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朝鲜核导“钟摆现象”及特征
“钟摆现象”是以“钟摆”为喻,诠释朝鲜核导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探究其内在规律和演进方向。
(一)“钟摆现象”的内涵
纵观朝鲜核导进程,朝鲜分别在2006-2017年的10余年间公开进行了六次核试验,伴有罕见地“一年两试”和“氢弹”试验。在1998-2017年的20年间公开进行了七次远程投送能力试射,也罕见地出现了“一月两试”的“突进式”进展。朝鲜面对外部压力与内部困难,发展核导和企图成为拥核国家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国际社会,特别是中、美、俄、日、韩五国,多年来从未停止针对半岛无核化的努力,但龃龉不断,难聚合力,制裁效果不佳,未能阻止朝鲜核导的脚步,使半岛局势屡次呈现新的紧张。“就像两组不断加速的列车,互不相让”,时刻威胁着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通过分析10余年的核试验及近20年的射导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朝鲜核导进程既存在直线性发展,又呈现周期性循环的特征,即总体上朝鲜核导进程缓慢推进,核武完成度不断提高,核导投送能力不断增强,其核导所导致的地区局势的变化呈现“紧张-缓和-紧张”的恶性循环。
日常生活中的“钟摆”恰是兼具“直线性发展”和“周期性循环”的特征,也就是“钟摆”既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循环运动,又随着时间渐渐走向终止和停歇。故此,以“钟摆”为喻,借助“钟摆现象”直线性和周期性兼具的特点,总结朝鲜核导进程及其引发的地区局势变化。朝鲜核导的“钟摆现象”是指在朝鲜核导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类似“钟摆”的周期性反复但问题实质不断恶化的走向。
(二)“钟摆现象”的特征
“钟摆现象”作为对朝鲜核导进程的概括与总结,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次试验间隔时缓时急
朝鲜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2009年5月25日、2013年2月12日、2016年1月6日、2016年9月9日和2017年9月3日公开进行了六次核试验,其间隔分别为959天、1359天、1058天、247天和360天,周期长短各不相同,急缓有别(如图1)。
透过图1可见,朝鲜核试验间隔虽在第一、三次核试验之间有放缓趋势,由时隔959天延长至1359天,但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执政后主导的四次核试当中,时间间隔不断缩短,紧迫程度不断提升,其第四、五次核试更是只相隔247天,呈现“断崖式”下跌。
鉴于其第二、三次核试期间存在的情况,在比较前两次试验间隔天数时,我们不能忽略权力过渡和交接所需要的时间。新领导人和领导层出于维护稳定、打牢政治根基的需要而不会选择在刚接手权力时进行强烈的挑衅行为。因此,在前三次核试验间呈现出的间隔天数变长的表象,并不能说明其核试验进程在2009-2013年间有放缓的趋势。反观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执政后的四次核试,在没有权力交替的条件下,其核试验频率明显趋向频繁,核试验进程实现“大跨步”前进。
衡量朝鲜的核武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核武投送能力。2017年上半年,朝鲜就已经进行了12次导弹试验,发射导弹达18枚。据不完全统计,朝鲜这半年中的导弹试验次数已超过了其1984-1998年14年间的所有导弹发射的总和,也相当于2006-2012年6年间的所有导弹发射总和。
当前,在朝鲜核导问题上,中美的共识是半岛无核化,但分歧在于对朝鲜核与导的分别重视程度。美国更担心其远程投送能力,特别是核导结合,而中国主要担心的是其核试验。如果说1993年5月29日,朝鲜首次试射的“芦洞”中程弹道导弹主要威胁的是日本和驻日美军,那么现如今,“美国本土许多重要的城市都在其打击范围”。朝鲜如能攻克核武小型化、再入弹头热防护和远程导弹的遥测等关键技术,对美国本土安全威胁将更加巨大。
近年来,国际社会频繁看到朝鲜发射火箭及技术的提升,并声称“依次对敌人采取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以朝鲜七次重要的远程投送能力的时间间隔为例(如表1)分别为2865天、1005天、1104天、1395天、513天和25天,特别是“火星-14”的两次试射间隔只有25天,并在射程和射高等层面稳定提高。“如果朝鲜以正常角度发射,其飞行距离可能超过6000公里,射程远及美国本土,达到洲际导弹级别。”朝鲜核投送能力的周期缩短,次数频繁,型号提升,射程增长,加之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每每都到现场观看并给予指令和亲自指导,反映了其对核导有效结合的高度重视。
朝鲜核导“钟摆现象”及特征
“钟摆现象”是以“钟摆”为喻,诠释朝鲜核导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探究其内在规律和演进方向。
(一)“钟摆现象”的内涵
纵观朝鲜核导进程,朝鲜分别在2006-2017年的10余年间公开进行了六次核试验,伴有罕见地“一年两试”和“氢弹”试验。在1998-2017年的20年间公开进行了七次远程投送能力试射,也罕见地出现了“一月两试”的“突进式”进展。朝鲜面对外部压力与内部困难,发展核导和企图成为拥核国家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国际社会,特别是中、美、俄、日、韩五国,多年来从未停止针对半岛无核化的努力,但龃龉不断,难聚合力,制裁效果不佳,未能阻止朝鲜核导的脚步,使半岛局势屡次呈现新的紧张。“就像两组不断加速的列车,互不相让”,时刻威胁着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通过分析10余年的核试验及近20年的射导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朝鲜核导进程既存在直线性发展,又呈现周期性循环的特征,即总体上朝鲜核导进程缓慢推进,核武完成度不断提高,核导投送能力不断增强,其核导所导致的地区局势的变化呈现“紧张-缓和-紧张”的恶性循环。
日常生活中的“钟摆”恰是兼具“直线性发展”和“周期性循环”的特征,也就是“钟摆”既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循环运动,又随着时间渐渐走向终止和停歇。故此,以“钟摆”为喻,借助“钟摆现象”直线性和周期性兼具的特点,总结朝鲜核导进程及其引发的地区局势变化。朝鲜核导的“钟摆现象”是指在朝鲜核导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类似“钟摆”的周期性反复但问题实质不断恶化的走向。
(二)“钟摆现象”的特征
“钟摆现象”作为对朝鲜核导进程的概括与总结,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次试验间隔时缓时急
朝鲜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2009年5月25日、2013年2月12日、2016年1月6日、2016年9月9日和2017年9月3日公开进行了六次核试验,其间隔分别为959天、1359天、1058天、247天和360天,周期长短各不相同,急缓有别(如图1)。
透过图1可见,朝鲜核试验间隔虽在第一、三次核试验之间有放缓趋势,由时隔959天延长至1359天,但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执政后主导的四次核试当中,时间间隔不断缩短,紧迫程度不断提升,其第四、五次核试更是只相隔247天,呈现“断崖式”下跌。
鉴于其第二、三次核试期间存在的情况,在比较前两次试验间隔天数时,我们不能忽略权力过渡和交接所需要的时间。新领导人和领导层出于维护稳定、打牢政治根基的需要而不会选择在刚接手权力时进行强烈的挑衅行为。因此,在前三次核试验间呈现出的间隔天数变长的表象,并不能说明其核试验进程在2009-2013年间有放缓的趋势。反观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执政后的四次核试,在没有权力交替的条件下,其核试验频率明显趋向频繁,核试验进程实现“大跨步”前进。
衡量朝鲜的核武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核武投送能力。2017年上半年,朝鲜就已经进行了12次导弹试验,发射导弹达18枚。据不完全统计,朝鲜这半年中的导弹试验次数已超过了其1984-1998年14年间的所有导弹发射的总和,也相当于2006-2012年6年间的所有导弹发射总和。
当前,在朝鲜核导问题上,中美的共识是半岛无核化,但分歧在于对朝鲜核与导的分别重视程度。美国更担心其远程投送能力,特别是核导结合,而中国主要担心的是其核试验。如果说1993年5月29日,朝鲜首次试射的“芦洞”中程弹道导弹主要威胁的是日本和驻日美军,那么现如今,“美国本土许多重要的城市都在其打击范围”。朝鲜如能攻克核武小型化、再入弹头热防护和远程导弹的遥测等关键技术,对美国本土安全威胁将更加巨大。
近年来,国际社会频繁看到朝鲜发射火箭及技术的提升,并声称“依次对敌人采取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以朝鲜七次重要的远程投送能力的时间间隔为例(如表1)分别为2865天、1005天、1104天、1395天、513天和25天,特别是“火星-14”的两次试射间隔只有25天,并在射程和射高等层面稳定提高。“如果朝鲜以正常角度发射,其飞行距离可能超过6000公里,射程远及美国本土,达到洲际导弹级别。”朝鲜核投送能力的周期缩短,次数频繁,型号提升,射程增长,加之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每每都到现场观看并给予指令和亲自指导,反映了其对核导有效结合的高度重视。
综上分析可见,自朝鲜第一次核试验和射导至今,核导的单次试验间隔时缓时急,频率总体趋向频繁,基本符合“钟摆现象”中“钟摆”随时间推移而频率趋向频繁的规律,虽摇摆不定,但正在日渐加速,“核导”结合并非遥不可及。
2.核导进程总体稳步推进
与经济面临的困境不同,朝鲜核导进程虽一直受国际社会的制裁和反对,但总体上一直稳步推进。通过不懈努力,朝鲜的核原料库存及增量、核试验规模及当量、核弹头小型化能力和核导投送能力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朝鲜目前最主要的核设施是宁边的5兆瓦反应堆及其附属设施。该反应堆于1980年开工;1987年建成;1994-003年,随《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一直处于冻结状态;2003年2月,伴随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爆发重启;2007年7月,根据六方会谈达成的有关共识停止运行,并于2008年6月“去功能化”过程中摧毁其冷却塔;2013年4月,又宣布重启,一直运行至今。
虽然该设施反复停启,几经周折,但国际社会目前对朝鲜掌握的核原料库存难以估计,更无法有效遏制其核原料的生产和获取。有分析称“朝鲜每年最多可以分离6公斤钚”。更有学者和研究机构称“截止2020,朝鲜最多可以制造100枚核武器。
其中,包括20-30枚射程可覆盖美国本土的移动式弹道导弹kn-08”。“朝鲜将在4年内拥有50-100枚核武器,并可以使用装有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打击美国本土。”事实也证明,在2013年后的四次核试验中,朝鲜并不缺乏原料,故而可以判断,朝鲜核原料的库存和产量可以持续支持其核武进程稳步推进。
目前,朝鲜已经通过六次核试验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其核试验规模及当量的发展成果,甚至第四次核试验时,朝鲜官方就宣称进行了“氢弹”试验。多年来,朝鲜也一直在加紧研究核弹头“小型化”相关技术。2015年1月,韩国称“朝鲜经过三次核试验已经取得了核武器小型化的重大技术进步,但尚无情报表明朝鲜已经成功实现了核武器小型化”。2016年3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视察某军工厂的新闻图片展示了朝鲜核武器小型化的进展,并称这是朝鲜真正的“核遏制力”。
虽然目前朝鲜核弹头小型化进度尚未得到实战检验,但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朝鲜正在进行核弹头小型化的相关尝试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朝鲜在核试验规模及当量、核弹头小型化方面,其进度没有拖累整体核武进程,一直紧紧跟随整体核导技术呈现出“朝核再试‘矛’日锋”的特点。概而言之,通过多种因素的衡量,朝鲜的核导进程总体上一直稳步推进。如果将朝鲜最终实质上成为拥核国家作为“钟摆”的停止状态来看,其进程符合“钟摆现象”中“钟摆”随时间推移趋于停止的规律。朝鲜核导进程的“钟摆”,从未停止,并趋向“终结”。
3.地区局势呈现周期循环
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局势与朝鲜核导密切相关。朝鲜核导试验前,地区局势都会呈现紧张态势;而随着核导试验的结束,地区局势又会呈现缓和,出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趋势。
在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之前,由于六方会谈的存在,特别是“9·19共同声明”等文件的签署,半岛一度出现和平的曙光。但2006年10月9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不仅挑战了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更是公然违背了自身关于半岛无核化的承诺。在同年12月举行的新一轮六方会谈中,朝鲜坚持以有核国家身份参会,并拒谈半岛无核化问题,半岛局势一度持续紧张。2007年3月13-14日,巴拉迪访朝,朝方表示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并于同年7月14日关闭了宁边核设施,次年6月27日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
至此,半岛形势趋向缓和。2009年4月5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又将半岛形势推向紧张边缘。4月13日,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制裁决议。与之对应,朝鲜也做出了强硬的应对,于5月25日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半岛陷入了又一次持续紧张局势。10月5日,双方就中朝关系和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达成重要共识。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表示“实现半岛无核化是金日成的遗训,朝方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没有改变”。
通过中国的积极斡旋,半岛形势在2009年底又一次趋向缓和并一直持续到2012年,以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为时间节点,开启了新一轮紧张局势。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使局势再度恶化。2014年11月20日,朝鲜表示准备在不设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2015年10月,朝鲜官方曾再三呼吁美国签署和平协定,但未获积极回应。
无独有偶,由于朝美矛盾相互作用,朝鲜不仅在2016年再次进行两次核试验,同年4月23日进行的潜射导弹试射中更是采用“大功率固体发动机”技术,而且,仅隔不到半年的7月9日和8月25日,又两次试射潜射导弹。特别是以2017年7月4日和7月29日两次发射的“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及9月3日的第六次核试验为代表,使半岛局势反复陷入更加“紧张—缓和—紧张”的循环之中。
随着朝鲜核导技术的不断推进,联合国先后出台了相应的第1695号、1718号、1874号、2087号、2094号、2270号、2321号、2371和2375号等多项对朝制裁决议。美日韩等相关国家也从自身国家利益角度加大了单边制裁力度。制裁与反制裁斗争异常激烈,并有“水涨船高”恶性发展之势,“周期性”地搅动着地区安全局势。特别是美韩充分利用了朝鲜核导问题,企图永久筑牢“萨德”之“盾”,实质是围堵中俄,成为了搅局东北亚、半岛添乱的铁证。
由此可见,朝鲜半岛局势这一周期性循环不仅不曾结束,而且不单单只由朝鲜一方主导,美国及其盟国也是半岛局势变化的重要“操盘手”。正如有评论提醒说“制裁的同时,美应克制对朝道德傲慢”。朝美“针尖对麦芒”,导致半岛局势几近失控,濒临战争边缘。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朝鲜核导进程不断推进,这种“紧张-缓和-紧张”间的缓冲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出现持续紧张、无法缓和的局面。这是因为,朝鲜核武进程临近完成,加之外界压力日益增大,其急迫感骤升;美国“战略忍耐”的后果日益显现,可能重新衡量在半岛的利益得失。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半岛局势以朝鲜核导为标志,会频繁陷入这一恶性循环当中,恰似“钟摆现象”当中“钟摆”在“最高点-最低点-最高点”间的往复运动,地区局势呈现周期性的恶性循环。
2朝鲜核导“钟摆现象”的动因分析
基于上述“钟摆现象”的内涵及特征的分析,我们引入“钟摆”推力和阻力两个变量,即以朝鲜核导完成度为“钟摆”阻力,以国际社会针对半岛无核化的相关努力为“钟摆”推力,来解释朝鲜核导形成的原因。形成“钟摆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推力与阻力的力量对比“博弈”的判断,即朝鲜核导呈现局势反复、问题实质不断恶化的原因在于其力量对比中阻力一直处于优势。具体原因如下:
(一)“推力”难聚合力
纵观朝鲜核导的发展,东北亚各国针对无核化做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多。从单方交涉、斡旋到多边会谈,从援助发展核能到联手实施制裁,努力虽多,但却被事实狠狠敲了一记重锤,半岛形势虽有反复却每况愈下,虽有曙光却戛然而止。究其根源,在于东北亚各国在朝鲜核导上各有利益,缺乏互信,内部损耗严重,难以相向而行,甚至背道而驰,“推力”难聚合力。
1.共同利益难以找寻
时至今日,朝鲜核导的走向从未展现过“紧张-缓和-解决”的态势,而是一直在“紧张-缓和-紧张”的“否定之否定”之中周期性恶性循环。究其根本在于各当事国利益出发点不同,缺乏共同利益。在朝鲜核导中,只要还存在一方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问题就难以实现根本的解决。
朝鲜核导的实质在于朝美矛盾。只要朝美间无法弥合分歧、缺乏政治互信和找不到共同利益,其他各方的利益关切也都难以实现。某种程度上,除去朝美的利益关切建立在朝美矛盾解决的基础上,中、俄、日、韩当前的利益关切集中在解决朝核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其中,中韩视其为首要利益,俄日视其为主要利益。稳定的周边环境,是当前中国发展最急需的条件之一;韩国出于安全考量,朝鲜核导将对其安全造成严重的实际威胁和心理威慑,将进一步打破双方有关统一问题的平衡态势,使其在统一问题上失去先机;日本由于与朝鲜的历史积怨和长期对立,绝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核的朝鲜出现,同时,又可以利用朝核问题的适当发酵,鼓吹威胁,进而推动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既希望问题解决,又企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攫取利益。俄罗斯由于地理位置,无法完全忽略其态度。解决朝鲜核导除了可以维持一个稳定的远东环境之外,还能有效地推进“东进”战略,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美国则需要根据形势发展衡量利益得失。目前来看,更多选择将朝鲜核导当作工具,放任半岛局势升级,为本国提升地区存在寻找借口。“美国不想解决朝核问题,而是将朝核问题推给中国”,以此制造不稳定的东北亚环境,从而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
概言之,中、美、俄、日、韩五国在朝鲜核导上的利益出发点不同,进而导致其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亦不同。可谓道不同,难聚合力。
2.内部损耗极其严重
由于利益出发点不同,朝鲜核导上各方的施力方向也相应地产生不同。如若各方大体上都能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那么虽然“心不齐”,但“路可行”。但在实际情况中,各方不仅“心不齐”,还“互为掣肘”,即在实际的朝鲜核导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方利益所得为另一方利益所失的“零和博弈”情况,难以达成“帕累托最优选择”状态。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中美围绕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一方面,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必须挤压其发展空间,刻意营造中国不稳定的周边环境。就目前来看,美国的选择:一是极力鼓吹南海问题,二是利用朝鲜半岛的紧张状态。因此,如果美国已设定了以遏制中国等国家为目标的战略体系,那么其在东北亚地区最佳的战略选择将是保持朝鲜半岛持续的、可控的和适度的紧张结构。另一方面,从中国的角度看,想要实现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扩充发展空间,首当其冲的就是营造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半岛稳,则中国安”。因此,中国目前最佳的战略选择应当是“半岛不能有核,也不能生战生乱”,要在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状态。
这种围绕自身利益的“零和博弈”导致在朝鲜核导解决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自身损耗严重,解决问题的两大主要推动者自身“背道而驰”,关于半岛无核化也难免流于形式、付之东流。
3.相关努力缺乏毅力
虽然朝鲜核导各方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但针对朝鲜核导的具体努力方向是一致的,解决半岛问题虽不为各方的首要利益,但至少是利益之所在。可实际情况是,各方虽然提出过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大都对问题的发展持悲观态度,缺乏贯彻的毅力,朝令夕改。
究其原因,六方会谈的“停摆”可谓对各方打击巨大。2003-2007年,朝核问题有关各方共举行了六轮六方会谈。期间,2005年达成的“9·19共同声明”被视为距离解决最近的一次。但是,2006年、2009年朝鲜的两次核试验以及2009年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将其对半岛无核化做出的贡献一朝击碎。六方会谈至今一直没有复谈,被普遍认为已经名存实亡。至此,国际社会对谈判能否解决问题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相关的恢复谈判的尝试也难见其效。由于朝美将六方会谈视为拖延时间的有效战术,而其他国家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途径,甚至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故而六方会谈停止之后,其对话解决无望的惯性一直延续至今。其后,朝美双边会谈以及中国呼吁重启六方会谈的构想也都无疾而终。
朝鲜核导的不断恶化,对话解决渠道的不畅,使各方对解决朝鲜核导问题逐渐失去耐心,相应的努力也都难成体系,缺乏定力。现在的问题是,在朝鲜核导解决途径上,缺乏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并能够长期付诸努力与实践的方案。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进”思路,“抓住了半岛局势的症结,也完全符合联合国安理会2270号和2321号决议的要求”,以及“双加强”即防扩散与促和谈两方面都要加强等,凸显了中方的不懈努力,但不为其他各方尤其朝美所接受。
虽然美方也罕见地提出了“四不政策”,并与朝鲜在挪威举行了“一轨半”的双边会谈;中俄也发表了关于朝鲜半岛的首个《联合声明》;韩国文在寅新政府启动的“四强特使外交”及青瓦台近期相继释放出有利于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的消息等。但面对朝鲜半岛当前的新形势,人们质疑半岛“无核化”这一“跨世纪难题”难解,“无解论”“陷阱论”和“阴谋论”等悲观意识增强,导致解决朝鲜核导的道路崎岖,急需有关各方积极响应中方倡议,并为此贡献自己的睿智和“锦囊妙计”。
总之,在朝鲜核导“钟摆”的推力上,各方利益出发点不同导致施力方向不同,各方利益呈现“零和博弈”状态导致推力自身损耗极其严重,在具体推进中缺乏既定目标和持续动力。不难看出,在这种内部矛盾的情况下,“钟摆”难有统一的、持续的动力以解决问题。
(二)“阻力”坚定有效
与“钟摆”推力相反,作为“钟摆”阻力的朝鲜核导的推进进程一直坚定而有效。一是,与其他五方难以实现共同利益不同,朝鲜作为单一的整体,其在形成阻力之时只需要考虑内部的政策走向;二是,其内部体制决定,一旦形成既定的、长期的目标,就可以为其目标保证内部动力的持续。
1.目的明确、政策清晰
朝鲜的“核武与经济并进”战略强势推进。朝鲜核导计划并不由任何外因决定,即其核导计划既不是为了获取援助而采取的佯攻战术,也不是为了抵御入侵而采取的自保措施,而是其领导层制定的长期的、明确的政策。虽然朝鲜多次声称“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根源,朝鲜半岛局势恶化的根源就是美国”,但反观朝鲜从事核导开发的历史可见,20世纪50年代后期朝鲜同苏联签订两个核技术合作协定,60年代建成宁边核研发基地,此后稳步推进核计划,80年代中期朝鲜曾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90年代初先后同韩、美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和《框架协议》,但“朝鲜在同有关国家周旋时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其核计划”。2009年,朝鲜称“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2012年4月,将“拥核国家”的表述写进宪法。2013年3月31日,决定“实行经济建设和核武力建设并行路线”,通过“关于进一步巩固自卫核国家地位”的法律。2014年2月,建立核弹部队战略军。2015年,将“核武与经济并进”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2016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强调,朝鲜劳动党“顺应局势和革命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经济建设和核武装建设并举的战略路线,为贯彻落实它开展了积极斗争”,宣称朝鲜是负责任的“持核国家”,“不会先用核武器”,是“东方核大国”。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在处理核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使得朝鲜笃信“‘拥核’是防止美国颠覆和军事入侵的必备条件”,在制度上不断强化作为拥核国的事实,进一步坐实了拥核国家地位。
拥核政策上一直方向明确。虽然朝鲜多次在公开场合承诺将维护半岛无核化,更在行动上数次配合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甚至公开表示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遗训,朝方愿与有关各方举行对话,参加包括六方会谈在内任何形式的会谈,希望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核问题”,但长期实践中,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核导计划至今。六次核试验、众多配套的导弹试射,足见朝鲜拥核的方向和决心已毋庸置疑。
与“钟摆”推力不同,朝鲜在贯彻核导计划时,政策方向一直十分明确,没有任何其他利益立足点形成干扰而偏离既定方向。这与推力各方各行其是相比,在方向性上已然处于优势。
2.动力持久、不曾断绝
上文提到,在形成阻力时,朝鲜没有让其政策方向发生偏移,而是为其设定了既定的轨道,进而在既定方向明确的情况下,朝鲜只需要考虑如何为其“核熔炉”持续添加“新燃料”。
一方面,由于朝鲜的集中体制和先军政治,可以无阻碍地调动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核导进程添加动力。“朝鲜2016年国家预算中,国防支出占15.8%,2015年国家预算中,国防支出占15.9%。”可以推断,为了维持军队开支和核导开发计划,朝鲜实际的国防支出应该高于其中的比例。虽然朝鲜的经济情况并不发达,财力、物力上举国之力可能也难解燃眉之急,但高度集中的体制至少可以保证人力上满足核开发的需要。
另一方面,针对内部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情况,朝鲜也善于将外部帮助转化成内部动力,即以口头上或者不触及实质的行动上的让步换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以解燃眉之急,或者服务于核导进程。例如,2007年6月21-22日,希尔访朝期间,朝鲜承诺已经准备迅速关闭宁边核设施。6月25日,朝鲜宣布,被冻结在澳门汇业银行的朝鲜资金转移问题已经解决。7月14日,“韩国运送的第一批6200吨重油抵达朝鲜先锋港。”
可以看出,在如何维持核导发展动力方面,朝鲜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擅长于后期手段。作为“钟摆”的阻力,核导进程一方面目的明确、政策清晰,另一方面动力持久、不曾断绝。“只要美国不从根源上清算对朝敌视政策和核威胁,朝鲜就绝对不会将核和弹道导弹放在谈判桌上,朝鲜在已选择的核武力强化之路上一寸都不会让步。”
两相比较,在“钟摆”推力与阻力的角力之中,推力方面并非力度不够,而是缺少明确方向、毁于自我损耗,其真正作用于解决朝鲜核导的“力道”少之又少,彼此推卸责任,动力和手段缺失,制裁效果有限;而阻力方面,也并非力度强硬、不可阻挡,而是因目标明确、动力持久,最后“水滴石穿”。由此,在“钟摆”推力与阻力的力量对比中,阻力一直占据优势地位,进而形成了“钟摆现象”中周期不断反复但问题实质不断恶化的“螺旋式”上升走向。
3朝鲜核导“钟摆现象”的风险与应对
将朝鲜核导置于“钟摆现象”中分析,发现至少可能出现以下三种风险,必须思考相应的应对方式。
(一)“钟摆”停摆风险与应对
“停摆风险”是指朝鲜核导依旧反复并恶化,中、美、俄、日、韩各方依旧坚持各自利益出发点,朝鲜依旧稳步推进,最终在某一时间节点完成核导进程,成为事实上的拥核国家,彻底改变东北亚力量对比的局面。
目前看,停摆风险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其一,各当事方已形成拖延局势发展的惯性,在无法找寻到短期凯发k8官方首页的解决方案时,保持现状很有可能成为首要选择。其二,推力各方利益分歧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其根本在于中美能否摈弃成见,解决在朝鲜核导上的“零和博弈”状态。中国虽一再强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合作共赢之路,但美国一直无法抛弃冷战思维,坚信“修昔底德陷阱”的存在,中美战略博弈状态恐怕仍将继续。其三,朝鲜距离跨入拥核国家只差“临门一脚”,纵使国际社会想要改变推力无力的局面,亦可能出现时间无多的情况。在无法准确衡量朝鲜核导进程的情况下,其迈出的每一步,都极有可能是最终停摆的预兆。
为避免停摆风险,有关各方应共同努力,必须明确:第一,保持现状只是无奈之举,彻底解决朝鲜核导才是长久之道。朝鲜核导就像癌症,拖延放任只会收获恶果。第二,共同利益虽然难寻,但并非不存在。各方应抛弃成见,将解决朝鲜核导带来的共同利益作为首要利益考虑,特别是美、日等国,不应再将朝鲜核导作为制衡中国和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而且事实也证明,放任其发酵,并不能够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第三,虽然朝鲜核导使得半岛局势呈现周期性走向,但其本身的演进过程是直线性的,在无法准确判断朝鲜核导进程的情况下,应当警惕每一次有关核导的尝试与行动,而不应产生疲态,放之任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钟摆”终止风险与应对
“终止风险”是指在国际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朝鲜为避免核导进程最终搁浅而“铤而走险”,选择加大阻力,在短时间内强行推动核导进程“骤然”完成的一种局面。“终止风险”与“停摆风险”都是以“钟摆”停止为结果,区别在于是否保持现状和经过推力缓冲。终止风险不经缓冲,也不考虑现状,将是三种风险中危害性最大的风险,极易导致半岛走向战事。
目前来看,骤然终止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其原因在于:其一,国际社会制裁力度加大,朝鲜可能无法承受其压力或者相关制裁危及到其内部稳定,“生死存亡”之间,选择“孤注一掷”;其二,相关制裁导致核导进程面临停滞甚至倒退,核武进程在即将完成时反而被无限期拖延,出于急迫感,朝鲜可能选择“短期多试”来倒逼国际社会在形式上承认其拥核身份;其三,朝鲜内部领导层出现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可能选择强行结束核导进程以换取内部稳定。
应对“终止风险”的核心在于给朝鲜核导以“软着陆”的机会。如果解决朝鲜核导的附带条件是颠覆朝鲜政权等极端选项,那么面临政权的“生死存亡”,朝鲜选择“鱼死网破”也并非不无可能。所以,应对终止风险,各方应做到:第一,在各方达成共识逐步加大制裁的同时,应保证和平解决朝鲜核导渠道的畅通,保证谈判大门时刻敞开,毕竟和平解决问题无论何时都是最优结果;第二,应当保证朝鲜在放弃核武之后仍有生存发展之余地,从而改变其固有的“核武=生存”的极端思维。美国“四不原则”的提出,使朝美冲突再现一丝曙光。只有告诉朝鲜,放弃核导不等于灭亡,才能瓦解其抵触心态,为和平解决朝鲜核导找到出路。
(三)“钟摆”无序风险与应对
“无序风险”是指推力各方出现分裂,出于某种原因想要单独进行无核化尝试,或出现一方或几方不再将无核化作为有限的共同利益追求时,推力分崩离析,并各行其道,各方目的无序的情况。就目前来看,无序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次之,原因在于:其一,在各方利益立足点无法同时满足,朝鲜核导当事各方又有强烈意愿解决问题时,其可能脱离长期以来无法解决问题的平台,从而选择以自身的利益和立场出发,选择单独解决;其二,在无核化多年实现无望的情况下,当事各方可能出现抛弃无核化目的,转而寻求默认朝鲜拥核或颠覆朝鲜等其他目的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下,将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即各方行动失去统一平台,各行其是,各逐其利。
避免无序风险的重点在于朝鲜核导有关各方应当明确,朝鲜核导不是简单的双边问题,而是涉及中、美、韩、朝、俄、日六国的复杂的区域性问题,任何单方解决朝鲜核导的尝试都无法符合各方共同利益,而是趋向满足己方最大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单方解决无异于推力的自我瓦解。所以,避免无序风险,应当做到:第一,有关各方仍应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消除六方会谈“停摆”的挫败感,树立共同解决问题的信心;第二,保证各方行动符合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宗旨和有关决议,利用现有的沟通合作平台夯实合作基础、明确行动底线。
结语
将朝鲜核导置于“钟摆现象”的框架中来观察分析,二者相似性尤甚,因此以“钟摆”为喻,诠释其走向的基本规律和可能出现的复杂矛盾。长久以来,朝鲜核导整体发展趋势呈现出直线性发展和周期性循环,即局部反复但总体走向恶化的特点。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单次试验间隔时急时缓但总体间隔趋短,核武进程总体稳步推进,地区局势呈现“紧张-缓和-紧张”循环特点,令人深思。从“钟摆”运行原理思考朝鲜核导的走向,将分析视角归于推力与阻力的力量消长,从而将影响朝鲜核导的众多复杂因素简化和归纳为推力难聚合力、阻力坚定有效导致力量对比中阻力占优,从而影响了朝鲜核导的解决进程。针对推力和阻力间力量变化可能导致的停摆、终止和无序等危险状态,思考应对之策,为进一步分析半岛局势、解决朝鲜核导将提供帮助。目前来看,推力各方仍需尽快弥合分歧,寻找共同利益,确定统一方向,并为之恒久努力,才能解决这一“跨世纪难题”。注释略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