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多边主义只是国际合作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国家间都接受多边主义,并不意味着合作就自然成形。价值观是多边主义的粘合剂,只有持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驱使多个国家走近谈判桌,协调彼此的利益,取得多边主义的合作成果。
当然,国家间也会因国家利益超越价值观而携手合作,如当年美苏两国联手抗击德国法西斯。但价值观的冲突,让美苏合作只维持了几年,冷战却维持了几十年。所以,价值观占据国际合作的第一要素。
以中国为例,价值观始终是中国走多边主义道路的灵魂。多边主义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合作方式,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统帅中国走多边主义道路。中国从1949年10月后走上了多边主义道路,但价值观的变化使中国的多边主义染上不同的色彩。
第一,毛泽东践行“一边倒”让中国加入了“红色多边主义”。毛泽东作出“一边倒”决策是毛泽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权后,坚定地加入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理所当然的。“红色多边主义”是新中国一段时期内对外政策的特征。
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与苏联军事上结盟。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也是基于价值观的选边站。“抗美援朝”改变了斯大林原本对中国共产党的疑虑。此后,斯大林决定大规模援助中国,中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但毛泽东不接受赫鲁晓夫倡导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的说法,作出了中国不加入经互会的决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主张。毛泽东又因为在对待斯大林等问题上与赫鲁晓夫产生分歧,中苏关系破裂,最后引发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价值观既黏合了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多边主义,也撕裂了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第二,邓小平倡导的市场经济黏合了中国与全球经济。中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是中国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表明,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特征。邓小平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中剥离出来,并置入社会主义经济中。中国践行市场经济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市场经济把中国社会蕴藏的巨大潜力激活,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震撼世界,也再次证明了市场经济的巨大优势。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把“中国方案”注入多边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是新时代的“红色多边主义”,通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特色多边主义的经典案例。“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原则,即充分认识市场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也包括政府发挥适当作用的原则。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特征。“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模式的对外延伸。
但西方国家把“一带一路”视为中国实现地缘政治的工具。2019年12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并没有像北京所讲的“双赢”。美国的官员、学者、专家和记者几乎都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获得其他国家好处的战略筹码。中国利用债务陷阱挑战别国主权,发展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在印度洋地区和亚太地区部署军事设施网络。
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导致彼此对“一带一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也注定了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抵制“一带一路”。中美两国的价值观不同,无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现多边主义合作。价值观已成为中西方开展多边主义合作的障碍。
事实证明:多边主义未必导致国家间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主义,但2001年启动的多哈议程谈判,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原因还在于各国对自由贸易能否给本国带来利益心存疑虑,自由贸易的理念未必深入人心,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念仍然挥之不去。自由贸易只是政治家嘴巴里的政治正确。
联合国也是多边主义,中西方一直在联合国为人权问题争吵,从来没有取得合作成果,甚至连人权的内涵都无法取得一致。中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了西方的人权概念,而西方绝不接受中国的人权观。联合国的多边主义为中西方人权观的对立提供了博弈的平台。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成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谁都不会相信中澳紧张关系能在rcep内予以缓解。rcep能增进中日韩三国的关系吗?至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现在日本民众也不相信rcep能增进中日关系。
第四,中国很难参与带有西方价值观的多边主义合作。现在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示,中国积极考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cp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缩减版。tpp是美国设计的,带有鲜明的价值观。
对中国而言,cptpp把涉及敏感问题的条款都保留了下来,如国企“竞争中性”原则、补贴、技术转移。这些条款与美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要求中国实施结构性改变高度吻合。这绝不是巧合,反映了tpp的设计师看到了政府主导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之间的本质差异。
cptpp中的劳工条款直接否定党的领导。劳工条款主张核心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涉及“结社自由,组织和集体谈判权”。这就可以解释中国只批准了177项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中的26项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中国尚未批准象征价值观的国际公约,即《组织权和集体谈判权公约》《结社自由与保护组织权公约》《强迫劳动公约》和《废除强迫劳动公约》。
如果中国正式提出加入cptpp,中国只有接受cptpp规则的义务,不存在中国与cptpp成员国谈判cptpp规则的机会,因为中国不是cptpp的原始缔约方。从中国当前的形势看,不可想象中国能接受否定党领导的cptpp条款。除非cptpp为了中国网开一面,设定例外条款。
第五,西方国家非议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近几年,西方国家开始议论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从西方的价值观看,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是为中国谋取大国利益的工具。
11月24日,《纽约时报》发表该报驻北京上海分社社长的署名文章,评论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文章评述了三个问题:第一,“中国政府一边推动本国对世界开放,一边采取越来越咄咄逼人,有时甚至是惩罚性的政策,迫使他国按中国规则行事。”第二,“中国希望在自身需求上减少对世界的依赖,同时让世界尽可能多地依赖中国。”第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中国想遵守国际规则和准则,但也会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无视这些规则和准则。”
按中国的价值观看,西方国家非议中国就是要遏制中国,但中国在迈步多边主义的道路上,如何调和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没有价值观充当粘合剂,多边主义难以实现,至少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很难深入展开。
当然,世界不只有美国和欧洲,亚非拉国家都可以成为中国的凯发k8官方首页的合作伙伴。但如果世界没有美国和欧洲,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会降低还是会更高?
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原题《价值观是多边主义粘合剂》
多边主义只是国际合作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国家间都接受多边主义,并不意味着合作就自然成形。价值观是多边主义的粘合剂,只有持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驱使多个国家走近谈判桌,协调彼此的利益,取得多边主义的合作成果。
当然,国家间也会因国家利益超越价值观而携手合作,如当年美苏两国联手抗击德国法西斯。但价值观的冲突,让美苏合作只维持了几年,冷战却维持了几十年。所以,价值观占据国际合作的第一要素。
以中国为例,价值观始终是中国走多边主义道路的灵魂。多边主义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合作方式,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统帅中国走多边主义道路。中国从1949年10月后走上了多边主义道路,但价值观的变化使中国的多边主义染上不同的色彩。
第一,毛泽东践行“一边倒”让中国加入了“红色多边主义”。毛泽东作出“一边倒”决策是毛泽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权后,坚定地加入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理所当然的。“红色多边主义”是新中国一段时期内对外政策的特征。
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与苏联军事上结盟。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也是基于价值观的选边站。“抗美援朝”改变了斯大林原本对中国共产党的疑虑。此后,斯大林决定大规模援助中国,中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但毛泽东不接受赫鲁晓夫倡导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的说法,作出了中国不加入经互会的决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主张。毛泽东又因为在对待斯大林等问题上与赫鲁晓夫产生分歧,中苏关系破裂,最后引发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价值观既黏合了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多边主义,也撕裂了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第二,邓小平倡导的市场经济黏合了中国与全球经济。中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是中国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表明,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特征。邓小平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中剥离出来,并置入社会主义经济中。中国践行市场经济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市场经济把中国社会蕴藏的巨大潜力激活,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震撼世界,也再次证明了市场经济的巨大优势。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把“中国方案”注入多边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是新时代的“红色多边主义”,通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特色多边主义的经典案例。“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原则,即充分认识市场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也包括政府发挥适当作用的原则。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特征。“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模式的对外延伸。
但西方国家把“一带一路”视为中国实现地缘政治的工具。2019年12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并没有像北京所讲的“双赢”。美国的官员、学者、专家和记者几乎都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获得其他国家好处的战略筹码。中国利用债务陷阱挑战别国主权,发展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在印度洋地区和亚太地区部署军事设施网络。
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导致彼此对“一带一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也注定了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抵制“一带一路”。中美两国的价值观不同,无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现多边主义合作。价值观已成为中西方开展多边主义合作的障碍。
事实证明:多边主义未必导致国家间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主义,但2001年启动的多哈议程谈判,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原因还在于各国对自由贸易能否给本国带来利益心存疑虑,自由贸易的理念未必深入人心,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念仍然挥之不去。自由贸易只是政治家嘴巴里的政治正确。
联合国也是多边主义,中西方一直在联合国为人权问题争吵,从来没有取得合作成果,甚至连人权的内涵都无法取得一致。中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了西方的人权概念,而西方绝不接受中国的人权观。联合国的多边主义为中西方人权观的对立提供了博弈的平台。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成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谁都不会相信中澳紧张关系能在rcep内予以缓解。rcep能增进中日韩三国的关系吗?至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现在日本民众也不相信rcep能增进中日关系。
第四,中国很难参与带有西方价值观的多边主义合作。现在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示,中国积极考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cp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缩减版。tpp是美国设计的,带有鲜明的价值观。
对中国而言,cptpp把涉及敏感问题的条款都保留了下来,如国企“竞争中性”原则、补贴、技术转移。这些条款与美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要求中国实施结构性改变高度吻合。这绝不是巧合,反映了tpp的设计师看到了政府主导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之间的本质差异。
cptpp中的劳工条款直接否定党的领导。劳工条款主张核心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涉及“结社自由,组织和集体谈判权”。这就可以解释中国只批准了177项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中的26项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中国尚未批准象征价值观的国际公约,即《组织权和集体谈判权公约》《结社自由与保护组织权公约》《强迫劳动公约》和《废除强迫劳动公约》。
如果中国正式提出加入cptpp,中国只有接受cptpp规则的义务,不存在中国与cptpp成员国谈判cptpp规则的机会,因为中国不是cptpp的原始缔约方。从中国当前的形势看,不可想象中国能接受否定党领导的cptpp条款。除非cptpp为了中国网开一面,设定例外条款。
第五,西方国家非议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近几年,西方国家开始议论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从西方的价值观看,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是为中国谋取大国利益的工具。
11月24日,《纽约时报》发表该报驻北京上海分社社长的署名文章,评论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文章评述了三个问题:第一,“中国政府一边推动本国对世界开放,一边采取越来越咄咄逼人,有时甚至是惩罚性的政策,迫使他国按中国规则行事。”第二,“中国希望在自身需求上减少对世界的依赖,同时让世界尽可能多地依赖中国。”第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中国想遵守国际规则和准则,但也会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无视这些规则和准则。”
按中国的价值观看,西方国家非议中国就是要遏制中国,但中国在迈步多边主义的道路上,如何调和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没有价值观充当粘合剂,多边主义难以实现,至少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很难深入展开。
当然,世界不只有美国和欧洲,亚非拉国家都可以成为中国的凯发k8官方首页的合作伙伴。但如果世界没有美国和欧洲,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会降低还是会更高?
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原题《价值观是多边主义粘合剂》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