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笔者曾经多次发文表达过一个观点:假设中美脱钩,但只要中国仍然能够保有日本、东盟和欧洲,中国将仍然能够在国际舞台和国际市场上支撑下去,并保持相当的发展。然而随着美国新总统拜登的就任,一个基本可以确定的态势是,中美关系将呈现出起码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在关键议题和领域内则以竞争为主。而日本和东盟是印太区域内的国家,和中国关系难免敏感,尤其是日本对中国更是如此,因此欧洲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上周以来,欧洲方面就对华关系透露出了一些新信息,它显示了欧洲人看待中国的一些新视野,其中反射出来的意义发人深省。
美国新总统拜登普遍受到欧盟各国领导人的欢迎
对中欧关系的未来不宜太乐观
上周末,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经过选举,当选为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新领导人。一些舆论认为这是好消息,尤其是众多中国专家更认为:这对中德关系乃至中欧关系都是利好消息。
这些专家的依据主要是:拉舍特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意识形态盟友,同时他有望在今年9月默克尔退休后成为其继承者,而默克尔被认为是稳定今天中德和中欧关系的关键人物;而且,拉舍特政策稳健,不走极端,多半将继续推行默克尔的对外政治方针,其中包括在中国方向上。另外一个理由是,拉舍特现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该州有很多与中国贸易的德国企业,中国华为公司的总部也在那里,因此他很重视中德经贸关系。这一切都被认为是对未来中德关系保持乐观的理由。
然而事情总是有另一方面。一方面,拉舍特能当执政党基民盟的主席,但未必能当总理。德国福尔萨民意研究所(forsa)受rtl传媒集团委托开展的民调显示:拉舍特16日当选为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的党主席后,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党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马库斯•泽德仍是德国民众心目中最期望的总理人选。民调结果显示,36%的受访者认为泽德才是基民盟/基社盟合适的总理候选人,只有21%的受访者认为拉舍特更合适。即便在拉舍特的基民盟支持者中,也有51%的受访者支持泽德,支持拉舍特的仅为25%。
另一方面,即便站在默克尔的角度说,作为一个前东德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政治家,她稳定中德关系的动机当然不是因为她亲华,而是利益需要。因为从经济上说,目前世界上确实很难找到中国那么大的市场来容纳德国巨大的制造业,而强大的德国经济是德国在欧盟稳定领导地位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即便如此,她对中国也是有异议的。据笔者了解,她在中美关系紧张时刻,在一次访华后曾私下表示:中美两国都有市场保护的特点。第三,在德国显著弱于美国的现实下,有中国这样兴起的大国来平衡美国,对德国和欧洲当然是好事。
德国近日的另一份民意调查,也揭示了上述德国政治局势的另一个侧面。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个民调,介绍了今年中德、中欧关系的一些发展态势,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近50%的各类专家认为,今年德国联邦选举后,德国会对中国变得强硬。与此相反,在拜登领导下,欧美关系会密切。
二是在经济上,民调显示欧洲与中国在经济上会略有脱钩,主要在数字经济领域。过半专家和近四成民众预计,中欧会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领域脱钩。
第三是中欧在公共议题的合作上。在疫苗外交上,40%—45%的专家和民众认为:疫苗外交将加剧欧洲与中国的竞争和全球分化;民调中,还有更强硬的被调查民众和专家主张,就人权问题制裁中国,将关键供应链从中国撤走并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上述调查结论可能有些极端,但它反映了事情的另一个侧面。欧盟商会高层告诉笔者:“我也不总是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他表示:它提供了很多信息以及不同的观点,它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
中国十年内能当世界老大?
本周另一个关于中国的欧洲资讯同样引人注目。
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去年底对11个欧洲国家1.5万名民众所做的调查,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将在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调查中有两点反映了当前欧洲对深陷困难的拜登政府的态度:
一是有51%的受访者怀疑,拜登政府能否克服国内矛盾并解决气候变化、中东调解、对华关系和欧盟安全等国际问题。
二是在每个被调查的国家中,至少60%的受访者对出现危机时能否得到美国的支持表示怀疑。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mark leonard)对这次调查总结出来的结论是:“欧洲人喜欢拜登,但他们认为美国不会再次成为全球领袖。如果说小布什担任总统时期,欧洲人在美国应当如何运用自己实力的问题上看法有分歧,那么拜登就职后就会出现美国还是不是一个强力大国的问题。”
但笔者认为:即便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了,是否中国就可以自然成为第一了呢?笔者认为这是两回事,上述事实和民调呈现出来的欧洲局势就是证明。
而且,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调查结论中有一点很有意思:认为中国将在未来十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的,以欧洲的拉丁民族国家人士较多,而日耳曼民族国家的人士则相对较少。
调查结论显示,79%的西班牙人、72%的葡萄牙人、72%的意大利人、63%的法国人都认为中国将在未来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这些都是拉丁民族的国家。而当年戴高乐在为法国进行政治改革时,总结过的一条历史经验是:当领导、搞政治和搞经济从来不是拉丁民族的强项,就目前来看,这些国家的经济也普遍不好,显著差于日耳曼民族的国家,例如德国。因此,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这个调查结论的可靠性,本身就需要审慎对待。
因此,中国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退一步说,即便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了,领导世界也需要绝大多数人认可才行,这和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世界局势,完全是两回事。还有,美国一战前经济总量就世界第一了,也没有马上去领导世界,而是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后才自然成为世界领导者国家的。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原题《欧洲人看中国的新视野》
笔者曾经多次发文表达过一个观点:假设中美脱钩,但只要中国仍然能够保有日本、东盟和欧洲,中国将仍然能够在国际舞台和国际市场上支撑下去,并保持相当的发展。然而随着美国新总统拜登的就任,一个基本可以确定的态势是,中美关系将呈现出起码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在关键议题和领域内则以竞争为主。而日本和东盟是印太区域内的国家,和中国关系难免敏感,尤其是日本对中国更是如此,因此欧洲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上周以来,欧洲方面就对华关系透露出了一些新信息,它显示了欧洲人看待中国的一些新视野,其中反射出来的意义发人深省。
美国新总统拜登普遍受到欧盟各国领导人的欢迎
对中欧关系的未来不宜太乐观
上周末,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经过选举,当选为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新领导人。一些舆论认为这是好消息,尤其是众多中国专家更认为:这对中德关系乃至中欧关系都是利好消息。
这些专家的依据主要是:拉舍特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意识形态盟友,同时他有望在今年9月默克尔退休后成为其继承者,而默克尔被认为是稳定今天中德和中欧关系的关键人物;而且,拉舍特政策稳健,不走极端,多半将继续推行默克尔的对外政治方针,其中包括在中国方向上。另外一个理由是,拉舍特现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该州有很多与中国贸易的德国企业,中国华为公司的总部也在那里,因此他很重视中德经贸关系。这一切都被认为是对未来中德关系保持乐观的理由。
然而事情总是有另一方面。一方面,拉舍特能当执政党基民盟的主席,但未必能当总理。德国福尔萨民意研究所(forsa)受rtl传媒集团委托开展的民调显示:拉舍特16日当选为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的党主席后,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党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马库斯•泽德仍是德国民众心目中最期望的总理人选。民调结果显示,36%的受访者认为泽德才是基民盟/基社盟合适的总理候选人,只有21%的受访者认为拉舍特更合适。即便在拉舍特的基民盟支持者中,也有51%的受访者支持泽德,支持拉舍特的仅为25%。
另一方面,即便站在默克尔的角度说,作为一个前东德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政治家,她稳定中德关系的动机当然不是因为她亲华,而是利益需要。因为从经济上说,目前世界上确实很难找到中国那么大的市场来容纳德国巨大的制造业,而强大的德国经济是德国在欧盟稳定领导地位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即便如此,她对中国也是有异议的。据笔者了解,她在中美关系紧张时刻,在一次访华后曾私下表示:中美两国都有市场保护的特点。第三,在德国显著弱于美国的现实下,有中国这样兴起的大国来平衡美国,对德国和欧洲当然是好事。
德国近日的另一份民意调查,也揭示了上述德国政治局势的另一个侧面。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个民调,介绍了今年中德、中欧关系的一些发展态势,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近50%的各类专家认为,今年德国联邦选举后,德国会对中国变得强硬。与此相反,在拜登领导下,欧美关系会密切。
二是在经济上,民调显示欧洲与中国在经济上会略有脱钩,主要在数字经济领域。过半专家和近四成民众预计,中欧会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领域脱钩。
第三是中欧在公共议题的合作上。在疫苗外交上,40%—45%的专家和民众认为:疫苗外交将加剧欧洲与中国的竞争和全球分化;民调中,还有更强硬的被调查民众和专家主张,就人权问题制裁中国,将关键供应链从中国撤走并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上述调查结论可能有些极端,但它反映了事情的另一个侧面。欧盟商会高层告诉笔者:“我也不总是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他表示:它提供了很多信息以及不同的观点,它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
中国十年内能当世界老大?
本周另一个关于中国的欧洲资讯同样引人注目。
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去年底对11个欧洲国家1.5万名民众所做的调查,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将在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调查中有两点反映了当前欧洲对深陷困难的拜登政府的态度:
一是有51%的受访者怀疑,拜登政府能否克服国内矛盾并解决气候变化、中东调解、对华关系和欧盟安全等国际问题。
二是在每个被调查的国家中,至少60%的受访者对出现危机时能否得到美国的支持表示怀疑。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mark leonard)对这次调查总结出来的结论是:“欧洲人喜欢拜登,但他们认为美国不会再次成为全球领袖。如果说小布什担任总统时期,欧洲人在美国应当如何运用自己实力的问题上看法有分歧,那么拜登就职后就会出现美国还是不是一个强力大国的问题。”
但笔者认为:即便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了,是否中国就可以自然成为第一了呢?笔者认为这是两回事,上述事实和民调呈现出来的欧洲局势就是证明。
而且,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调查结论中有一点很有意思:认为中国将在未来十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的,以欧洲的拉丁民族国家人士较多,而日耳曼民族国家的人士则相对较少。
调查结论显示,79%的西班牙人、72%的葡萄牙人、72%的意大利人、63%的法国人都认为中国将在未来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这些都是拉丁民族的国家。而当年戴高乐在为法国进行政治改革时,总结过的一条历史经验是:当领导、搞政治和搞经济从来不是拉丁民族的强项,就目前来看,这些国家的经济也普遍不好,显著差于日耳曼民族的国家,例如德国。因此,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这个调查结论的可靠性,本身就需要审慎对待。
因此,中国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退一步说,即便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了,领导世界也需要绝大多数人认可才行,这和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世界局势,完全是两回事。还有,美国一战前经济总量就世界第一了,也没有马上去领导世界,而是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后才自然成为世界领导者国家的。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原题《欧洲人看中国的新视野》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