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作者薛理泰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科学家
原题:《朝核危机之走向及对策》,凯发k8官方首页的版权所有,禁止其他微信公众号转载,网站转载需获钝角网(凯发k8官方首页-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授权同意。
朝鲜继7月4日发射火星-14洲际导弹以后,又于7月28日夜成功发射了改良型火星-14洲际导弹,飞行距离998公里,高度3725公里。这枚若以正常轨道飞行,射程达一万公里,可打击美国大城市洛杉矶。
这次试射以高抛弹道的方式进行,能达到与全射程弹道所需的飞行速度,亦即以最小射程测试导弹在动压环境下的所有状况。朝鲜国土纵深小,又没有远洋测量船,以高抛弹道试射远程导弹,亦足以验证导弹飞行状况及其性能。
朝鲜将拥有洲际核导弹
火星-14二级导弹是在火星-12单级导弹上加了一个第二级火箭。当年中国研制东风-4中远程导弹,也是以东风-3中程导弹为第一级,加装第二级火箭而成,又攻克了二级火箭的级间分离技术、二级火箭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以及高精度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三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东风-4中远程导弹。
各国导弹工业设计核导弹时,核工业部门决定的核弹头的重量与形状是对导弹有效载荷的设计要求。由此可见,朝鲜在核装置小型化、武器化上也已取得了与远程导弹研制相称的长足进步。各国智库再不能低估朝鲜研制战略武器的能力了。
今年2月至今,朝鲜进行了12次导弹试验,共发射导弹17枚,试射次数相当于2006年至2012年导弹试射的总和。这既映射平壤高层快步迈向洲际导弹的焦灼心情,也反映出朝鲜导弹技术确实处于疾速发展的阶段。稍假时日,朝鲜拥有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的洲际导弹应该是无须置疑了。
即使朝鲜拥有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却仍然缺乏实战能力。关键不在于核弹头能否小型化以及是否具备远洋遥测能力,而在于能否生产保护核弹头的耐烧蚀防热层。导弹射程越远,弹头重返大气层的速度越快,弹头的温度越高。虽然朝鲜近程导弹不需要特殊的耐烧蚀防热层,却必须能生产性能特佳的耐烧蚀放热层,才能让其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具备实战能力。不然,核弹头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尚未抵达目标上空,已经烧蚀引爆了。
例如1970年,中国以东风-4中远程导弹加上第三级固体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这表明当年中国已经具备向境外4800公里的目标发射东风-4导弹的能力。可是,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攻克了合适的耐烧蚀防热层的技术难关,才能把东风-4导弹的实战部署付诸实施。
据此观之,在朝鲜获得合适的耐烧蚀防热层之后,其手中的远程乃至洲际核导弹才具有实战能力。这就意味着国际社会尚有数年时间可供周旋,以寻觅究竟如何才能解决朝核问题。
美国不会坐视平壤拥有洲际核导弹
近年平壤高层倾举国之力,锲而不舍地向洲际导弹迈进。其既定的打击目标显然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奥巴马政府处理朝核问题的政策是“战略耐心”,在其八年执政期间,对此不作为,把这个烫手山芋抛给了中国。特朗普上台席不暇暖,就急剧地把朝核问题列为最紧迫的外交选项。这一重大战略转向的症结在于:
一、朝鲜对核武器升级换代取得成效,平壤宣布已经拥有氢弹。不论此说确否,今后朝核可怖的毁伤能力决非仅止于原子弹,殆无疑义。
二、朝鲜正在加速研制洲际导弹的步伐。如果这一趋势未获遏制,稍晚朝鲜将拥有对美国本土人口稠密地区进行核打击的能力。朝鲜于7月连续两次发射洲际导弹,即例证之一。
三、金正恩作风果决,处决了亲姑父张成泽,又在海外暗杀了亲兄金正男,还处决了不少文武高官。他在决策上不够周延,不可预测度太高,若日后体现在国际重大危机中,后果惨烈。
四、朝鲜开辟金属钚、浓缩铀两条核燃料生产线以来,核弹生产能力剧增。一旦朝鲜拥有了四五十枚核弹,势必触发日本决策走上核武装的不归路,韩国甚至台湾也可能效仿。如此,目前美国掌控的东北亚乃至全球政治格局将发生丕变。
假如平壤有所节制,着手巩固阶段性成果,即不对核武器升级换代,限制核弹数量,并且将核弹的运载工具局限于近程及中程导弹,亦即甘居地区核国家而已,则可以断定,特朗普政府鉴于朝核不会危及美国本土安全,亦不会刺激日本启动核武装的步伐,当不致于急剧地改变前届政府对朝核的政策。
中国学界称朝鲜之所以启动核弹工程,是针对美国企图颠覆金氏政权的政策(regime change)而被迫作出的决策。平壤担忧,一旦在美、韩、日等国鼓动下,国内发生政治动乱,现政权会被推翻。利比亚卡扎菲废弃了本国核弹工程,终于导致其政权在变乱中灰飞烟灭。卡扎菲的悲惨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平壤政权必须掌握核导弹以保家护身。此说似是而非。
平壤为何非要拥有洲际核导弹?
美国小布什总统提出“regime change”的政策,而平壤启动核弹工程始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联。当年朝鲜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均gdp远超过韩国,又获得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全面的支持和保护,既不虞国内政治动乱,也无须担忧美、韩发动的军事进攻。然而,平壤还是作出启动核弹工程的重大决策。可见小霸心态作祟,乃是金氏家族挥之不去的心魔。
如今朝鲜火星-12导弹的推进剂是发烟硝酸和偏二甲肼,这是技术成熟的可贮存的液体推进剂。如果朝鲜在紧迫情况下决定发动核打击或核反击,火星-12导弹的投掷能力比较强,足以对关岛美军发动核打击。至于对驻日、韩两国的美军基地发动核打击,朝鲜拥有的近程导弹已经绰绰有余了。
再说驻韩美军近三万人,大部分紧贴三八线南侧部署。假若美、韩、日对拥有核导弹的朝鲜发动军事进攻,则驻韩美军必然首当其冲,难免伤亡惨重。在朝鲜业已拥有核弹的情况下,驻韩美军的前沿部署在军事战略上具有两重性,既起到遏制朝鲜军队南进的作用,却也迫使美国出于投鼠忌器的顾虑而约束主动北上的冲动。换言之,此刻驻韩美军被称为平壤手中的人质也未尝不可。
这一评估也适用于驻扎在朝鲜周边的美军。近若驻韩美军,远若驻关岛、日本美军的安全问题,都是制约美国尝试颠覆平壤政权的强劲因素。华盛顿仅为了颠覆平壤政权而陷这些美军于遭受核打击的险境,违反了决策的要素,是不可思议的。据信,这也是任何美国总统不敢轻易涉足的禁地。
如上所述,平壤欲遏制美国颠覆朝鲜现政权的冲动乃至行动,拥有火星-12核导弹足矣,又何必孜孜矻矻地加速研制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呢?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北京、华盛顿似乎都没有获得正确的答案。
笔者认为,一言以蔽之,平壤极有可能认为,设若洲际核导弹部队成军,则可以釜底抽薪,在平壤尝试以武力统一半岛之际,杜绝华盛顿诉诸军事干涉的决策。金氏政权有此企划,自不待于今日。
据朝鲜劳动党前书记黄长烨称,金日成1958年视察地下兵工厂时,强调有了核武器,首先可以镇住韩国,更是防止美国干预的手段。当年仅是金氏的念头,如今核导弹就手,就可能是年少气盛的金正恩有朝一日实施其胸中“宏图”的有力手段了。
半岛“生乱生战”势所难免
自从核弹面世以来,以其巨大的杀伤能力,两个核武器国家连大规模边界冲突也没有发生过,遑论发生一场全面战争。印、巴两国发生过三次大战,而在1998年两国相继拥有核弹以后,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边界冲突,即是例证。
平壤掌握了核导弹,自保政权不受外力颠覆,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依然不罢手,全力以赴,直奔洲际核导弹的既定目标而去,显示平壤志不在小。
火星-14洲际导弹遵循了中国从东风-3导弹发展到东风-4导弹的技术路线。如果朝鲜解决了相关的结构问题,再次改良的火星-14洲际导弹即可打击美国纵深的人口中心了。
朝鲜拥有洲际核导弹以后,必然对东北亚政治格局构成巨大的冲击,涟漪所至,会遍及全球。举其荦荦大端:
其一,朝鲜洲际核导弹的打击目标,自然是美国本土人口稠密地区,美国对之不可能掉以轻心。特朗普本人及其决策层中的多位人士,均主管过跨国大公司,多年历练下,养成浓烈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对赌心理,并擅于在应对危机时拍板作决策。今后华盛顿与平壤进行战略博弈时,立足于东北亚变局,将历届美国政府均未采取的激烈手段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不宜排除。
华盛顿固然不会仅为了颠覆平壤政权而陷朝鲜周边美国驻军于险境,然而,在美国本土人口稠密地区受到朝鲜核打击的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则“两害相权取其轻”,完全可能孤注一掷,对朝鲜先发制人,发动犀利的军事打击。
美国对朝核问题已经隐忍25年了。按照决策科学的规则,美国不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则已,倘若发动打击,则在国际社会纵横捭阖进行协调之余,必然发生在朝鲜洲际核导弹形成实战能力之前。
况且美国拥有瘫痪朝鲜核武力的军事手段。即美军在对朝鲜指挥、控制、通讯、情报体系实施压制性摧毁之余,以军机、无人机监视公路交通,发现朝鲜导弹三用(运输、起竖、发射)车,即予以摧毁。如此,朝鲜核导弹只能隐藏于深山的水平巷洞中,自保有余,却不足以还击,无补于战局。
其二,金正恩应对国际危机的政策僵硬,远不如其父金正日的灵活性和周延性,连其父遗留的与北京友好的关系也弃之不顾。设若一场国际军事危机降临,金正恩留给国际社会的回旋空间太窄小。笔者往年执笔谈论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时,既已指出若其固执不改,险恶的局势难以转圜,难免导致高度的爆炸性,诚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矣。
日本核武装 来日大难
其三,一位日本航空自卫队将军说过,一旦朝鲜掌握了洲际核导弹,以此为护符,可能以加州为筹码,挟持美国对朝鲜的冒险行为袖手旁观,可见日本不能盲信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诺。日本手上的核武器才是确保本国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日本战略界对朝核问题的底线的认知,略见一斑矣。
姑且不论朝鲜是否拥有氢弹和洲际导弹,纵使朝鲜核武库储存了四五十枚核弹,就可能触发日本着手制造核武器。以日本储存的核燃料之多,科技、工业基础之扎实,财政能力之充沛,一旦作出了制造核武器的政治决定,不多年即可拥有数百枚核弹。
在公认的核大国中,中国早已处于核包围圈中,战略态势恶劣。日本拥有核导弹以后,不但在美国心目中亚太地区政治格局丕变矣,而且环绕中国的核包围圈的环境更加险恶。
暂且不说日本走上核武装,可能促使韩国、台湾步其后尘,日本首先就可能将其核威慑能力引伸至台海争执,这可以未卜先知。尤有甚者,由于日本国土纵深小,半数以上人口和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大東京、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會圈,在对方发动第一次核袭击时,即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可见日本在与强国的一场核对峙中,陷于要么首先使用,要么永远丧失核反击的手段的尴尬境地,因此日本可能按捺不住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冲动。
综上所述,如果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国际社会仍然无从达成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则北京不能容许半岛“生乱生战”的期望,不免化为梦幻泡影。至于北京呼吁朝鲜暂停导弹和核技术试验,作为交换,美国和韩国停止一年一度的联合军事演习,恕笔者直言,也是一厢情愿。此无他,盖平壤、华盛顿均志不在此耳。
此外,朝鲜核试验场离开平壤最远,却密迩中国边境。朝鲜财政捉襟见肘,核技术又相对落后,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必然对东北造成核污染。谚曰:要避免火灾的重大后果,占得机先的办法是“曲突徙薪”。火灾发生后,民众全力抢救,以致“焦头烂额”,对于火灾造成的重大后果,毕竟无济于事。
由此可见,既然做不到“消祸于未形,防患于未然”,则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政策底线之一,即“朝鲜的核活动决不可对中国东北造成任何污染”,不免流于徒托空言。
“斩首行动”似不可行
近两年国际上关于美国将对朝鲜实施“斩首行动”的说法甚嚣尘上。“斩首行动”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对敌方进行军事打击,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消灭对方的首脑和首脑机关,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
“斩首行动”的要素是快速、精确和内应。这一思维符合中国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的谚语。然而,美国对朝鲜实施“斩首行动”的难度很大。
首先要打破战略思维的障碍。自从核武器问世以来,以其超大规模的毁伤力,制约着军事行动的性质,这就是两个核武器国家之间没有爆发过战争,连大规模边界冲突都没有发生过的缘故。对一个核武器国家动武,定点铲除现实的或潜在的核威胁,毕竟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先例。鉴于朝鲜拥有了核武器,美国确实感到形格势禁,要实施“斩首行动”,先要破除这层心理障碍。
其次,则是技术层面的考量。美国真要动手,对袭击金正恩并清除朝鲜核武器和核设施,在排兵布阵时均需要周详计划。在时间节点上尤须审慎,既不能过迟,要赶在金正恩下最后的决心之前,以避免平壤抢先动手按下核按钮;又不能太早,以致丧失了遵循外交途径解决难题的或许还存在的机会。此外,在实施“斩首行动”时,是否要同时清除朝鲜核武器和核设施?又如何才能避免诸如核爆炸、核污染的严重后果?
最后,在核战略理论上有一种观点,即一个核大国对实力远逊于本国的一个核武器国家动武,也不宜消灭那个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原因在于此国决策层在最后可以命令本国军队停止无谓的抵抗并出面与对方谈判。否则,此国军队可能诉诸极端手段,因而不利于早日结束战争。这一层考量可能也适用于美国处理朝核问题时的决策思维。
现在朝鲜核打击部队还处于金正恩的强力控制之下,一旦金正恩遭遇不测横祸,朝鲜核打击部队就会失控乃至疯狂了。接下来会发生何等状况,谁都无法预测。
总之,“斩首行动”似乎不可行。即使美国对朝鲜动武,“斩首行动”亦仅属于整体军事打击的一部分。单纯对朝鲜首脑采取“斩首行动”而不涉及重大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甚小。
国际社会的因应方略
可以揣度,此刻美国不会断然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原因如下:
一是事态尚未臻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引发危机前的紧迫程度;
二是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是从北部到南部来的,他的家族在北方有很多亲戚,有天然的亲近感。他素持缓和南北矛盾的主张,从而韩国决策可能会否定当前美、日对朝鲜动武的正当性;
三是驻韩美军直面朝鲜军力,投鼠忌器;
四是特朗普陷身于国内政争,杂务丛集,一时无懈他顾。
然而,留给国际社会的时间毕竟不多了。就北京应对朝核危机的预案而言,事已至此,爰本“防患未然,消祸未形”之义,无非上中下三策:
上策:北京趁华盛顿急于解决朝核问题的窗口期,在美国加剧军事压力之际,也加大对朝鲜施加经济制裁的力度,双管齐下。朝鲜在空前巨大的国际压力下,明得失,知进退,在换取国际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对弃核作出切实的承诺。
今年春夏之交朝鲜相继试射导弹后,美国力促中国停止对朝鲜输出石油。朝鲜绝大部分原油仰赖中国输出,假如原油供应中断,朝鲜军力调动、物流和农业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可能是中国能够实施的最严厉的经济制裁之一。
估计一旦北京实施经济制裁,会加大力度,一步到位。不然,平壤尚未感到切肤之痛,却已怨恨孕育于心,北京不免枉作小人,重蹈往昔对待阿尔巴尼亚、越南的覆辙。区别在于,阿尔巴尼亚远在东欧,越南距离北京近三千公里,又没有核导弹,而朝鲜核导弹就手,距离京畿不足七百公里。今日时过境迁,情况迥异矣。
另外,设若谈判峰回路转,则在国际经济补偿中,中国宜多承担责任,切忌鼠目寸光。如何衡量取舍,须放在六七十年以来中国已经给予朝鲜天文数字的援助以及中国崛起未竟格外需要维持半岛稳定的背景下予以考量。
中策:国际社会联手对朝鲜给予膺惩。届时出现平壤政权严重动荡的趋势,中国派遣军队南下朝鲜境内纵深六七十公里,并在国际上宣称,此举目的是建立难民收容所,为难民解决衣食住宿,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一俟难民安顿下来,即全军北返。
纵使届时国际上会涌现反对呼声,同日后在中国境内爆发的难民滋扰闹独立的后果相比,为患烈度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让作为烫手山芋的难民问题留给统一以后的韩国去应付了。
下策:遵照政策惯性,因循守旧,走一步看一步。长此以往,到头来不但无法避免半岛“生乱生战”的局面,相关各造无一不对中国怨恨交加,而且极有可能迫使中国在核对峙的背景下直接介入席卷半岛的惨烈战争。
关于此策,设若中国没有因时制宜,确立坚定而灵活的因应策略,或则出现朝鲜与中国坚决对抗的局面,从而导致中国沦为东北亚国际争端的焦点。这一局面尤其令人担忧,亟须避免。
国际博弈最可能的结果
倘若北京在本世纪初就采取今日处理朝核问题的对策,朝鲜不可能突破研制核弹的技术瓶颈,更不可能拥有核导弹。昔日思虑不周,乃至酿成如今尾大不掉的僵局。
平壤执行进两步退一步的策略,每次均成功地逃过了国际社会的膺惩。这次平壤显然还会重施故伎,何况美国投鼠忌器,韩国总统文在寅又多半执行亲平壤的政策。鉴于这场国际博弈乃在形格势禁的条件下进行,最终平壤依然可能全身而退。
对于国际博弈的另一种结果亦须予以正视。倘若朝鲜对美国作出郑重的承诺,弃核分两步走,首先不对核武器升级换代,限制核弹数量,并且将核弹的运载工具局限于近程及中程导弹,其次在适当的时间段全部弃核。
如此,则美国可能同朝鲜就此达成协议。况且,特朗普政府也乐见其成,称之为二三十年以来历届美国政府取得的最耀眼的外交成就。
这一前景也只有在国际社会对朝鲜施加空前强大的军事、经济压力,以致打碎了平壤凭武力统一半岛的迷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否则,对朝鲜说来,还是依然故我,凡是涉及弃核,则一概免谈。
显而易见,即使出现这一前景,朝鲜全部弃核依然成为泡影,朝鲜核武力对美国本土构不成威胁,却长期成为东北亚的局部威胁。久之,国际社会对朝核就熟视无睹了。
就中国国家安全利益而论,这一前景有利有弊。有利之处是半岛不至于“生乱生战”,无碍中国崛起的进程,日本也不至于走上核武装的不归路;不利之处是半岛无核化的既定目标就失之交臂了。在中国已经错失了遏制朝鲜核武力成军的时机的情况下,这一前景亦算差强人意了。
笔者默忖,虽然这一前景并不尽如人意,却是这场国际博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预判的是,这一前景浮上地平线乃是以美、朝双边直接会谈作为嚆矢。谓予不信,请拭目以待。
在合适的情势下,国际会谈势在必行。假若如此,美、中、朝、韩四方会谈的形式,则多了一层牵制的因素,确实比美、朝双边会谈更为稳妥。
作者薛理泰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科学家
原题:《朝核危机之走向及对策》,凯发k8官方首页的版权所有,禁止其他微信公众号转载,网站转载需获钝角网(凯发k8官方首页-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授权同意。
朝鲜继7月4日发射火星-14洲际导弹以后,又于7月28日夜成功发射了改良型火星-14洲际导弹,飞行距离998公里,高度3725公里。这枚若以正常轨道飞行,射程达一万公里,可打击美国大城市洛杉矶。
这次试射以高抛弹道的方式进行,能达到与全射程弹道所需的飞行速度,亦即以最小射程测试导弹在动压环境下的所有状况。朝鲜国土纵深小,又没有远洋测量船,以高抛弹道试射远程导弹,亦足以验证导弹飞行状况及其性能。
朝鲜将拥有洲际核导弹
火星-14二级导弹是在火星-12单级导弹上加了一个第二级火箭。当年中国研制东风-4中远程导弹,也是以东风-3中程导弹为第一级,加装第二级火箭而成,又攻克了二级火箭的级间分离技术、二级火箭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以及高精度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三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东风-4中远程导弹。
各国导弹工业设计核导弹时,核工业部门决定的核弹头的重量与形状是对导弹有效载荷的设计要求。由此可见,朝鲜在核装置小型化、武器化上也已取得了与远程导弹研制相称的长足进步。各国智库再不能低估朝鲜研制战略武器的能力了。
今年2月至今,朝鲜进行了12次导弹试验,共发射导弹17枚,试射次数相当于2006年至2012年导弹试射的总和。这既映射平壤高层快步迈向洲际导弹的焦灼心情,也反映出朝鲜导弹技术确实处于疾速发展的阶段。稍假时日,朝鲜拥有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的洲际导弹应该是无须置疑了。
即使朝鲜拥有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却仍然缺乏实战能力。关键不在于核弹头能否小型化以及是否具备远洋遥测能力,而在于能否生产保护核弹头的耐烧蚀防热层。导弹射程越远,弹头重返大气层的速度越快,弹头的温度越高。虽然朝鲜近程导弹不需要特殊的耐烧蚀防热层,却必须能生产性能特佳的耐烧蚀放热层,才能让其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具备实战能力。不然,核弹头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尚未抵达目标上空,已经烧蚀引爆了。
例如1970年,中国以东风-4中远程导弹加上第三级固体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这表明当年中国已经具备向境外4800公里的目标发射东风-4导弹的能力。可是,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攻克了合适的耐烧蚀防热层的技术难关,才能把东风-4导弹的实战部署付诸实施。
据此观之,在朝鲜获得合适的耐烧蚀防热层之后,其手中的远程乃至洲际核导弹才具有实战能力。这就意味着国际社会尚有数年时间可供周旋,以寻觅究竟如何才能解决朝核问题。
美国不会坐视平壤拥有洲际核导弹
近年平壤高层倾举国之力,锲而不舍地向洲际导弹迈进。其既定的打击目标显然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奥巴马政府处理朝核问题的政策是“战略耐心”,在其八年执政期间,对此不作为,把这个烫手山芋抛给了中国。特朗普上台席不暇暖,就急剧地把朝核问题列为最紧迫的外交选项。这一重大战略转向的症结在于:
一、朝鲜对核武器升级换代取得成效,平壤宣布已经拥有氢弹。不论此说确否,今后朝核可怖的毁伤能力决非仅止于原子弹,殆无疑义。
二、朝鲜正在加速研制洲际导弹的步伐。如果这一趋势未获遏制,稍晚朝鲜将拥有对美国本土人口稠密地区进行核打击的能力。朝鲜于7月连续两次发射洲际导弹,即例证之一。
三、金正恩作风果决,处决了亲姑父张成泽,又在海外暗杀了亲兄金正男,还处决了不少文武高官。他在决策上不够周延,不可预测度太高,若日后体现在国际重大危机中,后果惨烈。
四、朝鲜开辟金属钚、浓缩铀两条核燃料生产线以来,核弹生产能力剧增。一旦朝鲜拥有了四五十枚核弹,势必触发日本决策走上核武装的不归路,韩国甚至台湾也可能效仿。如此,目前美国掌控的东北亚乃至全球政治格局将发生丕变。
假如平壤有所节制,着手巩固阶段性成果,即不对核武器升级换代,限制核弹数量,并且将核弹的运载工具局限于近程及中程导弹,亦即甘居地区核国家而已,则可以断定,特朗普政府鉴于朝核不会危及美国本土安全,亦不会刺激日本启动核武装的步伐,当不致于急剧地改变前届政府对朝核的政策。
中国学界称朝鲜之所以启动核弹工程,是针对美国企图颠覆金氏政权的政策(regime change)而被迫作出的决策。平壤担忧,一旦在美、韩、日等国鼓动下,国内发生政治动乱,现政权会被推翻。利比亚卡扎菲废弃了本国核弹工程,终于导致其政权在变乱中灰飞烟灭。卡扎菲的悲惨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平壤政权必须掌握核导弹以保家护身。此说似是而非。
平壤为何非要拥有洲际核导弹?
美国小布什总统提出“regime change”的政策,而平壤启动核弹工程始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联。当年朝鲜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均gdp远超过韩国,又获得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全面的支持和保护,既不虞国内政治动乱,也无须担忧美、韩发动的军事进攻。然而,平壤还是作出启动核弹工程的重大决策。可见小霸心态作祟,乃是金氏家族挥之不去的心魔。
如今朝鲜火星-12导弹的推进剂是发烟硝酸和偏二甲肼,这是技术成熟的可贮存的液体推进剂。如果朝鲜在紧迫情况下决定发动核打击或核反击,火星-12导弹的投掷能力比较强,足以对关岛美军发动核打击。至于对驻日、韩两国的美军基地发动核打击,朝鲜拥有的近程导弹已经绰绰有余了。
再说驻韩美军近三万人,大部分紧贴三八线南侧部署。假若美、韩、日对拥有核导弹的朝鲜发动军事进攻,则驻韩美军必然首当其冲,难免伤亡惨重。在朝鲜业已拥有核弹的情况下,驻韩美军的前沿部署在军事战略上具有两重性,既起到遏制朝鲜军队南进的作用,却也迫使美国出于投鼠忌器的顾虑而约束主动北上的冲动。换言之,此刻驻韩美军被称为平壤手中的人质也未尝不可。
这一评估也适用于驻扎在朝鲜周边的美军。近若驻韩美军,远若驻关岛、日本美军的安全问题,都是制约美国尝试颠覆平壤政权的强劲因素。华盛顿仅为了颠覆平壤政权而陷这些美军于遭受核打击的险境,违反了决策的要素,是不可思议的。据信,这也是任何美国总统不敢轻易涉足的禁地。
如上所述,平壤欲遏制美国颠覆朝鲜现政权的冲动乃至行动,拥有火星-12核导弹足矣,又何必孜孜矻矻地加速研制远程乃至洲际导弹呢?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北京、华盛顿似乎都没有获得正确的答案。
笔者认为,一言以蔽之,平壤极有可能认为,设若洲际核导弹部队成军,则可以釜底抽薪,在平壤尝试以武力统一半岛之际,杜绝华盛顿诉诸军事干涉的决策。金氏政权有此企划,自不待于今日。
据朝鲜劳动党前书记黄长烨称,金日成1958年视察地下兵工厂时,强调有了核武器,首先可以镇住韩国,更是防止美国干预的手段。当年仅是金氏的念头,如今核导弹就手,就可能是年少气盛的金正恩有朝一日实施其胸中“宏图”的有力手段了。
半岛“生乱生战”势所难免
自从核弹面世以来,以其巨大的杀伤能力,两个核武器国家连大规模边界冲突也没有发生过,遑论发生一场全面战争。印、巴两国发生过三次大战,而在1998年两国相继拥有核弹以后,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边界冲突,即是例证。
平壤掌握了核导弹,自保政权不受外力颠覆,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依然不罢手,全力以赴,直奔洲际核导弹的既定目标而去,显示平壤志不在小。
火星-14洲际导弹遵循了中国从东风-3导弹发展到东风-4导弹的技术路线。如果朝鲜解决了相关的结构问题,再次改良的火星-14洲际导弹即可打击美国纵深的人口中心了。
朝鲜拥有洲际核导弹以后,必然对东北亚政治格局构成巨大的冲击,涟漪所至,会遍及全球。举其荦荦大端:
其一,朝鲜洲际核导弹的打击目标,自然是美国本土人口稠密地区,美国对之不可能掉以轻心。特朗普本人及其决策层中的多位人士,均主管过跨国大公司,多年历练下,养成浓烈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对赌心理,并擅于在应对危机时拍板作决策。今后华盛顿与平壤进行战略博弈时,立足于东北亚变局,将历届美国政府均未采取的激烈手段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不宜排除。
华盛顿固然不会仅为了颠覆平壤政权而陷朝鲜周边美国驻军于险境,然而,在美国本土人口稠密地区受到朝鲜核打击的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则“两害相权取其轻”,完全可能孤注一掷,对朝鲜先发制人,发动犀利的军事打击。
美国对朝核问题已经隐忍25年了。按照决策科学的规则,美国不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则已,倘若发动打击,则在国际社会纵横捭阖进行协调之余,必然发生在朝鲜洲际核导弹形成实战能力之前。
况且美国拥有瘫痪朝鲜核武力的军事手段。即美军在对朝鲜指挥、控制、通讯、情报体系实施压制性摧毁之余,以军机、无人机监视公路交通,发现朝鲜导弹三用(运输、起竖、发射)车,即予以摧毁。如此,朝鲜核导弹只能隐藏于深山的水平巷洞中,自保有余,却不足以还击,无补于战局。
其二,金正恩应对国际危机的政策僵硬,远不如其父金正日的灵活性和周延性,连其父遗留的与北京友好的关系也弃之不顾。设若一场国际军事危机降临,金正恩留给国际社会的回旋空间太窄小。笔者往年执笔谈论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时,既已指出若其固执不改,险恶的局势难以转圜,难免导致高度的爆炸性,诚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矣。
日本核武装 来日大难
其三,一位日本航空自卫队将军说过,一旦朝鲜掌握了洲际核导弹,以此为护符,可能以加州为筹码,挟持美国对朝鲜的冒险行为袖手旁观,可见日本不能盲信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诺。日本手上的核武器才是确保本国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日本战略界对朝核问题的底线的认知,略见一斑矣。
姑且不论朝鲜是否拥有氢弹和洲际导弹,纵使朝鲜核武库储存了四五十枚核弹,就可能触发日本着手制造核武器。以日本储存的核燃料之多,科技、工业基础之扎实,财政能力之充沛,一旦作出了制造核武器的政治决定,不多年即可拥有数百枚核弹。
在公认的核大国中,中国早已处于核包围圈中,战略态势恶劣。日本拥有核导弹以后,不但在美国心目中亚太地区政治格局丕变矣,而且环绕中国的核包围圈的环境更加险恶。
暂且不说日本走上核武装,可能促使韩国、台湾步其后尘,日本首先就可能将其核威慑能力引伸至台海争执,这可以未卜先知。尤有甚者,由于日本国土纵深小,半数以上人口和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大東京、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會圈,在对方发动第一次核袭击时,即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可见日本在与强国的一场核对峙中,陷于要么首先使用,要么永远丧失核反击的手段的尴尬境地,因此日本可能按捺不住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冲动。
综上所述,如果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国际社会仍然无从达成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则北京不能容许半岛“生乱生战”的期望,不免化为梦幻泡影。至于北京呼吁朝鲜暂停导弹和核技术试验,作为交换,美国和韩国停止一年一度的联合军事演习,恕笔者直言,也是一厢情愿。此无他,盖平壤、华盛顿均志不在此耳。
此外,朝鲜核试验场离开平壤最远,却密迩中国边境。朝鲜财政捉襟见肘,核技术又相对落后,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必然对东北造成核污染。谚曰:要避免火灾的重大后果,占得机先的办法是“曲突徙薪”。火灾发生后,民众全力抢救,以致“焦头烂额”,对于火灾造成的重大后果,毕竟无济于事。
由此可见,既然做不到“消祸于未形,防患于未然”,则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政策底线之一,即“朝鲜的核活动决不可对中国东北造成任何污染”,不免流于徒托空言。
“斩首行动”似不可行
近两年国际上关于美国将对朝鲜实施“斩首行动”的说法甚嚣尘上。“斩首行动”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对敌方进行军事打击,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消灭对方的首脑和首脑机关,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
“斩首行动”的要素是快速、精确和内应。这一思维符合中国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的谚语。然而,美国对朝鲜实施“斩首行动”的难度很大。
首先要打破战略思维的障碍。自从核武器问世以来,以其超大规模的毁伤力,制约着军事行动的性质,这就是两个核武器国家之间没有爆发过战争,连大规模边界冲突都没有发生过的缘故。对一个核武器国家动武,定点铲除现实的或潜在的核威胁,毕竟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先例。鉴于朝鲜拥有了核武器,美国确实感到形格势禁,要实施“斩首行动”,先要破除这层心理障碍。
其次,则是技术层面的考量。美国真要动手,对袭击金正恩并清除朝鲜核武器和核设施,在排兵布阵时均需要周详计划。在时间节点上尤须审慎,既不能过迟,要赶在金正恩下最后的决心之前,以避免平壤抢先动手按下核按钮;又不能太早,以致丧失了遵循外交途径解决难题的或许还存在的机会。此外,在实施“斩首行动”时,是否要同时清除朝鲜核武器和核设施?又如何才能避免诸如核爆炸、核污染的严重后果?
最后,在核战略理论上有一种观点,即一个核大国对实力远逊于本国的一个核武器国家动武,也不宜消灭那个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原因在于此国决策层在最后可以命令本国军队停止无谓的抵抗并出面与对方谈判。否则,此国军队可能诉诸极端手段,因而不利于早日结束战争。这一层考量可能也适用于美国处理朝核问题时的决策思维。
现在朝鲜核打击部队还处于金正恩的强力控制之下,一旦金正恩遭遇不测横祸,朝鲜核打击部队就会失控乃至疯狂了。接下来会发生何等状况,谁都无法预测。
总之,“斩首行动”似乎不可行。即使美国对朝鲜动武,“斩首行动”亦仅属于整体军事打击的一部分。单纯对朝鲜首脑采取“斩首行动”而不涉及重大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甚小。
国际社会的因应方略
可以揣度,此刻美国不会断然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原因如下:
一是事态尚未臻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引发危机前的紧迫程度;
二是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是从北部到南部来的,他的家族在北方有很多亲戚,有天然的亲近感。他素持缓和南北矛盾的主张,从而韩国决策可能会否定当前美、日对朝鲜动武的正当性;
三是驻韩美军直面朝鲜军力,投鼠忌器;
四是特朗普陷身于国内政争,杂务丛集,一时无懈他顾。
然而,留给国际社会的时间毕竟不多了。就北京应对朝核危机的预案而言,事已至此,爰本“防患未然,消祸未形”之义,无非上中下三策:
上策:北京趁华盛顿急于解决朝核问题的窗口期,在美国加剧军事压力之际,也加大对朝鲜施加经济制裁的力度,双管齐下。朝鲜在空前巨大的国际压力下,明得失,知进退,在换取国际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对弃核作出切实的承诺。
今年春夏之交朝鲜相继试射导弹后,美国力促中国停止对朝鲜输出石油。朝鲜绝大部分原油仰赖中国输出,假如原油供应中断,朝鲜军力调动、物流和农业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可能是中国能够实施的最严厉的经济制裁之一。
估计一旦北京实施经济制裁,会加大力度,一步到位。不然,平壤尚未感到切肤之痛,却已怨恨孕育于心,北京不免枉作小人,重蹈往昔对待阿尔巴尼亚、越南的覆辙。区别在于,阿尔巴尼亚远在东欧,越南距离北京近三千公里,又没有核导弹,而朝鲜核导弹就手,距离京畿不足七百公里。今日时过境迁,情况迥异矣。
另外,设若谈判峰回路转,则在国际经济补偿中,中国宜多承担责任,切忌鼠目寸光。如何衡量取舍,须放在六七十年以来中国已经给予朝鲜天文数字的援助以及中国崛起未竟格外需要维持半岛稳定的背景下予以考量。
中策:国际社会联手对朝鲜给予膺惩。届时出现平壤政权严重动荡的趋势,中国派遣军队南下朝鲜境内纵深六七十公里,并在国际上宣称,此举目的是建立难民收容所,为难民解决衣食住宿,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一俟难民安顿下来,即全军北返。
纵使届时国际上会涌现反对呼声,同日后在中国境内爆发的难民滋扰闹独立的后果相比,为患烈度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让作为烫手山芋的难民问题留给统一以后的韩国去应付了。
下策:遵照政策惯性,因循守旧,走一步看一步。长此以往,到头来不但无法避免半岛“生乱生战”的局面,相关各造无一不对中国怨恨交加,而且极有可能迫使中国在核对峙的背景下直接介入席卷半岛的惨烈战争。
关于此策,设若中国没有因时制宜,确立坚定而灵活的因应策略,或则出现朝鲜与中国坚决对抗的局面,从而导致中国沦为东北亚国际争端的焦点。这一局面尤其令人担忧,亟须避免。
国际博弈最可能的结果
倘若北京在本世纪初就采取今日处理朝核问题的对策,朝鲜不可能突破研制核弹的技术瓶颈,更不可能拥有核导弹。昔日思虑不周,乃至酿成如今尾大不掉的僵局。
平壤执行进两步退一步的策略,每次均成功地逃过了国际社会的膺惩。这次平壤显然还会重施故伎,何况美国投鼠忌器,韩国总统文在寅又多半执行亲平壤的政策。鉴于这场国际博弈乃在形格势禁的条件下进行,最终平壤依然可能全身而退。
对于国际博弈的另一种结果亦须予以正视。倘若朝鲜对美国作出郑重的承诺,弃核分两步走,首先不对核武器升级换代,限制核弹数量,并且将核弹的运载工具局限于近程及中程导弹,其次在适当的时间段全部弃核。
如此,则美国可能同朝鲜就此达成协议。况且,特朗普政府也乐见其成,称之为二三十年以来历届美国政府取得的最耀眼的外交成就。
这一前景也只有在国际社会对朝鲜施加空前强大的军事、经济压力,以致打碎了平壤凭武力统一半岛的迷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否则,对朝鲜说来,还是依然故我,凡是涉及弃核,则一概免谈。
显而易见,即使出现这一前景,朝鲜全部弃核依然成为泡影,朝鲜核武力对美国本土构不成威胁,却长期成为东北亚的局部威胁。久之,国际社会对朝核就熟视无睹了。
就中国国家安全利益而论,这一前景有利有弊。有利之处是半岛不至于“生乱生战”,无碍中国崛起的进程,日本也不至于走上核武装的不归路;不利之处是半岛无核化的既定目标就失之交臂了。在中国已经错失了遏制朝鲜核武力成军的时机的情况下,这一前景亦算差强人意了。
笔者默忖,虽然这一前景并不尽如人意,却是这场国际博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预判的是,这一前景浮上地平线乃是以美、朝双边直接会谈作为嚆矢。谓予不信,请拭目以待。
在合适的情势下,国际会谈势在必行。假若如此,美、中、朝、韩四方会谈的形式,则多了一层牵制的因素,确实比美、朝双边会谈更为稳妥。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