兴经济体?这些选择对俄罗斯来讲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历史上,俄罗斯始终是在东西方之间摇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很多战略、政策都是难以制定和实施的。
我这些年的基本观点就是,俄罗斯尽管仍然是世界大国当中的一员,但是它在全球治理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在下降,而且它的国际环境在恶化。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结果?和普京执政二十年有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还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我们看2007、2008年的时候,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其实是非常好的,加入了八国集团,和欧盟、美国的关系,包括和中国的关系都非常好;但是2008年发生了俄格战争,我们开奥运会的那天,8月8日,之后,又发生了克里米亚危机,俄罗斯的国际环境迅速恶化。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主要是和普京的国际战略观的误区有关系。所谓的国际战略观就是对整个国际战略形势、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大国关系的判断和看法。我觉得他有几个失误:
第一,对大国战略竞争的认识存在误区,把战略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而不是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面。今天的大国博弈,绝不仅仅是谁占了多少领土,绝不仅仅是谁的拳头有多硬,更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科技力量、经济实力、软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竞争,看是不是能够把国民的聪明才智有效发挥出来——我觉得这点是今天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至关重要的,你是让你的国民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智慧,表现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还是让他们默默无闻、浑浑噩噩,甚至用脚投票逃离这个国家?这些年俄罗斯大量的财富和知识精英外逃,逃到美国、欧洲甚至以色列,包括中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对于自身国力变化的判断以及对于多极化格局的认知存在偏差。我开篇的时候就讲到,在2008年的时候,当美国遇到了金融危机,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信心满满,他们认为美国正在加速衰落,而俄罗斯正在迅速崛起;他们认为美国的一超独霸的地位已经丧失,多极化格局已经成为现实。正是在这种美国衰落、俄罗斯崛起的判断之下,才有了2008年的俄格战争,也才有了以后俄罗斯在一系列对外行动上的咄咄逼人的做法,但是结果怎么样呢?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遭受了西方强有力的制裁;国际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发展止步不前,而俄罗斯民众的生活也大打折扣。
第三,俄罗斯在国际秩序当中的角色和作用,他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颠覆者,因为他们认为苏联解体就是一个地缘政治的悲剧——这是普京讲的。他们认为,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里,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始终是被排挤的角色,所以他要采取一系列动作来颠覆这个秩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他做的一系列行动,例如普京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他说“狼来了”,把美国比成了狼;包括俄格战争、克里米亚危机,包括干涉美国选举,等等,一系列都是这么做的。但结果怎么样,我们现在看得非常清楚。
第四,由于俄罗斯在整个全球劳动分工体系当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所以说普京对于全球化始终是非常悲观的认知。说白了,俄罗斯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就是一个卖石油、卖天然气、卖铁矿石、卖木材的关系,与整个世界产业链、价值链、生产链的捆绑和融入度是非常低的,所以普京觉得全球化怎么样也无所谓,再全球化我也是卖油的,油价高对我最好,油价低对我就有影响。他对国际油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要远远高于他对全球化的兴趣和水平。
第五,对全球能源战略格局的变化和世界新能源革命的看法是严重滞后的。他们认为,美国的页岩油革命就是阴谋论而已,就是为了打压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但是我们看到,这几年美国的页岩油革命已经让美国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对整个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是历史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去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急剧下跌,就是这点的一个表现。
另外,俄罗斯对原苏联国家,始终把它们认为是自己的小兄弟,实际上并没有采取对等的态度和这些国家发展平等互利的合作,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安全层面都是这样,导致这些国家和它渐行渐远。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哈萨克、白俄罗斯现在仍然留在欧亚经济联盟里面,但是它们心里对俄罗斯是一种既怕又恨的感觉,它们都在采取多元平衡的手段,把更多的力量拉进来,来批评俄罗斯对它们的压力。
上述是普京这些年以来国际战略观的一些失误。
未来前景,俄罗斯会走向何方?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国雄心,俄罗斯的大国雄心和自身实力不足之间的张力究竟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张力有多大?理想很丰满——俄罗斯要成为世界大国,但是实力并不够,怎么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俄国的历史——我开篇就讲到了,我们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可以看到,俄国的发展经常是大起大落的波浪式的轨迹: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当中失败以后,就引发了沙俄国内的不稳定,也最终才导致了1861年俄罗斯的农奴制度改革;1904、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当中的失败引发了国内1905年的革命;俄罗斯在一战当中的失败也引发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最终导致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垮台和俄罗斯帝国的分崩离析;而冷战的结束,俄罗斯在冷战当中的失败,也导致了苏联解体。未来俄罗斯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普京执政的二十年,被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比喻成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统治。勃列日涅夫就是长期执政的一个领导人,尽管当时苏联曾经一度如日中天,与美国并称为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和美国展开了地缘政治竞争,甚至入侵了阿富汗,在拉美、亚洲、非洲都有自己的军事基地和存在,但是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后接着的就是苏联的急剧变革。所以说,未来俄罗斯的发展,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我个人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的。
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能力不容小觑
除了讲俄罗斯的这些弱点之外,我觉得我们还要看到问题的另外一面,俄罗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也还有它强的地方:经济不行,全球治理水平在下降,软实力不行,但是俄罗斯在它的综合国力里也有优势,就是军事实力、外交手腕和战略意识。俄罗斯在今天这个特殊环境下,把军事力量、外交手段和混合战争综合运用的意志和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它有哪些意识形态工具?比如说俄式的保守主义,我们刚才讲到了它对内的那四点,对外它又强调,一是主权民主论:我是搞民主体制,但是我怎么搞是我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要来干涉。二是主权高于人权,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以来所宣扬的“保守主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三是国家主义高于国际主义。当然,更加吸引部分人的地方,是俄罗斯的反美主义。俄罗斯一度是世界上反美主义的旗手,它把反美主义作为拉拢朋友和伙伴抗衡美国对它的压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而使用。另外,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到2016年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包括在欧盟的一系列危机,如难民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和其他近来的危机里,俄罗斯始终在用一种混合战争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信息战、网络战、心理战还有特种战相结合,以避免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形式,实现自己的地缘政治目的,是俄罗斯现在对外政策当中一个非常常用的工具。
所以说,我一直认为,我们不要小瞧俄罗斯,俄罗斯尽管经济不行,但是有它的强项;俄罗斯的能力不在于它的建构能力,而在于它的解构能力。什么叫建构能力?你想和它搞合作,或者让俄罗斯在全球合作过程中,全球化、一体化过程中,发挥领导性的角色、建设性的作用,带动大家一起发财致富,很难,但是俄罗斯有解构的能力,有破坏的能力,而且它的破坏力有时候还是非常强大的。这是这些年的国际政治经济生活当中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俄罗斯对新冠疫情全球影响的判断:给自己带来重要的战略机遇
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重大冲击,全球化在退潮,中美关系在急剧恶化,甚至有滑向新冷战的可能。但是,在俄国人看来,新冠疫情却给他们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我前几天在《世界知识》上有篇文章,我再把要点和大家交流一下。新冠疫情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好处?
第一,对于它的主权民主、治理方式,它认为新冠疫情给它带来了很好的借口,就是有了非常好的合法性依据和借口来加强管控;包括在这次修宪过程中,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所在的“老广场”——我们用“老广场”来代指俄罗斯总统——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新冠疫情,为这次修宪提供保障。
第二,在全球化层面,我们刚才讲到,俄罗斯参与全球化的力度是非常弱的,它在全球化中基本处于边缘状态,与全球化是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当这种全球化遇到了新冠疫情打击在加速退潮的时候,当美国的退群行为不断,包括对who的质疑日益高涨的时候,当中美日益脱钩的时候,俄罗斯觉得它自身的优势出来了,全球化退潮越早,对俄罗斯越有利;一方面,俄罗斯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另外一个方面,全球化和中美脱钩,会让俄罗斯的优势更加发挥出来,而中国和美国的优势正在加速失去,这是它乐见的,因为在俄国人的国际政治观里始终是这种零和博弈:别人所失去的就是我得到的,哪怕我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但是对你坏的就是对我好的。
第三,在国际格局层面,俄国人看来对它也是非常有利的;美国受到了重创,欧洲受到了重创,中国受到了重创,它认为其他国际行为体都在受损,来自美欧的压力毫无疑问会减轻,中国迅速崛起对俄罗斯构成的压力也在减轻。当然,俄罗斯非常愿意看到这一点。东西方的战略压力都在缓解,在俄罗斯人看来,它的国际环境就会大大改善。
第四,从国际秩序的角度来讲,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加速走向失序,甚至美国人现在都开始主动地瓦解它自己主导的秩序。因为美国认为,在这个秩序之下,中国是得利最多的,中国不仅在这个秩序当中得利最多,而且在利用这个秩序和美国抢夺国际领导的地位,所以,美国在加速退群,退出伊核协定、巴黎气候协定,甚至退出联合国一系列机制——现在美国人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机制都十分不满——7月1日美国退出who,对wto美国也非常不满。现在美国人正在加速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尽管国内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但是我个人认为——我去年就在《世界知识》上发表文章——美国人正在加速建立新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安全秩序。在经济方面,美国人搞了美加墨的新的自由贸易区,还有美日自贸协定、美韩自贸协定,美英自贸协定正在加速谈判,未来美国和欧洲也会达成自贸协定,甚至不排除美国未来“收购”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可能——如果达成的话,以美国为核心的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就会出现在世人面前。那么,中国在这里是什么样的位置?……这些对俄罗斯来讲都是好消息,一个更加碎片化、更加失序的秩序,在俄国人看来,恰恰是为他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更有利于他们凸显自己的大国位置,也更有利于他们运用自己的锐实力在国际上纵横捭阖。在大国关系方面,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甚至有可能滑向新的“次冷战”,对俄罗斯来讲是天大的好消息。俄国人原来讲:苏联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们中国人和美国人联手催生的结果。现在中美关系正在发生四十年以来历史性变化的时候,俄国人认为,他们终于可以做聪明的猴子,坐山观虎斗;而且,如果我们认真回顾历史,会发现,中美关系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使用了很多外交谋略的结果,它主动地挑动中美之间的相互质疑、敌对、恐惧,有很多表现。
所以说,基于上述判断,俄国人认为,他们迎来了自从乌克兰危机甚至冷战结束以来最好的战略机遇,他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战略机遇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几个做法:
第一,进一步贯彻普京的中派保守主义的思想理念,维护俄罗斯国内的稳定、团结。
第二,宣扬西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垮台,为俄罗斯的俄式保守主义赢得更多的思想空间和支持者。
第三,巧妙地运筹中美俄三边关系,站稳脚跟,保持独立,坐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最近一个阶段以来,美俄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两国发布了纪念易北河会师的联合声明,重申要联手应对新的威胁。谁是新的威胁?最近疫情期间,特朗普和普京六七次通电话,两国外长互动也非常频繁。
第四,借助抗击疫情的机会,要求西方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要与美国共同干预国际石油市场。最近达成的opec 的减产协议,不仅仅是沙特这些opec成员和俄罗斯参加,美国也参与进来,连加拿大也参与进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美俄已经开始在干预国际石油市场方面采取了实际行动。尽管俄国人知道俄美关系不可能迅速改善,但是要为未来的合作寻找新的支点。
第五,利用疫情机会来进一步推动俄罗斯所主导的欧亚一体化,无论是在经济层面的欧亚经济联盟,还是在安全层面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最近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事件就是俄罗斯邀请蒙古加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而且据目前公开报道,蒙古也表达了乐观、积极的意愿。这又会对整个欧亚大陆的安全形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
【问答】
提问:东正教思想传统在当今俄国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玉军:普京上台以后特别注重历史传统,对东正教也特别关注,特别强调东正教在维系俄罗斯国内团结、保持俄罗斯传统价值观中的作用;甚至在对外政策中,东正教会都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在对乌克兰的关系,包括对巴尔干半岛、对希腊,特别是对塞尔维亚这些和俄罗斯有着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的关系方面,东正教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清楚,在俄罗斯的政教关系当中,教会从古至今都是服从于世俗权力的;如果说在沙皇时期教会是沙皇的工具的话,那么在今天,东正教会更大程度上是俄罗斯政权的一个左膀右臂,当然,这种左膀右臂使用起来,特别是在国内,就有了一种对俄罗斯民众而言更加可接受的可能。所以说,尽管现在俄罗斯没有官方意识形态,也没有原来苏共中央宣传部之类的那些官方机构,但是教会在贯彻俄罗斯政府包括普京的思想方面其实是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提问:能否谈谈中俄关系的一些历史问题?
冯玉军:在历史上,中俄关系即使说不是最重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在国家安全方面,近代以来俄国是从中国攫取领土最多的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划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各种卑劣的手段促使唐努乌梁海加入苏联,鼓动外蒙古独立,等等,可以说俄国让中国丧失了接近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对中国来讲可以说是重大的安全威胁。当然,今天我们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个条约,不管出台的背景怎么样,但是已经签字了,在条约里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相互没有领土主张,两国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在国际法上可以说是划上了一个句号。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历史不能抹煞,我们在国际法上,今天对俄罗斯没有领土要求,但是这段历史要始终铭记在中国人的心里、脑海里。历史不能选择性地记忆,不能这边对一些国家就强调对自己的侵略,那边对其他国家就完全淡忘、漠视,选择性地强调和选择性地失忆,最终受害的仍然还是中国。最近几年中国的一些中学历史教科书甚至删除了沙俄侵华的内容,我觉得这样做是极其不适当的。我们可以按照现行的国际法,在现实国际政治当中遵守国际法,遵守中俄两国之间的条约,但是如果这种历史记忆被抹去的话,对中国人来讲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灾难。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方面,近代以来,苏联也好,俄国也好,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都知道共产国际在国民党改组和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也都知道,1949年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实行的是全盘苏化,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军事、文化、思想各个层面全都是全盘苏化,这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去苏联化。但是,这个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同时也将是长期的。所以说,对苏联、对俄国,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研究,有更多的清醒的认识;但是非常可惜,我们的研究也还不到位,我们的认识也还有很多停留在表面的地方,这是我们学者应该反省的,也是希望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支持的地方。
提问:听说俄罗斯人的人均收入挺低的。实际情况如何?
冯玉军:俄罗斯的人均收入,按照去年的数据的话,官方统计是每个月3000多人民币。我的一些朋友也都是俄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有莫斯科大学的,有科学院系统的;他们中一个教授,每个月单纯地从单位拿的工资也就是5000多人民币,所以很多人也迫不得已要有第二份、第三份兼职——除了自己的本职收入之外,也还要去外面讲课、当翻译、做导游之类的,来弥补家用。实际情况也确实不容易,我去年去远东,遇到一个小伙子,他是做导游的——在辽宁大学学过四年汉语,可以给中国人做导游。他跟我讲,他一个月可以拿到10000块人民币的收入,他的父母亲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律师,但是父母亲每个人每个月只有四五千人民币的收入。俄罗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收入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有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吓人的。所以我刚才也讲到,这些年很多俄罗斯大学毕业生,包括一些中青年可以走得动的知识分子,也都在选择出国;现在很多去德国、欧盟国家,在以色列现在有上百万俄罗斯的犹太人,当然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原因,另一方面还和历史上俄罗斯的排犹运动有关系。总之,能走的一些人在加速离开,这对俄罗斯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俄罗斯一方面人口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也在恶化,知识精英、财富精英在外逃,而斯拉夫人的出生率在降低,其他少数民族的出生率保持高位,这对俄罗斯来讲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所以普京这些年也是很关注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提问:俄罗斯为什么不发展轻工业?
冯玉军: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在轻工业方面,俄罗斯没有比较优势。另外,农业方面,俄罗斯马铃薯种子有70%是要从荷兰进口的,这是很难以令人想象的。很多药品也从国外进口。俄罗斯试图推进轻工业发展,这些年也还是有一些改观,但是想让它再恢复到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很困难的。
提问:如果俄罗斯在中美之间站队,俄罗斯会选择中国还是美国?
冯玉军:这个问题我们也要看历史。首先,俄美关系不会因为中美关系恶化而迅速走近。为什么?因为俄美关系本身有问题,特别是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美国人对它的看法,俄罗斯这些年激烈的对外行动,克里米亚问题、叙利亚问题,包括利比亚问题,等等,都制约着俄美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人特别看重俄罗斯对于美国大选的干涉,对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干预。这些问题不解决,俄美关系很难有一个迅速的好转。俄罗斯不会选边站队。俄罗斯对待中国方面,历来都是在别人和中国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俄罗斯打着调停的名义,打着帮助中国的旗号,来从中获得最大利益的。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俄国人一方面把中国的军事地图给了英法联军,另一方面借着调停的借口,从中国获得了巨大好处,签署了1860年的《北京条约》,使清政府承认了1858年的《瑷珲条约》,等等。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基本上被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就收入囊中。我觉得历史不可能百分之百重演,但是会给我们很多的借鉴和警示。在今天的中美俄关系中,俄国也不会选边站队,但是它会极力地利用目前的机会,为它创造最大的价值。
提问: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推行的“休克疗法”是西方实施的阴谋。您怎么看?
冯玉军:将俄罗斯民主转型和经济改革全然认为是欧美的国内阴谋,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因为苏联的模式到了最后,苏联之所以解体,是因为它的模式难以持续下去。最近俄国政治人物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就是针对这次修改宪法,他做了三点非常重要的判断,第一,他否定了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当中的民族自决权(即加盟共和国退出联盟的权利),他认为这种民族自决权导致了苏联解体;第二,他否定了苏联宪法和苏共在政治生活当中的垄断地位;第三,他就否定了苏联解体是外来因素强加的这种结论,他认为苏联解体根本原因还是内部出了问题。苏联模式走不下去,当时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东欧国家选择了自由主义的道路,经历了经济缩水,这不完全是由私有化本身造成的,更大程度上是由于苏联解体,传统的经济联系断裂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关于私有化本身,确实俄罗斯的私有化也有问题,这种休克疗法过于激进,而且当时将国有资产分配全民而发行的私有化债券很多并没有成为普通民众的资本,而是被聚集到一些寡头手里,成为他们攫取国有资产的手段。但是私有化本身,从根本上还是明确了当代俄罗斯比较清晰的产权制度,在经历了1990年代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衰败以后,普京执政,2000-2007年经济比较高速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高油价,另一方面和私有化改革也有巨大关系。刚才我们讲到,这些年俄罗斯经济的困境,一方面和国际上的金融危机及外部制裁有关,另外一个根本问题是它的国家资本主义导致的产权混乱和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包括内部人交易这些问题。所以说,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私有化,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私有化是有问题,但俄罗斯经济的困难从根本上是它的体制和内外战略导致的。
提问:能谈谈普京的任期问题吗?
冯玉军:这次宪法修正案通过以后,他就从法理上消除了连任的障碍,在2024年他可以参选,而且连任两届,到2036年,这是从理论上推的。而且现在普京也有讲话说,他不排除到时候再参选总统。可以说,从宪法上,他已经扫除了制约他连任的障碍,理论上他有可能执政到2036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究竟能执政到多久,也受很多因素影响。首要问题就是普京身体究竟怎么样,当然现在普京还是非常精神,但是到2036年的时候会怎样呢?能不能到2036年,也是一个问题。另外就是俄罗斯国内各种因素,经济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还有目前激烈的国内外互动。所以说,这种问题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我们拭目以待,看他执政到什么时候,而且执政效果怎么样。
提问:如果俄罗斯是不在中美间选边站队,中国如何发展中俄关系?对于中方一直强调的不断提升的中俄关系,利弊如何?
冯玉军:我觉得最关键的不在于俄罗斯;对于任何一组双边关系来讲,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中国自身。我们究竟怎么样看待自己?我们的身份——中国是谁?中国的利益在什么地方?中国在国际体系里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些是我觉得最核心的因素。只有这些都想清楚了之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心里有数。今天中俄关系被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全面战略协作”是不是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国际环境,是不是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减轻了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如果大家回顾这些年中美关系的变化、中俄关系的变化,可能我们会得出非常清晰的结论。
我觉得对于中俄两个国家来讲,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关系绝对不能搞坏,必须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因为这是我们通过惨痛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经验。中俄不能搞坏关系,如果中俄关系恶化,再恢复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国在边境上陈兵百万,迫使我们深挖洞、广积粮,搞大小三线建设,痛失一个实现现代化机会的话,我觉得是不明智、不清醒的。但是关键是度;中俄关系要好,好到什么程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个人的理解里,以我这些年的研究,我的一个体会是,中俄保持睦邻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平等尊重、互利合作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中国来讲是最合适的。中俄关系发展一定要遵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里的“三不”原则,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还要加上一点,不意识形态化。我们千万不要有那种想法——要拉着俄罗斯和谁谁对抗。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安全需要自己来保卫,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说实话,也没有人打心眼里真的想要帮。在经济问题上,我们要更清楚地明白: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得益于融入国际体系,和所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平等互利的关系,开展了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这是我们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
有的人讲:中美贸易战,我们和美国贸易战打起来无所谓,美国人不向我们出口大豆,我们可以从俄罗斯买;美国人不向我们出口芯片,我们可以从俄罗斯买。我说:你认真算过一笔账没有,这都是结构性问题,是要从实际出发的;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3700万吨大豆,而俄罗斯2017年全年的大豆总产量——不要看它的领土面积多大——不过600多万吨,连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一个零头都不够,你怎么样实现对美国的替代?高科技同样如此,我们每年从美国进口几百亿美元的芯片,俄罗斯能够生产吗?不可能的事情,俄罗斯还需要从中国进口芯片呢,它现在很多航天的东西都需要从中国进口电子元器件。刚才我讲了它的科技发展水平,特定领域——可能在核能领域、原子能领域,它有自己的一些东西,在战斗机发动机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之外,在很多层面,我觉得它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和中国已经不在一个量级上了。我们难道还希望在中美关系恶化以后,能从俄罗斯取得什么样的科技支持吗?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美国人看得严,俄国人看得比美国人还严,中国在俄罗斯最好的工科大学鲍曼莫斯科技术大学学习的学生,它的核心实验室从来都是对中国学生关闭的。所以说,我觉得不在于俄罗斯怎么样,而在于我们是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想清楚了:中国是谁?我们要什么?俄罗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美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们心里是不是有一笔清楚的账,如果这个账算清楚了,自然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提问:今天俄罗斯有全民免费医疗和教育吗?
冯玉军:还是有的,但是水平很低。如果得一个头疼脑热,可能会从免费医疗里拿一点药,但是如果真得了大病,从它的免费医疗体系里要得到救助,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教育分为两种,有付费的,有国家免费的,但是相比较而言,这种双轨制下,付费的教育质量更高,免费的教育水平比较低。
提问:俄印关系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冯玉军:最近网上一直在传,在中印发生了边界对峙的情况之下,印度国防部长跑到了俄国;中国国防部长也到了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今年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的阅兵式。俄罗斯向印度出售了33架先进战机,也有大量先进坦克,战机合同已经签署了;s400防空系统,印度人也要求俄国提前交付,似乎俄罗斯也答应了。但是,不要就看这几天的事情,我开篇就讲了方法论,我们一定要在一个长时段里看问题。其实这些年来,甚至在冷战时期,苏联和印度就是接近于盟友的关系。苏联解体以后,印度和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水平是非常高的,不仅俄罗斯大量地向印度出口先进的军事装备,而且两国也在共同研发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说布拉莫斯导弹,无论是陆基的还是海基的、天基的;包括第五代战机,现在叫做苏-57,包括印度从俄罗斯租赁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潜艇,双方的军事技术装备合作层次、力度、金额、水平其实一直是高于俄中之间的。
不仅俄印之间是这样,俄罗斯和越南之间的军事技术装备合作也都是非常密切的。俄罗斯向越南出口先进的反舰导弹,如“花岗岩”反舰导弹,向越南出口基洛级潜艇、苏-30战机,等等;这些都是有着深刻地缘政治考虑的,不仅仅是围绕挣钱,还有它的地缘政治目的。所以说,俄罗斯的外交是非常成熟的,在世界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包括中俄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在经历着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之下,俄罗斯对华政策的考虑是多面、多元的。我想大家对这点其实也很清楚。
提问:能谈谈中俄油气合作问题吗?
冯玉军:社会上传言,中俄油气合作长期协议是固定价格,在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的情况下,中国从俄罗斯买油是付高价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家如果看一看已故的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先生写的书,包括在《新民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包括对中俄的定价公式有过一个非常好的说明;不存在固定价格的问题,中俄之间的石油长期贸易是随行就市的,是根据国际石油市场变化调节的。在今年国际油价下跌特别厉害的时候,我在“今日头条”上发过一个小短文,对这个问题也有过一个说明。我根据这几年查到的中国海关公开数据,对比了中国从沙特和俄罗斯进口的原油的量和总价,进行了计算,单价基本上是持平的;也就是说,2016-2018年,中国从沙特和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基本上都维持在60美元/桶的水平上,有的年份俄罗斯稍高一点,有的年份沙特稍高一点,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实际情况也是这样,我们从俄罗斯买油,不存在高价买油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要看,中俄的能源合作领域其实很多。在石油领域,我们有和俄罗斯的长期石油贸易协定,有管道的建设,有中国在俄罗斯上游的勘探开发投资;在天然气领域,我们也要建东线天然气管道,而且已经建成,实现了输气,我们也在俄罗斯亚马尔项目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也从俄罗斯购买液化天然气。总体上来讲,中俄能源合作是一个互利双赢的领域,我们从俄罗斯获得了资源,俄罗斯获得了中国的投资,获得了中国购买石油和天然气的货款,同时也获得了技术和市场。但是,如果我们看的范围放得更大,放到我刚才讲的世界能源革命,放到新能源革命、页岩革命和智慧能源革命三场革命的大的视角上来看,我觉得,和俄罗斯相比,中国在市场上占有的地位更加有利:我们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同时我们也有资源——中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我们有知识。在整个能源产业的链条里,我们所拥有的优势要比俄罗斯大,而且现在国际石油市场正在经历着历史性变化,正在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俄罗斯拓展中国市场的需求、渴望,要比中国从俄罗斯买油、买气的需求更大。所以说,在未来的中俄能源合作过程中,怎么样更好地发挥我们手中所拥有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我们把眼界放得更开,从全球角度来讲,怎么样获得中国所需要的能源、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我觉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总体来讲,我们讨价还价的资本要远远大于俄罗斯,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出来。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希望有机会和大家进行更多交流。我在《世界知识》有一个专栏,在澎湃新闻也有一个“普京的‘孩子们’”的专栏,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